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遠離塵勞定心禪修

惟覺老和尚  2015/05/17  大字體  護眼色

遠離塵勞定心禪修

佛法說人生有八苦,其中「五陰熾盛苦」,五陰即色、受、想、行、識。色,屬於物質,包括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心法,有受、想、行、識。不論年紀大小,每個人都受色、受、想、行、識的影響,尤其是在十多歲至二十多歲的年輕時代,身心都有很大的變化,產生衝擊,就是五陰熾盛,身心不得安定。

遠離塵勞 定心禪修

一般的年輕人在放假期間通常去逛街、看電影、遊山玩水,回來後卻感到一身的疲勞。表面上看是在休息,其實都是在疲勞自己,為什麼?真正的休息,是我們這念心達到無念、無住、無為、無想的境界,只要念頭一動,就不是休息。

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白天的妄想太多,乃至於過去的種子浮現,晚上就會作夢,這些都是妄想。晚上作夢太多,第二天就會沒有精神,因為作夢就沒有休息,意識還在活動。所以,禪修就是告訴我們要大休大歇。無論是讀書、上班,一天下來,身心都很疲勞,這時馬上把眼睛閉起來,什麼都不要想,靜坐三分鐘,再把眼睛睜開,就覺得精神煥發,一般人說是充電,實在是如此的。

佛法重視「戒、定、慧」三無漏學,儒家也講:「定、靜、安、慮、得」,作學問的人,要把心定下來。《孟子》云:「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假使心定不下來,患得患失,心浮氣躁,妄想太多,很多事情就看不清楚,所想所作就不是清淨的智慧。所以心要定,心定下來了,心就能夠得自在、得解脫,看什麼事情都看得很清楚。禪修打坐,就是定;誦經、念佛、持咒,心靠在經文、佛號、咒上,也是修定。

博學多聞 長養智慧

作學問是知識,和智慧不一樣。智慧這一念心是本具的,知識則是後天學習來的,雖然是兩條路,但不相衝突。《老子》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作學問是一個加號,從小學到大學,讀了很多書、學了很多技能,都屬於知識,是後天加上去的,假使不複習,時間一久就忘掉了。

一般人認為天天求佛、求神,就能開智慧,完全是錯誤的。智慧是屬於清淨心,能判斷、能覺悟,了解是非善惡、了解人生價值在哪裡,就要靠智慧。禪修靜坐就是要檢討反省、慚愧懺悔,把心當中的煩惱化掉,這就是智慧。古德說:「心田不長無明草,性地常開智慧花。」我們心當中有很多無明草,要轉識成智,降伏貪、瞋、癡、慢、疑、邪見,有了過失,知道檢討、反省、改進,不斷地精進、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實踐,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

學生要打好基礎,不能投機取巧,要老老實實地建立完整的人格,將來拿到博士了,真正是出人頭地,成為社會的精英,受到大眾的肯定。如果基礎沒有打好,不知道做人的道理,到處投機取巧、貪臧枉法,就是沒有建立好完整的人格。古人說:「大盜盜國,中盜盜名,小盜盜財。」大盜,就是盜賣國家、掏空國家;中盜,就是專門包裝自己,只為自己建立知名度;小盜,就是偷一些財物。這都是因為沒有建立人格。

年輕人是社會的中堅、國家的棟樑、未來的主人翁,假使明白了心法,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運用無窮,愈走愈光明。無論從事什麼行業,都要有福德、智慧,所以心要定、心要淨、心要明,這就是「萬丈高樓平地起」。把基礎打好了,修十層樓、二十層樓、一百層樓,都沒有問題;假使地基沒有打好,修個十層就會垮掉。明白這個道理以後,還要繼續不斷地在這裡用功,心才能真正地得到淨化。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與慈悲 我們今天所在的這個地方,...

佛法是心法

釋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發現了人生規律...

惡果源於內心的失衡

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一方面,物質極大豐富,技術突飛...

一切境界,唯心所現

我們修學淨土念佛法門,一定要對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

堅定心志,安於靜境

佛陀住世時,有位發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團裡,每位...

落空還不如先執著有

有人問我,佛來佛斬是初學者,還是有禪修經驗的人才能...

禪師的考驗

慧忠國師是浙江人,俗姓冉,號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師的...

人生最大的難題是認清自己

某日,廣濟寺。有居士來問:她的下屬們在工作中形成了...

【大藏經】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天台止觀有四本:一曰《圓頓止觀》,大師於荊州玉泉寺...

【大藏經】百喻經

百喻經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蕭齊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譯...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遠擁有的

「佛言: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

拜懺時怎麼做才能感應到三寶的加持

問: 拜懺時怎麼做才能感應到三寶的加持,才可以滅罪呢...

如何分辨虛妄與真實

虛妄的東西是變化的。你看到這個東西,看起來非常莊嚴...

人生相報十大恩

1、父母養育之恩。十月懷胎,冒險分娩,精心餵養,嘔心...

守戒太難,是否守住十戒就夠了

問: 祖師曾說受戒容易守戒難,尤其是末法時代要守清...

佛世樂音老母

隋大業年間,佛陀在維耶羅國(在今日中印度)時,其所...

梅子熟了!——法常禪師的故事

大梅法常禪師參馬祖時,聽到馬祖說即心是佛,就領會這...

慈悲充實了生命

慈悲是充實了的生命,正如盛滿了酒的酒杯。 懂得了慈...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的阿(a)念成(o)可以嗎

問: 阿彌陀佛的阿字念成ō可不可以呢? 大安法師答:...

想要接觸到這個光明,就一定要念佛

阿彌陀佛是無限量、無邊際,要對治我們的心和我們凡夫...

坐禪與靜坐是不是一樣

問: 坐禪與靜坐是不是一樣? 紹雲老和尚答: 在廣義來...

【推薦】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第一章 佛教的特色 第一 佛是人而不是神 遍看全世界各...

佛說末法時代的六種外道

文殊菩薩問佛:云何是外道六師? 世尊曰:如來滅後,多...

請不要預支煩惱

飛機正在白雲之上翱翔。機艙內,空姐微笑著給乘客送食...

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佛教四聖諦的內容

苦諦的內容 無常變壞的依正二報,使眾生造業受苦。世間...

【佛教詞典】背念

厭背生死而安住於涅槃之念。瑜伽論記卷六上(大四二·...

【佛教詞典】出世間智

梵語 lokottara-jāna。指聲聞、緣覺二乘之智。三智之...

【視頻】善導大師念佛偈語

善導大師念佛偈語

【視頻】淨界法師《維摩詰居士與八萬天女的故事》

淨界法師《維摩詰居士與八萬天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