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覺

2019/06/27  大字體  護眼色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覺

一位國王,為了抵禦鄰國侵擾,而訓練一批精銳的良馬,鄰國自知不敵良馬而退散。

國王便想:「當初飼養良馬,是為了退怯敵軍,現在目的達到了,這批良馬已無用武之地,應該物盡其用,挪給其他人做更有效的運用。」

於是國王便下令,將這群良馬發配給需要的人。幾年來,這批良馬都只用於推磨穀物。後來,鄰國又來侵擾,當國王下令號召良馬來作戰時,這批良馬因多年來習於推磨,不管再如何鞭策,都只會原地旋轉打繞,怎樣也不肯再前進。

眾生也是如此,想得到解脫,就必須從根本的心念下手,能不貪著五欲,才有解脫的可能。心若耽溺於五欲之樂,遇生死無常大軍來襲時,就會被五欲牽絆,無法出離生死輪迴,進趣解脫樂果。

即說偈言:

「智慧宜調心,勿令著五欲,

本不調心故,臨終生愛戀。

心既不調順,云何得寂靜?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覺,

心既不調順,云何得寂靜?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覺,

如馬不習戰,對敵而旋行。」

典故摘自:《大莊嚴論經·卷15(八六)》

省思:

佛陀是調御丈夫,以良馬喻心,勸化世人,智慧從調心中求。從心念下手,平時就要覺察、返照,截斷五欲輪迴之因。心若耽著於五欲之樂,就像精銳的良馬,會被五欲推磨所囚繫,恆於生死輪迴當中盤旋,永無出離之期。但心若能時時提起覺性,堅住正念以降伏五欲之樂,就如訓練有素的良馬,隨時隨處都能精進勇銳、不畏前境、破滅魔軍,成就菩提解脫之道。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被煩惱賊掠奪

從前,有兩個人結伴同行,希望在旅途中彼此有個照應。...

色身從何而生,又從何而去

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

聖嚴法師《提升人的質量》

人的質量,就是人的品格、品德、氣質。氣質是可以改變...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將六字出乾坤。如來金口無虛語,歷...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人身難得而易失,三途時長而苦重。 深心誓出愛慾海,念...

精神生活的富足來自獨處

假如我們生活在無明中,假如我們沉迷於過去或未來,假...

求人天福報,只得來生癡福而已

況福峻臨終正念昭彰,作問訊、頂禮等相。 就是福峻這個...

為何無量壽經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問: 為何《無量壽經》把人道、天道也判為惡道? 常敏...

【漫畫】誦地藏經造地藏像,為母除去惡疾

在所有菩薩當中,地藏菩薩是一位滿願第一的如意菩薩,...

憍梵波提尊者——受天供養第一

憍梵波提,此雲牛呞。宿生為牛,食已轉哨,故受此名。...

追查來世的因果,不如謹慎當下的行為

有兄弟三人喜好打坐參禪,為了求更高的悟境,相約出外...

真如自性才是真實的

有一次,佛陀在祗園精舍為諸比丘說法的時候,有一個梵...

孔子拜師的啟示

春秋時期,孔子在魯國享有極高威望。然而,孔子並沒有...

一位年近半百女人的邪淫懺悔

今年,我48歲了,過的狼狽不堪,回想過去的前半生,一...

生死隨緣

禪宗裡有則機鋒逼人的公案: 洞山因僧問:寒暑到來時,...

在日常生活中也能禪修

一、身心合一 身體在哪裡,心就在哪裡;身體在做什麼...

執持禁戒,塵業不侵

執持淨戒 執持淨戒就是能夠完好無缺地守持戒律,按照戒...

誦《地藏經》的人,諸天鬼神都護持

【復白佛言:世尊! 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

聖嚴法師《在家學佛與出家學佛的不同》

居士能夠說皈依嗎?居士可以講經嗎?居士可以化緣嗎?...

從小我到無我

一、禪是什麼 首先我想告訴你的,禪不即是知識,知識...

宣化上人:水清月現

禪就是靜慮,當維那敲木魚三下,我們開始靜坐,就應該...

一份不用花錢的禮物

一次和朋友在哈爾濱車站等車,由於時間還早,我便買了...

【佛教詞典】髡殘

(一)清代僧。武陵(湖南常德)人,俗姓劉。字白禿,一...

【佛教詞典】忉利之付囑

謂地藏菩薩於忉利天受釋迦如來之付囑,以救濟六趣之眾...

【視頻】如瑞法師《出家須知》

如瑞法師《出家須知》

【視頻】夢參老和尚《觀心自在》

夢參老和尚《觀心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