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明明知道是妄想,為何不收拾乾淨

宣化上人  2017/09/2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明明知道是妄想,為何不收拾乾淨

參禪的目的就為著開智慧,求解脫。要專心致志來參「念佛是誰?」參到極點,就把一切妄想都忘得一乾二淨。吃飯、穿衣、睡覺都忘了,甚至大小便也忘了。這時候,風也吹不透,雨也淋不漏,綿綿密密的念「誰」字,這一念猶如金剛一般的堅固,什麼也破不了。上不知有天,中不知有人,下不知有地。到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的境界,也就是內無身心、外無世界的地步,與宇宙合為一體,打成一片。

古時高僧大德,他們修到一念不生的程度上。所謂終日吃飯未吃一粒米,終日穿衣未穿一縷紗。到無人無我的境界,哪有時間去打妄想呢?認為浪費一分鐘的時間,就會把開悟的機會錯過了。所以拚命的參「念佛是准?」找不到「誰」字,永不休息。找「誰」字,就是控制妄想最佳的辦法。

在揚州高旻寺有位妙度老和尚,當初他在參禪時,參到「行不知行,住不知住,坐不知坐,臥不知臥」的程度,什麼也不想,只想「念佛是誰?」有一天,要去小圃,因為專心參「誰」,綿綿密密的參,所以誤走到天王殿,在韋陀菩薩座前,當做廁所,正要小解時,抬頭一見韋陀菩薩瞪著眼睛,舉起寶杵,嚇得清醒,知道走錯路,急向韋陀頂禮,懺悔過錯,祈菩薩原諒。

為什麼會有這種情形?因為妙度禪師用功專心,一心一意參「誰」字,別的一概不知,所以把天王殿誤做廁所。有人在打妄想,我也學妙度禪師,不去廁所小便,來到觀音台上小便。故意這樣做,那就離道十萬八千里。要知道妙度禪師不是學某人的行為,而是一心在想「念佛是誰」?精神集中在一個問題上,所以才有這種現象,你想故意學走錯路,那是大錯而特錯。就是有這種思想也不可以的。

所謂「差之毫釐,謬之千里」。在禪堂裡不用功修行,坐在那裡打妄想:引磬還不響?開靜可以伸伸腿、直直腰,或者打吃飯的妄想:還不到吃飯的時候,肚裡餓的受不了。甚至有人在數時間,已經過去十二天了,尚有幾天功德圓滿?快點過去吧!免得受罪。人家打禪七,希望時間越長越好,能有開悟的機會,他坐在禪凳上,好像坐在針墊上,時刻不安寧,不是換腿,就是伸腰。人家在入定,他在想入非非,妄想重重。既然是這樣,何必來打禪七,裝模作樣幹什麼,乾脆不要來參加,免得自找苦吃。可是要知道,想了生死,應該把生死二字掛在眉梢上,睜眼看見生死問題,閉眼不忘生死問題。要念茲在茲用功修行,才能了生死。你在禪堂不是:念茲在茲想了生死,而是念茲在茲打妄想。唯恐妄想打少了不夠本。這是多麼的可憐!

用功修道的人,一秒鐘也不可打妄想,所謂「大事未明,如喪考妣」。生死大事沒有了,好像死了父母一樣的悲哀。所以在參禪時期,一分一秒的時間也不空過,也不放鬆。時時刻刻來用功修行。用功到了爐火純青的時候,自然就有感應。有了感應,功夫才能相應。就是已經開悟,也要再接再勵向前進,不可躲懶偷安,劃城自困,到此為止,不向前走。有這種思想,就是修道的絆腳石。

妄想,明明知道辦不到,為何還要打呢?明明知道是妄想,為何不收拾乾淨?這就是一般人的習氣毛病,明知故犯。說穿了,就是看不破,放不下,執東執西,著男著女,把寶貴光陰浪費掉了。

打禪七的時間最寶貴,乃是不容易遇到的良機。在這期間內,把一切妄想拋到九霄雲外,讓心清淨一下,專想「念佛是誰」,不要打閑岔,大家努力來參!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如何判斷真心與妄心

真心跟妄心,我們凡夫是永遠混在一起的。我們現在修行...

參禪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師傅和各位法師慈悲...

妙高禪師

妙高,字雲峰,長溪人,他家世世以儒學為業,他母親臨...

修楞嚴三昧,開顯智慧光明

二、佛,了了常知,不可昏昧。 佛者覺也,修持首楞嚴王...

用什麼簡單方法處理24小時的妄想

問: 平常我念佛可能只有兩個小時,我不可能一直念佛...

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

這個一心三觀是天台宗最好的武功秘籍。諸位!你想想看...

散念佛號要做迴向嗎

問: 對平時的散念佛要做迴向嗎?應如何正確迴向發願...

學禪行者須注意的五法

略說發心學禪行者,應須注意五法:一、聞。二、厭。三...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註音版】楞嚴經四種決定清淨明誨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宣化上人:糊塗生命糊塗人

世界有「成、住、壞、空」四個步驟,人有「生、老、病...

善知識有三種

什麼叫善知識呢?聞名叫知,見面叫識。聞名,我聽見這...

什麼叫福德

什麼叫福德?按著《書經》有一篇叫〈洪範〉;洪範有九...

宣化上人:「佛」字的解釋

我們每一個人都知道佛,說我信佛教、我學佛法,究竟這...

真實功德和不真實功德

真實功德相者,有二種功德:一者從有漏心生,不順法性...

本煥老和尚:2002年弘法寺佛七開示

泉慧老法師講了幾十年經,不但在國內、香港講經,也去...

憶念眾生如子想

往昔,無畏王如來滅度之後,在正法時代有一位聰明慧黠...

名號就是無盡藏,要如何去開採呢

阿彌陀佛名號在前面這個依正二報裡面,談正報就介紹阿...

有兩種惡行,其果報之快能令人速墮地獄

奉養父母親,愛護妻與子, 從業要無害,是為最吉祥。 ...

這樣去觀想才能減少痛苦

佛教導說:要經常思惟,現在我們生存的現實和周圍環境...

怎麼樣才能讓我們的心靜下來

信息越來越碎片化 我最近頻繁地被很多人問到一個問題。...

只有這樣護法,你才會有無量功德

護持三寶,要從信仰的建立開始。首先,你要認定佛法僧...

用自己的雙手打拼未來

在非洲的戈壁上,有一種叫依米的小花,它的花期很短,...

若修念佛,則實為穩當之極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無謂之話說。汝家不充裕,兼有...

佛教的養生理念

養生一詞始見於《莊子內篇》。所謂養,就是保養、養護...

佛寺造得再大,不如護持佛法的功德大

奉施佛及僧,彼所獲福聚,不如護佛法。 物質供應是有限...

【佛教詞典】賓缽羅

(植物)Pippala,畢缽羅之異稱,樹名。付法藏傳一曰:...

【佛教詞典】不相應法

【不相應法】 p0323 品類足論六卷十二頁云:不相應法雲...

【視頻】顯明法師《永嘉玄覺大師的一宿覺》

顯明法師《永嘉玄覺大師的一宿覺》

【視頻】惠空法師《中論思想的三個層次》

惠空法師《中論思想的三個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