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遠離塵勞定心禪修

惟覺老和尚  2015/05/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遠離塵勞定心禪修

佛法說人生有八苦,其中「五陰熾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色,屬於物質,包括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心法,有受、想、行、識。不論年紀大小,每個人都受色、受、想、行、識的影響,尤其是在十多歲至二十多歲的年輕時代,身心都有很大的變化,產生衝擊,就是五陰熾盛,身心不得安定。

遠離塵勞 定心禪修

一般的年輕人在放假期間通常去逛街、看電影、遊山玩水,回來後卻感到一身的疲勞。表面上看是在休息,其實都是在疲勞自己,為什麼?真正的休息,是我們這念心達到無念、無住、無為、無想的境界,只要念頭一動,就不是休息。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妄想太多,乃至於過去的種子浮現,晚上就會作夢,這些都是妄想。晚上作夢太多,第二天就會沒有精神,因為作夢就沒有休息,意識還在活動。所以,禪修就是告訴我們要大休大歇。無論是讀書、上班,一天下來,身心都很疲勞,這時馬上把眼睛閉起來,什麼都不要想,靜坐三分鐘,再把眼睛睜開,就覺得精神煥發,一般人說是充電,實在是如此的。

佛法重視「戒、定、慧」三無漏學,儒家也講:「定、靜、安、慮、得」,作學問的人,要把心定下來。《孟子》云:「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假使心定不下來,患得患失,心浮氣躁,妄想太多,很多事情就看不清楚,所想所作就不是清淨的智慧。所以心要定,心定下來了,心就能夠得自在、得解脫,看什麼事情都看得很清楚。禪修打坐,就是定;誦經、念佛、持咒,心靠在經文、佛號、咒上,也是修定。

博學多聞 長養智慧

作學問是知識,和智慧不一樣。智慧這一念心是本具的,知識則是後天學習來的,雖然是兩條路,但不相衝突。《老子》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作學問是一個加號,從小學到大學,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技能,都屬於知識,是後天加上去的,假使不複習,時間一久就忘掉了。

一般人認為天天求佛、求神,就能開智慧,完全是錯誤的。智慧是屬於清淨心,能判斷、能覺悟,了解是非善惡、了解人生價值在哪裡,就要靠智慧。禪修靜坐就是要檢討反省、慚愧懺悔,把心當中的煩惱化掉,這就是智慧。古德說:「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常開智慧花。」我們心當中有很多無明草,要轉識成智,降伏貪、瞋、癡、慢、疑、邪見,有了過失,知道檢討、反省、改進,不斷地精進、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實踐,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

學生要打好基礎,不能投機取巧,要老老實實地建立完整的人格,將來拿到博士了,真正是出人頭地,成為社會的精英,受到大眾的肯定。如果基礎沒有打好,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到處投機取巧、貪臧枉法,就是沒有建立好完整的人格。古人說:「大盜盜國,中盜盜名,小盜盜財。」大盜,就是盜賣國家、掏空國家;中盜,就是專門包裝自己,只為自己建立知名度;小盜,就是偷一些財物。這都是因為沒有建立人格。

年輕人是社會的中堅、國家的棟樑、未來的主人翁,假使明白了心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運用無窮,愈走愈光明。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要有福德、智慧,所以心要定、心要淨、心要明,這就是「萬丈高樓平地起」。把基礎打好了,修十層樓、二十層樓、一百層樓,都沒有問題;假使地基沒有打好,修個十層就會垮掉。明白這個道理以後,還要繼續不斷地在這裡用功,心才能真正地得到淨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高旻寺的禪門家風

記者: 高旻寺素有冬參夏學的家風。廟裡每年組織十二個...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嗎

問: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習禪宗求得明心見性?...

我法皆空時,百病還能不皆消除嗎

人生,真是百病纏身。身體上的病,從醫院裡所謂的內科...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語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

僧璨大師信心銘

至道無難 唯嫌揀擇 但莫憎愛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

禪門的修道,並沒有特別奇特之處

無門慧開禪師(11831260)是宋代著名高僧,字無門,杭...

佛教的環保思想

如果將環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場疾病,在病來如山倒的今...

學禪的人,一定要走得乾淨利落

其實佛教就是把我們整個生命,都落實到最小的時間單位...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福報大的人,做事情就比較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跟福報大的人一起出...

把童年丟了,把青春掉了

一個年輕人在網上迴首往事,發出一句頗帶禪機的話,我...

包裝紙上有佛像該如何處理

問:請問用過的香盒和裝香用的紙袋(上面印有佛、觀音...

修學觀世音菩薩的大悲法門

諸位都知道觀音菩薩的手中執有淨瓶與楊枝,淨瓶與楊枝...

凡事盡心盡力,時時反省自己

我們看第三段,修行布施的差別內容。這個地方有三段:...

指與月

有位無盡藏尼,雖為女身,精研佛理,平時常誦《涅槃經...

【佛學漫畫】貪小便宜損福報

貪小便宜損福報...

沒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讀誦大乘經典

問: 請問如果沒有進佛門的人,也就是說沒有皈依的人...

不要自以為聖,要以人為鏡

如何化解嗔恨心呢?不要從忍(世俗忍)下手,而要從思...

《淨土聖賢錄》之往生比丘

往生比丘 《淨土聖賢錄》初編者際清居士彭二林評論道:...

持戒的人能圓融一些嗎

問: 關於葷腥的問題,這一階段都在困擾我。我婆婆也是...

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

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此二句,名莊嚴心業功德成就...

文殊菩薩十大願

一、若有一切眾生,所生三界,或我作他作,隨緣受化。...

植物也是生命,難道不是殺生嗎

當我向別人闡述為什麼我們要吃素的時候,最常遇到的反...

崔母何以五六年工夫就能往生

聖人誠明之道,如來真常之法,匹夫匹婦,皆堪與知與能...

印光大師嘉言錄--標應讀典籍

● 大啟願輪,深明緣起,其唯《無量壽經》。專闡觀法...

【佛教詞典】迦絺那衣受衣人

亦名:受迦絺那衣人 子題:安居竟四邊僧坊共結一界受迦...

【佛教詞典】禪心

(術語)寂定之心也。李頎題璇公山池詩曰:片石孤峰窺...

【視頻】把寬容留給折磨你最深的人

把寬容留給折磨你最深的人

【視頻】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孔雀與烏鴉》

宏海法師《普陀山白華庵-孔雀與烏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