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禪定者調和出入息的方法

2019/03/26  大字體  護眼色

禪定者調和出入息的方法

智者大師原文:

夫初欲入禪調身者。行人欲入三昧調身之宜。若在定外。行住進止。動靜運為。悉須詳審。若所作粗獷。則氣息隨粗。以氣粗故則心散難錄。兼復坐時煩憒。心不恬怡。身雖在定外。亦須用意逆作方便。後入禪時。須善安身得所。初至繩床。即須先安坐處。每令安穩。久久無妨。

釋義:

修習禪定者要進入正定(三昧),必須先將身體作適當的調適。如果尚未進入定中,須要停止一切動作。對於自己的一切動作,包括靜止在內,都要了了分明,仔細觀察。動作如果粗獷,氣息也隨著粗獷。如果氣息粗獷,則心念雜亂難以平靜,導致在靜坐時心神煩亂,無法安定。

雖然還沒有進入定中,也必須意念自己是在定中,這種做法稱為逆作方便。要坐禪時,必須先選擇並安頓好自己的禪房。來到禪床時,須要先安置好自己的坐處,要能夠令自己坐的安穩,長久打坐也不會受到妨礙。

次當正腳。若半跏坐。以左腳置右腳上。牽來近身。令左腳指與右髀齊。右腳指與左髀齊。若欲全跏。即正右腳置左腳上。

接下來調整雙腳。如果採取半趺坐,將左腳放置於右腳上,雙腳貼緊身體,左腳趾與右腿齊,右腳趾與左腿齊。如果採取全趺坐,將正右腳置左腳上。

次解寬衣帶周正。不令坐時脫落。次當安手。以左手掌置右手上。重累手相對。頓置左腳上。牽來近身。當心而安。次當正身。先當挺動其身。並諸支節。作七八反。如似按摩法。勿令手足差異。如是已則端直。令脊骨勿曲勿聳。次正頭頸。令鼻與臍相對。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次當口吐濁氣。

接著寬衣解帶,但是要整理好,不要令坐時脫落。接下來調整雙手。左手掌放置於右手掌上,大拇指相對,安置於右腳上,隨心所欲的貼緊身體。

接下來調整身體。未進行禪定前,要先扭動身體及四肢關節,反覆作七、八次。接著按摩手腳,不要讓手腳的溫度有所差異。一切準備工夫作好後,就可以端坐入定。注意打坐時脊椎骨不能彎曲,也不能過於挺直。接下來調整頭部和頸部。鼻尖和肚臍遙遙相對,頭部不偏不斜,不低垂也不高仰,臉部對正前方。接下來以口將濁氣吐出。

吐氣之法開口放氣。不可令粗急。以之綿綿。恣氣而出。想身份中百脈不通處。放息隨氣而出。閉口鼻納清氣。如是至三。若身息調和。但一亦足。次當閉口。唇齒才相拄著。舌向上腭。次當閉眼。才令斷外光而已。當端身正坐。猶如奠石。無得身首四肢切爾搖動。是為初入禪定調身之法。舉要言之。不寬不急。是身調相。

吐氣的方法:開口將體內濁氣徐徐放出,不粗獷也不急躁,綿綿細長,隨意而出。意念身體中脈絡不通的地方,阻塞物隨濁氣而出。接著,將口閉上,以鼻納入清氣,重複作三次。如果身體和氣息能調和,作一次也足夠了。接下來將口閉上,雙唇和牙齒微微相扣就可以了。舌尖緊貼上腭。接下來微微閉上雙眼,只要見不到外頭的光就可以了。

端身正坐時,要有如磐石一般,四肢不要搖晃擺動。以上就是初學坐禪時,調和身體的方法。簡單來說,不急不緩、不松不緊,就是身體調和之相。

初入禪調息法者。息有四種相。一風。二喘。三氣。四息。前三為不調相。後一為調相。云何為風相。坐時則鼻中息出入覺有聲是風也。

云何喘相。坐時息雖無聲。而出入結滯不通。是喘相也。云何氣相。坐時息雖無聲。亦不結滯。而出入不細。是氣相也。云何息相。不聲不結不粗。出入綿綿。若存若亡。資神安隱。情抱悅豫。此是息相也。守風則散。守喘則結。守氣則勞。守息即定。

坐時有風喘氣三相。是名不調。而用心者。復為心患。心亦難定。若欲調之。當依三法。一者下著安心。二者寬放身體。三者想氣遍毛孔出入通同無障。若細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調則眾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時調息方法。舉要言之。不澀不滑是調息相也。

