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做到遠離六塵而行布施

2014/07/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問:想請問在金剛經講錄中有關‘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一句的解釋,用錢財布施屬色塵,法布施屬色、聲、香、味、觸、法的法塵,眾生受難去救是無畏施,還是離不開六塵。不論是行財、法、無畏施,都離不開六塵的境界。那麼要如何能夠遠離六塵而行布施?離了六塵又如何而能行布施? 煩請師父慈悲開示,阿彌陀佛。

中台禪寺答:布施是一種善法,行善法能斷煩惱,能增長功德、福報。但是更進一步,我們還要了解,福報功德總有用完的一天,所以做了善法還要不執著善法,這樣知道善法也是空性,也就是‘不住相布施’,才是真正永恆不滅的功德。

如何是‘不住相布施’呢?就是要達到‘三輪體空’,不執著‘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了達這三者都是空性,就是‘不住’。第一沒有能施的人,人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及受、想、行、識因緣和合而成,並沒有一個實在的我在布施。第二 同樣的也沒有一個真正在接受布施的人。第三,沒有所布施的東西,因為布施的東西,不外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這些也都是四大等因緣和合而成,都是幻化不實,了不可得,沒有永恆不變的實性。所以布施不要住在這三者上面,住在這三者上面就是執著。

不住,不是用‘身不住’,而是用‘心不住’;心了達六塵都是空性就是不住,眾生不知道六塵都是空性,所以在住在六塵上執著造業,而菩薩知道六塵都是幻化不實的,因此反過來運用六塵行布施,來廣度眾生,用六塵來接引不同的人來修行學佛,但是心不會住在六塵的境界上。

所以並非以身來遠離六塵,離了六塵、離了眾生就無法布施了,但是也不能執著六塵,行善之後,心當中了無罣礙,才是真正的不住。 所以行布施時,能知道諸法都是空性,‘修一善法不執著一切善法’,非身不住,而是心不住,這就是真正的不住。

末祝願您在修行的過程中,能廣修布施,不住一法而成就無上佛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生命不止,布施不斷

因果法則是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無論是否學佛,每個人...

跑因果道場搞附體,還不讓去寺院

問: 佛弟子跑因果道場,什麼附體,不讓去寺院,不讓供...

為何有時會有輕生的念頭

問: 我是一名大學生,9歲就皈依佛門,現在念英語本科...

在家學佛逆緣多,該如何對待和處理

問: 在家學佛逆緣多,怎麼對待和處理才如理如法?如...

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

問: 修淨土法門為什麼要修五念法門?五念法門的內容是...

【推薦】「無住心」乃吾人安身立命之處

昨夜夢中,任是富貴榮華、悲欣憂苦;清晨醒來,如幻如...

修空觀對治時,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麼

為什麼破妄永遠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說,諸位!理論上我...

冤親債主是指哪些

問: 請問冤親債主都是指已經去世的人嗎? 體恆法師答...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佛說大吉祥天女十二名號經...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淨土宗怎樣才能做到隨念往生

隨念往生這是我們淨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說,我們今生造...

凡夫眾生都有這五大難處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

剖析現代社會造妄語業之現象

在當今人類的貪慾急劇膨脹的時代,為了獲取名利造妄語...

如本法師:出家修行的十點要求

出家是一件神聖莊嚴的偉業,是超凡入聖的轉捩點,是世...

知足常樂,忍耐則心安

人生來的是那麼的偶然,父母沒有與其商量就把人帶到這...

持戒就是每天在改運

佛教持戒的目標,並不是求死後升天,或是求來世的享受...

聖嚴法師:人心是最大污染源

四十多年前,我在上海時,聽過一部電影《阿里山風雲》...

度眾生苦,一切要從利他的角度出發

我們的一切遭遇都是自己過去業報所感,要追求幸福,不...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佛說阿彌陀經》 為...

九緣皆具,方成不可悔之大妄語

《梵網經菩薩戒》云:若佛子!自妄語,教人妄語,方便...

佛陀為什麼沒有主動說法,而是等待眾生祈請

我們知道,佛陀在出家的過程是遠離人群的,這個過程是...

轉生復仇的黑狗

小時候,我常常纏著父親講故事,一次他便給我講了一個...

「美麗」的危險

《三慧經》中說:山中揭鳥,尾有長毛;毛有所著,便不...

三世因果與六道輪迴

我經常講,佛學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什...

閑人念佛正優遊,莫把光陰空裡投

閑人念佛正優遊,莫把光陰空裡投。老有音書頭漸白,死...

世間的一切皆不可得

我們對這個死,時時刻刻都要放在頭上,放在腦海里。有...

【佛教詞典】觀音院

(術語)胎藏界曼荼羅十三大院之一。又云蓮華部院,在...

【佛教詞典】即中

(術語)圓教之中諦,乃空假二諦相即之中,故云即中,...

【視頻】漳州南山寺

漳州南山寺

【視頻】大悲神咒

大悲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