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死後各分散

淨界法師  2015/12/13  大字體  護眼色

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死後各分散

宗喀巴大師要我們修無常觀,分三個次第:

第一個「思惟今生決定要死」。你告訴你自己:某某人!你要知道一件事實,今生決定要死,死亡這件事情是遲早要到來的,任何的富貴、權勢、禪定、神通,都不能夠避免死亡的到來。這是你告訴你第一件事。這以下講出一個偈頌。

他說:「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舍無常身,何況於凡夫。」我們思惟佛陀是萬德莊嚴,是至尊無上,無上的尊貴,乃至於獨覺聲聞,這三乘的聖人,都已經成就了無漏的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分法身。但是他們在人間所得到的那一期的生命,尚舍無常身,他們都還要顯現死亡的相狀,就是有生就一定有死,除非你無生,聖人都要面對死亡,何況是我凡夫呢?我們凡夫是這樣子的,我們凡夫的心情,在索甲仁波切他作的《西藏生死書》,他說:我們凡夫的眼光,就是會為今生做很多的準備,我今天從學校畢業幹什麼呢?去工作;為什麼要工作呢,賺錢;為什麼要賺錢呢,享樂,要得到美妙的妻子,有房子住,所有的五欲,我都必須要具足。我們人的一生,就是做了很多準備。但是有一件事情他不準備,什麼事情呢?就是死亡!我們從來不準備,幾乎每一個人知道自己得到絕症以後,都非常驚嚇。

索甲仁波切說:死亡,你為什麼會驚嚇呢?其實你受生的時候,你就應該要知道這件事情要出現的,我們為什麼會驚嚇呢?因為我們沒有心裡準備!完全不知道會有這件事情出現。但是你不知道,並不表示這件事不會出現,這個因緣法它不講人情的,你不知道是一回事,時間到了,它就是要出現的,所以我們應該要為死亡先做準備,你多一分準備,你那個時候多一分的安全。所以知道人生是這麼一回事,有生必有死,今生決定要死,先告訴你第一個觀念,先把這個「決定要死」這件事情,不可避免的真相,自己先建立出一個觀念出來。

第二個「思惟死無定期」。那麼說要死,是什麼時候死呢?沒有一個決定日期,有人說棺材是裝死人,不是裝老人,不一定老了才死,有些人,生沒有經過老就死了,年輕就死了。這個意思,死亡它是隨時會到來的,我們看這個偈頌。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我們每天晚上就是這樣念,今天過去了,表示什麼呢?我過去的五戒、十善的業力,所支持的這一期生命減少了,我能夠利用的時間就少一天。講一個譬喻,「如少水魚,斯有何樂?」這個魚它在魚缸裡面,它的水本來已經很少了,今天又被人家拿走了一碗,水又減少,總有一天把這個水拿走,魚就死掉,魚看到今天水又減少一碗,它內心也是恐怖。

律航老法師他是廣化老和尚的剃度恩師,他念佛很有成就。他是中年出家,他是一個將軍出家。他出家以後,來到僧團已經晚年了,可以說中晚年。他晚年出家以後,他自己的傳記上說,他每次作晚課念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每天都痛哭流涕,自己時間不多,真正要趕路了,這太陽快下山了,這件事情能夠掌握的時間不多了,他說每天都痛哭流涕,他就是有這種感覺,「死無定期」,隨時會到來的。

第三「思惟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我們今生花了很多精神體力做很多事情。我去工作;工作以後幹什麼呢?賺錢;賺錢以後,買一棟房子,招感了很多眷屬,娶了太太,也生了子女,在社會上擁有很高的地位,人家看到你,就尊稱一聲董事長、總經理。有很大的威力,我講一句話算數的。但是呢「死時除佛法外,餘皆無益」。你花多精神體力,在這個地方造作,結果你死亡的時候,「一切諸根悉皆散壞,一切威勢悉皆退失,一切眷屬悉皆舍離,一切珍寶不復相隨」,根本對你一點都沒有幫助。只有你在佛法當中,你所栽培的這種懺除罪障、積集資糧的功德,能夠幫助你。所以你應該要知道,你的生命體當中,那一個是你真正的歸依處,哪一個是你的朋友,哪些不是你的朋友,哪些是你能夠真實受用的,要弄清楚!

我們看下面的偈頌。「孑然此一身,生時骨肉連,死後各分散,更何況他親。」這個「孑」就是單獨,我們這個生命體,就是依止這個果報身,這個果報的身體,是我們的生命依止處,我們依止他能夠行、住、坐、臥。我們在生的時候呢,由於這個業力,使令我們骨肉連結在一起,四大不分離;但是死亡以後,這個四大就分散了。我們想一件事,我們最可愛的果報就是正報,其實我們對依報是很愛著,但是比不上我們的身體。我們身體用針刺一下,我們覺得很痛苦,我們最愛著的是我們的正報。

但是你看臨命終的時候,我們正報都保不住了,更何況是其他的眷屬、其他的珍寶。這個意思就是說,要趕快放下一切,專心修行。從前面死亡一定要到來,而且是隨時到來,這個時候我們知道趕快要懺除罪障、積集資糧。而這些所謂的資糧,哪些是真實不可破壞的,哪些是可破壞的,你一定要抉擇清楚。所以這個智慧就是抉擇,要抉擇。