調和出入息。初學禪定者調和出入息的方法。氣息共分四類:風相、喘相、氣相、息相,前面三類屬於不調和的出入息,最後一類屬於調和的出入息。

什麼是風相?打坐時,鼻中的出入息會發出聲響,這就是風相。

什麼是喘相?打坐時,雖然出入息不發出聲響,但是結滯不通,這就是喘相。

什麼是氣相?打坐時,雖然出入息不發出聲響,也不結滯,但是出入息粗獷細,這就是氣相。

什麼是息相?打坐時,出入息不發出聲響,不結滯,也不粗獷,綿綿細長,若有若無,心神安穩,情緒悅愉,這就是息相。

意守風相,則出入息渙散。意守喘相,則出入息結滯。意守氣相,則出入息勞頓。唯有意守息相,才能安然入定。坐禪時,出現風、喘、氣三相,就是出入息不調和。

如果再用心意守,就會造成病患,心識就更加難以安定了。

調整出入息,有三種方法:

一、一切都放下,令心安定。

二、放鬆身體。

三、意念氣息從全身的毛孔出入,通行無阻。如果心識轉粗為細,出入息也自然會細微綿長。出入息能夠調和,則各種病患不生,心識也容易安定。

以上是初學禪定者調和出入息的方法。簡單來說,不澀不滑,就是出入息調和之相。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世間有五種不易

黃龍慧南禪師說世間有五種不易。一化者不易。二施者不...

參禪會出現的三種習氣障礙

你在參的時候,過去的種種習氣煩惱,就會在身心中翻出...

慧能大師與法達

一天,從江西南昌來了一位手持錫杖的僧人,名叫法達。...

久參有禪,久住有緣

香板下面出祖師,哪個調皮就一香板。不聽啊?以為我喜...

到山下做水牯牛

南泉普願禪師辭世前,門下問:和尚去世之後將往何處?...

想要明心,這句名號就是佛心

念佛也要明瞭自心,這些都是作為上品往生的開示,這種...

禪門耆宿德林長老圓寂 山河失怙四眾哀思

2015年6月22日夏至日十九時許,揚州高旻寺德林長老圓寂...

智者大師的破魔方法

師初至佛隴,一日入坐,忽於後夜,大風拔木,雷震動山...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大藏經】大般涅槃經

大般涅槃經序 後秦釋道朗撰 大般涅槃經者,蓋是法身之...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若從烈焰中覓得清涼地,非冷眼人不能得

原文: 古人云:熱亂場中,難當冷眼。以三界無安,猶如...

【推薦】白岩松成功背後的故事:只要努力,命運總會來敲門

他是一位非常淘氣的小男孩兒,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四種攝受

在經典上說,菩薩發了菩提心以後,在娑婆世界求增上生...

念佛為什麼要發菩提心

我們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啊?諸位可以想一個問題:如果你...

持誦《華嚴經》的感應,到底有多麼不可思議

《大方廣佛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菩提樹下...

善良被人利用,該怎麼辦

佛弟子相對於整個社會來說,總還是更為善良一些的,更...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說法已經有一段日子了。一...

初學佛的誤區

由於無始以來煩惱業障的染污,人們大多具有各種各樣的...

契悟當下這一念心

現代人總覺得生命很短暫,所謂「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

這個法門看似平常無奇,利益卻不可思議

原文: 若大通家,則禪淨雙修,而必以淨土為主。若普通...

素食讓我回歸天性

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以後,我自然選擇的是素食。這並非因...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禪師

好,各位有緣,阿彌陀佛。我們今天的內容稍微久遠一點...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與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國神祇恆河水邊時,世尊...

生命的脊樑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丁·加德納,原來是位醫生。他竭力...

端正思想消除極端

有些人在修輪迴痛苦的時候,會出一些問題。我遇到過這...

厲成裁衣

明朝時有一位著名裁縫師名叫厲成,刀法如風,名官大臣...

【佛教詞典】僕對於主

長阿含經曰僮使復以五事奉事其主,云何為五?    一...

【佛教詞典】賴耶異名

【賴耶異名】 第八阿賴耶識,譯曰藏識,有能藏、所藏、...

【視頻】禮佛大懺悔文(平興寺)

禮佛大懺悔文(平興寺)

【視頻】淨界法師《阿育王如何見龍王》

淨界法師《阿育王如何見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