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大安法師:菩提心的八種相狀

大安法師  2011/08/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大乘行人發菩提心,由於當人的根性與時節因緣的差異。遂致發心的因緣與相狀錯綜複雜。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曾將行人發心的相狀類分為八種,即邪正真偽大小偏圓,茲具述如下。

1.發心有邪正。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或好名聞,或貪現世欲樂,或望未來果報;如是發心,名之為邪。即不求利養名聞,又不貪慾樂果報,唯為生死,為菩提,如是發心,名之為正。

2.發心有真偽。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如登萬仞之山,必窮其頂;如上九層之塔,必造其巔;如是發心,名之為真。有罪不懺,有過不除,內濁外清,始勤終怠,雖有好心,多為名利之所夾雜;雖有善法,復為罪業之所染污;如是發心,名之為偽。

3.發心有大小。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如是發心,名之為大。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發心,名之為小。

4.發心有偏圓。若於心外,見有眾塵,及以佛道,願度願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如是發心,名之為偏。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不見一法,離心別有。以虛空之心,發虛空之願,行虛空之行,證虛空之果,亦無虛空之相可得,如是發心,名之為圓。

知曉上述八種發心之行相,自己應審度思察。邪、偽、小、偏四種發心,理應捨去;正、真、大、圓四種發心,理應擇取。如是所發之心,即名真正發菩提心。

大乘菩提心不僅有內涵與相狀的差異,而且發菩提心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概言之,大乘行人發菩提心有隨事發心與順理發心二種:

(1)隨事發心,又稱行願菩提心。煩惱無數,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塵無邊,願悉度之;於此三事,決定期願。願斷煩惱是如來斷德正因;願修善法是如來智慧正因;願度眾生是如來恩德正因。三德整合即是無上菩提心。

(2)雪順理發心,又稱勝義諦菩提心。信解諸法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廢棄斷煩惱,修善法。是故雖願悉斷悉修,而不違於無願三昧;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有能度所度,故能隨順於空無相。如經云: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塵得滅度者。如是發心功德無邊,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

此菩提心,諸善中王,必有因緣,方得發起,省庵大師例列十種因緣。一者念佛重恩故,二者念父母恩故,三者念師長恩故,四者念施主恩故,五者念眾生恩故,六者念生死苦故,七者尊重己靈故,八者懺悔業障故,九者求生淨土故,十者令正法得久住故。《華嚴經》開示菩薩發菩提心相云:「發菩提心者,所謂拔濟苦惱諸眾生故發大悲心,平等福佑諸眾生故發大慈悲心,除滅眾生諸苦蘊故發安樂心,為息眾生不善心故發饒益心,救護怖畏諸眾生故發哀愍心,捨離執著障礙法故發無著心。普遍法界諸佛剎故發廣大心,等虛空界無不往故發無邊心。見一切佛妙色身故發無垢心,觀三世法智無盡故發清淨心,為願普入一切智智甚深海故發大智心。」

總之,大乘菩提心內涵與相狀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智悲並運,六度齊修。大慈悲是菩提心的本質內涵,是知菩提心是成就佛道之本。大乘行人應遠離二乘根性。龍樹菩薩開示:「若隨聲聞地,及辟支佛地,是名菩薩死,則失一切利。若隨於地獄,不生如是畏,若隨二乘地,則為大怖畏。」淨土宗乃大乘圓頓佛法,吾人當起發菩提勝心,增上往生品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大安法師:八萬四千法門只須淨土一法就可以嗎

問: 藏傳淨土法門,特別強調往生事因,明觀福田 積資...

只要往生到極樂,都能獲得不退轉

正定聚者,揀異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進退未...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只一念間

成佛作祖,墮坑落塹,所爭只一念間。故儒云:人心惟危...

為什麼人的福報享用有這麼多的差別相

人的福報享用有兩種情況,一個叫有果無用,一個叫無果...

「做事不一定要發心,發心一定要做事」對嗎

問: 有老師父開示說:做事不一定要發心,發心一定要...

為什麼會有魔和鬼神來干擾呢

舉要言之,若作種種五塵,惱亂於人,令失善法,起諸煩...

吾道一以貫之

一般慈善家在做善業的時候,第一個他沒有我空、法空的...

心正一切正,心邪一切邪

《法句經》中有兩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個小...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與「帶業往生」矛盾嗎

問: 《楞嚴經》云:淫心不除,塵不可出。又聽師父說...

念佛人斷氣後遭遇違緣能往生嗎

問: 末法眾生若命終、未命終,家中眷屬即為其穿衣,...

大安法師:淨土同修如何面對五欲六塵的干擾和誘惑

問: 面對五欲六塵的干擾和誘惑,念佛同修應從哪些方...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問: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大安法師答: 本人鼓勵受...

【佛學漫畫】禪宗小故事六則

心中有自己的成見,就聽不見別人的真言。 兩人對談,多...

宏海法師2018天津行開示

好,各位,那我們先,既然是今天大家來行這個佛事,特...

重修東關橋觀音靈感記

福建省永春縣,山川秀麗,民風淳樸,自古被稱為世外桃...

學佛要學結緣

我們佛教,其實主要就是「結緣」,我們今天拜佛、普佛...

培養自己心靈的力量

佛教對人生的解釋,它主要依止的理論就是建立因緣觀,...

慧眼觀六道

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靜坐四十九天,於最後一天夜裡悟...

一切由心,邪正在己

問。六趣升沉皆唯是識。初生善惡之趣。其相如何。 答。...

【推薦】有兩件事我們非常需要去做

朝拜五台山,不是每個人都能來的,這需要因緣。不管信...

夫妻之間如何幸福相處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絕對不是男子的寄生蟲;男子...

【佛學漫畫】八閑暇+十圓滿

珍惜暇滿,不要去做無意義的事情...

三十六萬億同號阿彌陀佛,這樣念佛是否功德大

問: 我在龍舒增廣淨土文看到可以這樣念佛功德大:南...

開經偈的含義

念經前所念誦的四句偈,其偈文是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

【佛教詞典】五蓋(二)

五蓋者,蓋即蓋覆之義。有五法能蓋覆心性,而不生善法...

【佛教詞典】玄門

指玄妙之法門、深奧之妙理。亦為佛法之總稱。又作佛門...

【視頻】阿彌陀佛(閩南語四字四音)

阿彌陀佛(閩南語四字四音)

【視頻】昌義法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

昌義法師《普賢菩薩十大願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