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源斷流枯

聖法法師  2010/06/2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人往上爬,水往下流’這是物各有其性。人不往上爬那是沒有志氣的人,水不往下流除非是有物把它堵起來,這是很淺顯的道理,有人不知道這個原理,不依法啟發人的志氣,而只希望他成功,水不堵起來,而欲它不向下流,豈不是愚蠢的行為嗎?

從前有一位愛好遊行的人,可以說一年到頭都在外邊遊行。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出外為增加見聞,增加知識使心胸開闊,可是這位遊行的人一點也不增加知識,而且固執反而被物所拘束。

有一天走路走了很累而且也很口渴,可是面前一片荒野,沒有河也沒有水池,那裡去找水喝呢?正在愁苦時發現荒野的東邊有一座山,他想有山必有水於是走近了山麓。果然山地種田的人將山邊架上一條長長的竹管,把水引下田邊,竹管向下的一頭便不斷的流下清清的水。旅行人見到清水很歡喜的歇下來,飲個痛快。

當他飲足了水,忽然有個奇怪的想法,就是希望竹管裡的水不要再向下流,他已經喝夠了,口渴也解除了就不要再喝了,為什麼水還要流下呢?於是他發火了,瘋狂的說:‘我已經飲完了,你為什麼還要向下流呢?’正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山邊走來一位農夫問道:‘先生你向誰發脾氣呢?’‘你有所不知,我因口渴來這裡飲水,現在已經飲夠了水為什麼還不斷的向下流,實在氣死人了。’原來是一個愚蠢的莽夫。’農夫不理他的走了。

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個根源,方才有其結果,眾生貪愛五欲之樂而造業不肯捨離,又怎樣能沒有受苦受難的果報呢?當他厭煩塵境不愛慾樂的時候,如果不斷除心裡的貪慾又怎能阻止欲樂的水不流呢?不斷除內心貪慾的根源,要不喜愛五欲那不是像旅行人要阻止流水,而不杜絕水源一樣的愚癡可笑嗎?

水有源,樹有根,古人說:‘物有初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即近道矣’。人的富貴貧賤,智愚賢不肖,乃至個性的善惡忠奸正邪皆有過去的業因,感受現在的苦樂果報,不知追究其源,光從業果呵責或怨天尤人有何用。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能覺悟的人(菩薩)即事事知何因將必得何果。所以子思曰:‘吾日有三省吾身。’作事有誤乎?講話有得罪於人或講錯話乎,行為有對不起於人乎?如是省察即少造惡業而增近道業。凡夫不論講話做事都增近罪業而不自覺,故生死流轉業報無盡。

前生有造種種業,故今生有種種果報——災難痛苦之事不知懺悔修行,而一昧求神托佛,不是‘緣木求魚’一樣嗎?佛經說如是因必如是之果,偏偏不信,卻信算命問卜來處理事情亦是緣木求魚,我人自無始積習貪瞋癡等惡習,故生死無盡,苦報無盡,不以此下工夫而怨天尤人,不是和故事中的愚人呵責流水一樣嗎?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隱密暴露

世間每一個人都有每個人的隱密,而隱密也有善的也有惡...

聞過即怒

人人皆有自尊心,也是最愛面子的動物。就算一個癡癡呆...

效醫鞭傷

人生一切的苦難,大都是行為的錯誤而來的業報。反過來...

估客駝尸

世間萬事有緩急輕重之別,遇到災難危急之時應取重捨輕...

偷來的享受

宇宙間各類的眾生,有各各的生活方式不一樣,人有富貴...

綢包破氈

世間有些人外表不揚,而內心即滿肚子學問和智識。有人...

愚婦詐死

從前有一位青年,娶了一位很美貌的妻子。這位青年對妻...

划水作記

世間有許多事情人們認為確確實實,實際上是一種的錯覺...

【大藏經】【註音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普門品(日誦式版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註音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大藏經】優婆塞戒經

優婆塞戒經卷第一 集會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

施多福大

有一段時期,佛陀住在迦蘭陀竹園弘化,每天早晨依慣例...

超越肝癌的勇者

這是一件真實的事情,這件事的主角姓陳,因為我沒有事...

釣魚的血淚忠告

我當內科住院醫師的時候。有一天,在醫院爬樓梯看見一...

信為道源功德母

過去有一戶豪門望族的長者,突發異想:寺院中有許多年...

人生不過一個「贏」字

贏由五個漢字組成:亡、口、月、貝、凡,包含著贏家必...

世界上最好的運動——走路

世界上最好的運動是什麼?走路!世衛組織認定,走路是...

平等惠施獲福無量

昔日,佛陀在羅閱城的迦蘭陀竹園弘法度眾。一天,師子...

請問這個是什麼

在一座藏經樓上(圖書館),有一禪者在裡面從不看經,...

人生要經營的是你的「內心」

楞嚴經把生命分成二個根本:一個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就...

墮胎殺生,障礙往生

墮胎是用藥品或其他方法,以侵害胎兒生命為目的,而故...

構陷他人 身得惡瘡

舍衛國裡有一大富長者,為了祈求後嗣有人,費盡苦心,...

淨土宗的特質與地位

釋迦本師以大悲願力由法身垂跡,驚入三界火宅之門,於...

凡是這種的夢境,都是宿世眾生在惡趣未能出離

【復次普廣。若未來世諸眾生等。或夢或寐。見諸鬼神乃...

具此三福,則淨業大成,往生上品

戒定慧三學,為學佛及修淨業者之根本,而戒尤為要,故...

福報很大,要是不守章法,也會回到業障深重

知一切法當體即空,非滅故空,不必等到它消失。這個空...

聖嚴法師《四念處》

四念處是一種很複雜、很不容易修的修行方法,與五停心...

【佛教詞典】圈攣

禪林用語。又作棬攣、卷攣。喻指禪林師家接引伶俐衲僧...

【佛教詞典】正覺一念

日本佛教用語。正覺,即證得解脫。正覺一念,即阿彌陀...

【視頻】佛教卡通動畫頻道

佛教卡通動畫頻道

【視頻】慧律法師《入胎的情形》

慧律法師《入胎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