佛弟子文庫

從表相中看到真實的體性

淨界法師  2020/06/09  大字體  護眼色

從表相中看到真實的體性

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

佛陀在三轉四諦法門以後就問五比丘說:汝等解否?在最初解的時候、示相轉的時候,佛陀講出四諦的相狀,這個時候憍陳如比丘就稱「解」。那麼當下,在初轉四諦的時候,憍陳如比丘就證得阿羅漢果,所以說「我初稱解」。

在初轉的過程當中就完全通達這個四諦法門,就真實地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所以,這個時候如來就印證憍陳如叫阿若多。「阿若多」翻成中文叫最初解,因為他是整個佛陀弟子當中最初開悟的、最初成就果位的一個比丘。這就是一個最早的僧寶的出現,叫阿若多。

「妙音密圓」,這個地方要注意了。我們前面說過,這個地方只要是談到小乘的修學,都是有跡門跟本門。從憍陳如比丘示現的跡門來說,他是觀四諦,當然他觀四諦是觀生滅四諦。

四諦法門主要從聲聞法來說,是四念處,主要還是無常、無我。他從四念處當中去觀察他的五蘊身心世界是生滅變化的,而這個變化當中沒有一個真實的主宰性,因為它要怎麼變你控制不了。

比如說,我現在要變好或者變壞,你身體要變得更健康或者變得更虛弱,你做不了主。你只知道它會變,但是怎麼變是由業力決定。所以,從五蘊身心的變化當中,我們知道沒有一個真實的自我來主宰,所以他證得我空真如而成就阿羅漢。

所以阿羅漢的最初證得是我空的真如,他只就是知道在整個根、塵、識當中沒有一個主宰的我;但是根、塵、識本身是怎麼回事、這個法是怎麼回事、它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完全不知道。這個只是一個聲聞的跡門。

但是「妙音密圓」講到憍陳如的本門,他正式證得圓通的。他不但是從四諦當中觀察無常、無我,證得我空真如而成就阿羅漢,他更能夠觀察這個音聲當下就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我們解釋一下。

音聲是個假相。為什麼?因為它會變化。如果我們只是看到這個假相,而被這個假相所轉,那就是標準的生死凡夫,就從這個地方起煩惱、造業了。而一個修首楞嚴王三昧的人看到一個假相,他馬上會做一個觀照,就是「你從什麼地方來」。這一段我們在前面的三卷半講了很多,迴光返照、正念真如,我們會探本求源:怎麼會有聲音呢?它從什麼地方來?

我們就順著開始去找,這個聲音是從什麼地方來?從嘴巴中來,嘴巴也不會講,怎麼會有聲音呢?身體也沒有聲音啊!我們一直觀進去的結果,得到一個答案,就是「覓之了不可得」,所謂的「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這個聲音只就是一個因緣的和合而虛妄地顯現;當因緣消失的時候,它也就消失了。而它的本質就是眾生本具的現前一念心性。所以,他能夠從相裡面悟入到性,這是一個關鍵,破妄顯真。

我們從它的表相而看到一個真實的體性,這個就是「妙音密圓」。「妙音」指的是它一個假相,這個音聲是「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但是你能夠迴光返照的時候,你就能夠看到它的本質是如來藏妙真如性。所以蕅益大師說,這里正是說明性音真空,性空真音,清淨本然,週遍法界,隨眾生心而循業發現。

說是怎麼會有音聲呢?音聲的本質只就是一念的清淨本然、週遍法界的心性隨著眾生的因緣而各自循業發現。所以你看,一個音聲,一百個人去聽這個音聲,一百個人聽到音聲都不一樣。這表示什麼?表示音聲這個法不真實。如果音聲是真實的,每一個人聽會完全一樣,因為它是真實的法。

但事實上不是這樣子,福報大的人聽到的音聲都是悅耳的,苦惱的眾生聽到的音聲都是刺耳的。這個就是說明什麼呢?「因緣和合,虛妄有生;因緣別離,虛妄名滅。」

因為我們的心性是受業力的熏習而各自循業發現,所以,我們能夠從假相當中把心帶回家,就是從妙音當中而悟入了密圓。這個是說明他成就圓通的情況。當然這個地方成就圓通,就不是阿羅漢了,至少是圓教的初住、別教初地。

「我於音聲得阿羅漢。」這個地方講跡門,我最初是從佛陀的音聲的教法當中而悟入了四諦法,證得我空真如,斷除見思惑,證得阿羅漢果。這個地方講跡門。「妙音密圓」是講本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對水泡很執著,結果失去了整個大海

若見聞知,性圓週遍,本不動搖,當知無邊不動虛空,並...

不憑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浮生若夢,幻質非堅;不憑我佛之慈,曷遂超升之路。 我...

淨土法門為何既不是自力,也不是他力

今天我們依然是講淨土緣起的第七門,就是為什麼說淨土...

幸遇大乘諸經,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原文: 經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若非宿有因緣,佛經...

極樂也是夢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理上的確是這麼個...

六根的見聞覺知,全是自己的東西

我們一生當中,你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把人生的順逆因緣,當做成就自己的一種方便

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 這...

觀一切法即空,清淨本然,週遍法界

如來之藏,不變隨緣,隨緣不變,隨拈一法,無非法界。...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

般若非他,現前一念心性而已。心性本自豎窮橫遍,故廣...

有修行了,自然會有人護持你

以前去太平岩寺聽課,有個比丘尼法師開示,他說他常常...

持名念佛如何達到一心不亂

所謂持名,就是執持名號,一心不亂。 要達到一心不亂...

承受果報時要無所住

相由心生(過去現在)承受果報(應無所住);無始時來...

希求涅槃之樂

過去,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當時有位梵志,...

寺院「齋天」有何含義

齋天又名供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師依《金光明經》編...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為第一

原文: 淨業正因,以慈心不殺,修十善業為第一。食肉之...

面對侵略者是否能為了自衛而殺對方

問: 佛教說不殺生,但如果外族侵略中國的話,我們能...

寶篋

從前有一個人,家境貧窮,而且債台高築,因無力償還,...

捨不得愛情就等於捨不得三界六道

問: 怎麼判斷自己是真信?還僅僅是覺得自己信了?我...

忍辱勝過怨恨

忍辱勝怨,善勝不善,勝者能施,真誠勝欺。 所謂忍辱勝...

【推薦】只要心裡有佛,佛都會來護佑你

文殊菩薩問佛:佛涅槃以後,眾生用什麼來做福田?佛答...

不要煩惱明天怎麼辦

話說兩個來問道的僧人,都被趙州禪師叫到茶堂喫茶去,...

如何讓父母現世安樂,臨終生淨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樂,死...

【佛教詞典】沉相

【沉相】 p0708   如應遠離相中說。   二解 如四...

【佛教詞典】發心

又作初發意、新發意、新發心、初心、發意。(一)指發願...

【視頻】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咒 教念版本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咒 教念版本

【視頻】子欲養而親不待

子欲養而親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