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開悟不一定要打坐

聖嚴法師  2012/03/13  大字體  護眼色

隨著佛法的興盛,學禪打坐的風氣也越來越流行,可是,禪宗有一句口頭禪「開悟不靠腿,說法不在嘴」,可見得開悟不一定要打坐,真正的弘法也未必要嘴說。

印度的各種宗教多半會用打坐作為修行的方法,他們認為,打坐是修行禪定的最好姿勢。

中國原來沒有用打坐修煉身心的方法,它是隨著佛教從印度傳來的。打坐有三種用途:一是靜坐,能使身心安寧;二是修定,能使心念統一;三是禪悟修行的基本坐姿。所以,打坐並非佛教所獨有;佛教的修行者,則多半會採用打坐來修行。

打坐有助於生理機能的復活及調整,心理情緒的穩定及平衡,精神領域的淨化及提升。禪宗主張初學者應當從練習打坐著手,因為打坐的姿勢能夠健身,也最容易集中心念而去除妄想雜念。對於學佛很久的人,打坐本身便不算是修行了。因為禪宗又名心宗,是以煉心為主,首先從散亂妄想心,轉為集中專注心,再轉進為統一心,最高層次是無我無相無執著的無心,便算是開悟見性。

所以真正禪宗的修行,不在修煉身體,乃在修身修心之後的超越身心世界,稱為自在解脫。這個心是以自己的現在一念,觀察自己的前念及後念,明確地知道自己的心向心念的活動「是什麼,在做什麼」,目的是訓練自己的心,不要被環境的刺激所困擾及動搖,這種工夫稱為心不隨境轉。

煉心不僅能使自己的心不隨境轉,而且還要使得環境隨著自己的心向而轉變,這必須要有相當大的修為。如果我們的心平常就保持平穩集中而不那麼散漫,那麼我們的行為就可以影響他人,轉變環境。若先將自己的心念變得柔軟安定,也能協助他人的心安定下來。所以,當我們跟一位很有修行的人在一起的時候,心就會覺得安定,因為他的心念磁場本身會影響我們,讓我們有安全感、安定感,這就是修行者的心力。

所以,修行不一定要打坐,可是,打坐能幫助你修行。時下有一些人士,為了表達某一種觀念,希望贏得大眾的認同,就上街頭靜坐。那是抗爭的方式,與打坐的三種用途無關,更與修行無關。不過,十字街頭正好參禪,街頭靜坐抗爭的人士,何妨真正去學習打坐呢?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文章列表

公雞與蟲兒

有個兒童,才七歲,但常常找無德禪師,和他東南西北亂...

六祖禪法之三句口訣

簡略地介紹六祖禪法,有三句口訣,這三句口訣,就是在...

淨慧法師:佛力加持與機緣

各位大德: 第二個七又開始了,時間如流水一般逝而不...

久參有禪,久住有緣

香板下面出祖師,哪個調皮就一香板。不聽啊?以為我喜...

肯定自己

溈山靈佑禪師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禪師走了進來,溈山對...

感恩包容分享結緣——禪與現代人的生活

一、大乘佛法核心智慧與慈悲 我們今天所在的這個地方,...

黃龍三關

大略是這麼三種關口: 對於破本參後,就是見性,但未了...

有位老和尚走幾步路,就把《華嚴經》念完了

度眾生一定要發四無量心,在度的同時要達到能、所雙亡...

聖嚴法師:有錢是福報,無錢是智慧

有位居士問我一個問題,他說:師父,現在我學佛已有兩...

出家人的捨戒與還俗

在我國佛教史上,雖有好幾位人物,由僧尼還俗:例如:...

聖嚴法師《放焰口做什麼》

焰口,是指鬼道之中的餓鬼。鬼道眾生分為三等: 1.在...

不論是否已經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這四句話

不論是否已經明心見性,都可以體驗以下的四句話:一切...

真行善不可為名,有發心才有功德

行善不以名,而名從之; 名不與利期,而利歸之; 利不...

沙彌轉龍身的故事

南無阿彌陀佛。各位有緣,大家吉祥。 我們今天在道場白...

五陰身不可以離開法身,法身也不能離開五陰身

如果如來的清淨法身與五陰身不異,就是兩個是平等的,...

祭祀天神求脫病苦

善羅尼賓是一個虔誠的異教徒,每次遇到困難,便去祭拜...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下品上生

【經文】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上生者,或有眾生,作...

虛雲老和尚親述稱念觀音菩薩,得蒙脫險之經歷

1944年春,虛老住持雲門寺期間,正值抗日戰爭最慘烈的...

為何吃虧反而是福呢

可能有人會問,吃虧就是吃虧,佔便宜就是佔便宜,怎麼...

人能百忍自無憂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脾氣粗暴,動不動就大發雷霆。有...

勸人不可遽指其過,必須先美其長

凡勸人不可遽指其過,必須先美其長。蓋人喜則言易入,...

心清淨了,任何地方都能清淨

現在很多都市人,因為由於生活緊張的關係,非常的煩躁...

【佛教詞典】一家

指一宗、一派,或一門。維摩經義疏卷上(大五六·二○...

【佛教詞典】三種勝進想

【三種勝進想】 p0196 瑜伽八十六卷四頁云:又依自義,...

【視頻】大悲咒(女聲輕唱)

大悲咒(女聲輕唱)

【視頻】慧律法師《色法與虛空》

慧律法師《色法與虛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