昂旺朗吉仁波切,他作一個結要,把前面的三個觀念合起來,他說:

「死仇決定終須到,容或今日便降臨,死時世事均當舍,速修妙法求加持。」我們思惟,我在打坐的時候思惟死仇,死亡這個仇敵,它總有一天要找到我的,這件事情任何人都不能避免的,你只要在三界裡面有一個「生」,生就會老死憂悲苦惱,就有死亡,所以說是「終須到」。是什麼時候到呢?「容或今日便降臨」,可能今天就要死,仁波切說容或今日便要死,說可能沒錯!可能不是你今天要死,但是你要思惟你今天就要死,為什麼?因為你思惟今天就要死,對你有很大幫助,你這樣子思惟,對你有很大幫助。所以你就假設我可能今天晚上就要死了,我所剩的時間不多。

死亡是什麼境界呢?「死時世事均當舍」。我現在在這個地方念佛,打很多妄想,這件事沒做,那件事沒做。但是這件事情對我來說很重要嗎,「死時世事均當舍」,這件事情都帶不走,萬般帶不去。那怎麼辦呢?「速修妙法求加持」。要趕快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歸依這句佛號,我臨命終就靠這句佛號遠離三界,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佛號是我的歸依處,是真正的歸依處,只有這句佛號,在臨命終的時候,它不會棄舍我。它不會棄舍我,所以你這個時候緊緊的抓住這句佛號,真正的一心歸命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速修妙法求加持」,趕快找一個歸依處。當然這樣子你一思惟,你的內心的感覺就不同,你念佛的力量也不同,真為生死,發菩提心,念死無常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一口氣不來,便向驢胎馬腹胡鑽亂撞

諸仁者,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生不知所從來,死不知所...

【推薦】比「斷惡修善」更高檔次的教理

你可以去問問福報大的人快樂嗎?他會說很難講,有時候...

身體不能自主的時候要靠誰

我們學佛需要明白,做任何事情,必須心口如一。比如我...

我們為什麼要買一個房子

從安樂道提升到解脫道,這個檻很多人邁不過去。這個檻...

臨命終時,阿彌陀佛必定兌現這個願

念佛人臨命終時,注意臨命終時,阿彌陀佛發願都是臨命...

我們的安排,怎比萬佛之王的安排

院子裡的某鄰居身材五大三粗,十分壯實,言談舉止十分...

沒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對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學只是勸:沒事念念佛吧!反...

【推薦】本來一切諸法皆空,眾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麼了?哪部經都要了生死、說放下,放下就自在...

【大藏經】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qi)梵(fn)游化諸國,至廣嚴城,...

【大藏經】般舟三昧經

般舟三昧經卷上 問事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祇...

【大藏經】晚課(暮時課誦)

南無蓮池海會佛菩薩(三稱) 佛說阿彌陀經 姚秦龜茲三...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佛名號利益大事因緣經

我聞如是: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大比丘眾,千...

從三個方面談佛教徒的環保觀念

佛教不僅主張對人要慈悲,對生命要尊重,對自然要愛護...

閑置的佛經該如何處理

問: 請來的經書該如何擺放?暫時不用的話又該怎麼處理...

四個不同時期的素食體驗

說來我已經素食十年了。曾為了吃飯的問題頭痛不已。我...

阿賴耶識的種子有六義

剎那滅俱有,恆隨轉應知,決定待眾緣,唯能引自果。 大...

眾生易度人難度,寧度眾生不度人

遙指海東新月上,後世的禪宗,把祖師悟道的故事編集為...

皮草行業的真面目:穿皮草的人通常不會去想

穿皮草的人通常不會去想,動物是因為他們所穿的大衣、...

寶誌禪師《大乘讚》十首

一、 大道常在目前,雖在目前難睹。 若欲悟道真體,莫...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

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凡所受用,無不如意。而諸凡用度...

當生了生脫死的最好方法

問: 我現在得到一部佛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

齋日和齋月

六齋日是指每個月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

高僧大德為何偶爾也會示現重病纏身

問: 三寶弟子請法師開示,法師或高僧每天弘法利生,...

能夠這樣至心念聖號,求什麼就能得到什麼

【隨所在處若諸有情身心憂苦眾病所惱。有能至心稱名念...

明禪法師憶佛源長老:光看書,那是沒用的

我一九八四年出家,就一直跟著佛源老和尚。對他印象最...

做大事業需要哪種精神

自利能讓人走多遠?市場邊界的擴展應該有怎樣的過程?...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的功德

讀《楞嚴經》,持《楞嚴咒》,功德很大,因為《楞嚴經...

工作如何才能不手忙腳亂

人不可能離開工作,而且愈是有理想,愈是對生活保持積...

【佛教詞典】五明

梵語 paca vidyā-sthānāni。指五種學藝,為古印度之...

【佛教詞典】菩薩比丘

指內證菩薩而外現聲聞比丘之形者。大智度論卷六(大二...

【視頻】淨界法師《覓心了不可得》

淨界法師《覓心了不可得》

【視頻】聖嚴法師《順境逆境由心造》

聖嚴法師《順境逆境由心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