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怎樣發菩提心呢

如瑞法師  2020/04/12  大字體  護眼色

怎樣發菩提心呢

昨天我們簡單了解了發菩提心的原因和廣大功德。那麼,我們應該怎樣來發起菩提心呢?

四心具足,真正圓滿

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說,有四種發心,如果都能夠做到,才算真正圓滿發了菩提心。哪四種發心呢?

第一種發心,正發菩提心。文中說道:「既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這是說,正發菩提心有三個條件:一、不求現世名聞利養和後世人天果報。二、具足出離心,「唯為生死」。三、發菩提心,「為菩提」。

第二種發心,真發菩提心。文中說道:「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顛。如是發心,名之為真。」

這是說,真發菩提心,就要離開虛偽。一、要有真實成佛利益眾生的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菩提心的內涵。二、具備堅固不退的心,即「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也是我們常說的,「假如熱鐵輪,於我頭上旋,終不因此故,退失菩提心。」

因為知道眾生在六道受苦,而六道眾生無一不曾為我們的父母。決定度他們成佛,不論成佛的路有多遠,不論眾生多麼難度,為了讓一切如母之有情得到究竟安樂,一定要堅持到底。這才是真發菩提心。

第三種發心,大發菩提心。文中說:「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大」指願大,一者度盡一切眾生。只要有一個眾生沒度盡,我的願就不會窮盡;二者直至圓滿佛果,我的大願才算完成。

第四種發心,圓發菩提心。文中說道:「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這是說,發心到究竟處,不見一法離開心而別有。所謂的眾生、佛道都是自性本具的,沒離開自心。而心是找不到相貌的。因此,以虛空之心來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如此發心才合乎於本性,故名圓發菩提心。

以上簡單介紹了四種發心標準。有了標準才不不會落入邪心、偽心、小心、偏心。我們懂得了怎樣發心,就要在生活中去落實。

善用其心,隨事發願

印光法師倡導佛弟子常誦《華嚴經·淨行品》,依於經中所說,舉一反三,隨事發願。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淨行品》中文殊菩薩告智首菩薩:「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意思是,如果能夠善於用心,一切往道上會,就會收穫各種殊勝微妙的功德。

善用其心,隨事發願,這就是修行的方便和下手處。若能一切時處念念不忘眾生、心心直趣菩提,所做的一切皆可與道相應,都是成佛的資糧。

發菩提心,不忘自度

很多年前,香港聖一老和尚在世時給我寫了一句話:發菩提心度自己。通常,順向思惟是發菩提心「度眾生」,怎能發菩提心「度自己」呢?然而我聽到這句話,當下似醍醐灌頂,心想:真發菩提心就要破我執,不放下所謂的「我」,怎麼能真正自他二利呢?

由此感嘆,學佛之語容易,行佛之行就難了。發菩提心,不要忘了度自己,不要忘記度眾生!

隔山隔水不隔情,一句彌陀心相通。

借事練心戒急躁,善願遍施諸有情!

請大家和我一起念:南無阿彌陀佛……

願大家如說而行,福慧增長!萬善同歸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道念若同情念,則成佛已多時

古人說:凡夫成佛真個易,去除妄想實為難。只因你我無...

佛陀的27種利生事業

如《現觀莊嚴論》所說,佛陀以種種幻化身應世,並以二...

佛陀最初發菩提心的因緣

一次,佛陀為大眾說法時,喜王菩薩請問佛陀:世尊!菩...

相信未來一定比現在更好

一九四九年元月,我來到台灣,看到當地社會經濟蕭條,...

播放念佛機播經機,度無形眾生可以嗎

問: 我們佛友都在家中二十四小時播放念佛機、VCD,開...

眾生處處著,引之令得出

《法華經》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權法妙、實法妙,權實不二...

一切眾生皆得度脫之道

靠自力修行,我們解決不了見惑思惑的問題。沒有遇到出...

五種不淨的說法

我們很多同修都喜歡給人講說佛法,宣傳佛法,介紹佛法...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永嘉證道歌

君不見。絕學無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無明實性...

怎樣才能達到佛的涅槃境界

涅槃是無漏,是苦果苦因的消滅,也就是十二緣起法的止...

學會從奉獻中獲得法喜

論語裡面說: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我們天天...

要平息憤怒,必須舍去對他人的懷恨

常常一件事情發生的時候,不要一味地認為自己就是對的...

如何敬佛敬法敬僧

三寶者,佛、法、僧也。其義甚廣,今唯舉其少分之義耳...

霧霾的源頭就是「無明」

眼下北京一直處於雲山霧罩之中。前所未有的嚴重霧霾籠...

小怒數到十,大怒數到千

聰明的一休是很招人喜歡的,喜歡他的中國人可能有好幾...

不要再「傻傻」地求了

很多人剛開始接觸佛教的時候,都是帶著一種有求的心態...

「精進」有十種利益

精進十種利益,謂修菩薩行者,於諸梵行,念念進修,精...

人有善願,天必從之

明朝時有一個小沙彌,住在普陀山的寺廟裡。 有一天,小...

「本此無住」而建立了世界和眾生

其實它這個地方所要講的觀念,就是這一句話,就是本此...

慚愧心與七聖財

一、慚愧的意義 慚愧,是慚與愧的併稱,即對已犯的錯誤...

面上無嗔供養具,口裡無嗔吐妙香

無著文喜禪師是唐代著名禪師,他七歲出家,參訪善知識...

【推薦】佛法初識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佛教徒的名利觀

《論語》中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意思是說:君...

持地菩薩因地如何修福德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

人為何受輪迴?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為何受輪迴?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

【佛教詞典】道類智

(術語)八智,十六心之一、觀上二界之道諦而得之智也...

【佛教詞典】戒律

(術語)五戒十善戒乃至二百五十戒等,防止佛徒邪非之...

【視頻】宏海法師《猴年說猴》

宏海法師《猴年說猴》

【視頻】界詮法師《出家後要遠離異性》

界詮法師《出家後要遠離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