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高傲的薩遮尼犍

2013/02/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高傲的薩遮尼犍

古代有一位名叫薩遮尼犍的婆羅門長老,號稱全國最有智慧的人,門下有五百名弟子。他嘲笑天下人,所以,經常腹部掛一塊金屬板,在街上昂首闊步。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得意洋洋地回答∶「智慧暴滿流出來,豈不糟糕?」

他聽說釋尊到處教化眾生,名揚四海,心生妒忌與惶恐,就對弟子們表示∶「現在,有一個名叫瞿曇的和尚,自稱是佛,我想去找他,向他請教高深微妙的佛理,讓他啞口無言,好好屈辱他一番。」

他果然率領一群弟子。浩浩蕩蕩來到只園精舍的門前。

但是,他從老遠就望見佛的圓滿法身,光芒四射。他驚喜交集,內心震撼,忍不住進去向佛敬禮,佛叫他坐下後,他就急忙向佛提出一連串問題∶

「道是什麼?智是什麼?長老是什麼?正道是什麼?積善去惡是什麼?修行者是什麼?仁明是什麼?怎樣才是適合正確的道理呢?守戒是什麼?如果您能立刻回答我,我就拜您為師。」

佛聽了不慌不忙地作偈回答∶「賢者好學,真心誠意地修行,惟有懷抱珍貴的智慧,才真正叫做道。

縱有辯才不算智者,無所畏懼,專心遵守善行的人,才叫做真正智者。

年紀雖大也不能做長老,徒然衰老毛髮斑白,多半隻是愚人的同類,惟有心懷真理,仁慈深厚,內心平靜,通情達理,聰明淨潔,才是真正的長老。

縱使貌美如花,但言語不正,貪婪而多虛飾,言行會違背正義。淫除惡孽的根源,有智慧而不怒,才是真修行。落髮為僧,不撒謊、不貪取,邁向去惡之道。」

「內心平靜又悠然,才是真正的出家人。托缽而現修行者,放棄邪行,淡泊名利。去除罪業,潛修淨行,密慧明朗破除惡行,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口裡說得好,而內心不清淨,外表也沒有仁明淨行。內心無為,舉止清廉,內外寂靜,才是肩正的仁明之士。拯救天下蒼生,博愛而不損人,才是真正有道之士。好好奉行法義,不妄費口舌,增廣見聞,努力學習,身體力行,持志堅決,守道不失,才是更正的守戒人士。」

這位婆羅門長老和他的五百名弟子,聽聞佛陀的一番教理,無不心悅誠服。高傲之心,消除殆盡,即刻成為真正的出家人。後來,薩遮尼犍更熱心修佛道。在一群菩薩行列裡,頗有地位,他的門徒也都證得阿羅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真正有實力的人何須炫耀

一壯小夥牽了一價值百萬的純種藏獒出來遛彎。逢人便炫...

放下修行中的虛容

放下修行的時間,時間的長短不代表一個人的智慧;放下...

傲慢,是對命運最大的挫折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很善良,也沒有做壞事,但命運總是...

佛經中出現的童男與童女

佛教是一個非常重視青年的宗教,佛菩薩的聖像中,大都...

中國古代的生活雅語

請人原諒說包涵,求人幫忙說勞駕,向人提問說請教;...

貢高我慢之心,易招來宿世怨家對頭

原文: 喻如一人,小有才,亦小有修持,心中便覺得我很...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敗

我於一九三五年到惠安淨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

聖嚴法師:見人低一級

所謂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舒卷自如,一般人往往是...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大藏經】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第一 佛在王捨國靈鷲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四十二章經

昔漢孝明皇帝夜夢見神人,身體有金色,項有日光,飛在...

夫妻之間的真情真愛

晏子德才兼備,他輔佐了齊國三代君王,身居高位,俸祿...

【推薦】《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十善業道經》漫畫版...

終日走街坊,心中念佛忙

清朝有一位東瓜和尚,名沒有傳下來,不知什麼名字,喜...

【佛學漫畫】禪病

輪迴中的眾生就像是生病的人,每個人都犯有執著的病,...

峨眉山萬年寺北宋普賢銅像

峨眉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相傳為普賢菩薩應化的...

誰的人生沒有痛苦呢

有一次,幾隻野兔偶然相遇,它們七嘴八舌地抱怨起自己...

參加龍華三會的三種資格

龍華三會願相逢 究竟真實的佛法,是唯親證的諸佛乃能知...

如果,今天就是生命的最後一天

《普賢菩薩警眾偈》曰: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

香港大富翁何老太太生西事例

民國二十七年秋,香港工商報載過一件奇聞,就是香港大...

念一聲「阿彌陀佛」能獲得了什麼

大家天天念佛,可是根本不知道自己獲得了什麼!當您知...

平安無事清清淨淨,就是究竟的福報

在政治哲學上,如果想立功創業,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這...

惟賢長老:如何做人

2005年6月16日至6月22日,惟賢長老應邀到北京進行為期...

這樣的「陷阱」反而成為我們的「加持力」

經常聽到有人抱怨,說自己身邊總是小人很多,常常被人...

【佛學漫畫】廣欽老和尚

廣欽老和尚一生勸人一心念佛,「念佛要發長遠心,不可...

破戒還可以懺悔,破了見很不容易挽回

現在大家發心修,修的方式、方法、依照什麼樣去修,形...

普賢十忍

在《華嚴經、十忍品》裡,普賢為菩薩摩訶薩提出十忍,...

【佛教詞典】地輪壇

(物名)言四角之護摩壇又言土製之護摩壇。見密門雜抄...

【佛教詞典】大拏

(人名)須大拏之略。太子名。...

【視頻】夢參老和尚《善巧方便度畜生》

夢參老和尚《善巧方便度畜生》

【視頻】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

佛教動漫電影《尸迦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