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觀照般若,你能觀照得到嗎

宏海法師  2019/01/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觀照般若,你能觀照得到嗎

你嘗試地思維一下,早上醒來的那一剎那,當我們一念靈知靈覺,你能下意識地想想,我是誰?怎麼會在這兒?我以誰的角色活著?然後你洗臉刷牙的時候,牙刷會挨著你的牙齒,你是什麼感覺……所以說你要修行了,很重要的一個法要修,就是要常行觀照般若。整個八萬四千法門,其實都在觀照般若的範疇中。

熱冷水敷著你的面孔,毛巾擦乾你臉上的水痕等等這一切,你都會有感覺。如果你能同時用心念來啟動這個觀照,我的這些覺受怎麼會生起的?當你邁著步伐,不管是上廁所也罷或者去上班的路上,你就想想,我的左腳右腳挨著地面,左腳踏下去是左腳在與地面接觸,右腳踏下去是右腳與地面接觸,這個接觸感受是從哪兒生起的?甩開膀子在人群中,有時候會跟這個擦肩而過,有時候跟那個小小的碰撞。整個這一系列的前後俯仰、顧盼,一切你的色身變化,一定會生起感受。你就反看這些感受到底是怎麼存在,從哪裡來的。

步步為營地去觀,很可能最後覺得真的沒有一個我存在,一切都是感受,一切都是身體如實的變換和行動,我哪兒去了?

還有我們要練就情緒起來的時候,你知道不知道自己的情緒起來了。你能觀照得到嗎?情緒起來了以後,煩惱越走越深,你能不能不跟著去?就是煩歸煩,你始終知道在煩,而不是煩著煩著就真的煩了。如果你始終知道我在煩,那麼它就不會煩得進一步把煩擴大,煩惱始終在你的掌控之內。

這樣練久了以後,就不是它牽引你,而是你掌控它。慢慢等到煩惱心念一起來,即刻就窺破了。這就是一輩子我們修學乃至出家僧老和尚所做的功夫,就叫觀照般若。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宏海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判斷發心的正與邪

【世有行人,一向修行,不究自心,但知外務,或求利養...

培植福德的十種方法

一、孝親 百善孝為先,所以孝親為修福第一要務,人間第...

聖嚴法師《謝謝癌菩薩》

病苦是幫助道心增長的逆增上緣,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

【推薦】調整心態有三個方向

從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調整啊,有三個方向: 第一個...

在日常生活起心動念中修行

不僅是天天在念佛就算修行了。因為修行就是用佛法的道...

你跟著妄想走,如何能感應道交呢

念一句佛號可以滅八十億劫的生死重罪,那我們如何念一...

慧律法師《「運命」而不被「命運」》

當前命相、風水、地理之學大行其道,相信的人為數不少...

印順法師:為在家居士說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為兩大類,就是出家與在家的分別,...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佛說世上有七種妻子

佛說世上有七種妻子: 一、 象殺士夫那樣,不尊重愛護...

判斷淨土穢土的兩個指標

我們從佛陀的名號華光如來,沒辦法去判定是淨土、穢土...

惟覺老和尚:修善培福

人如果沒有福報,生活上就會經常遭遇困難與挫折;相反...

福業相當,方為夫婦

很多女人總想,工作好事業好,不如嫁得好,所以總想投...

女子出定

佛陀有一次在說法時,有一個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

圓瑛大師與他的四大高徒

近現代,中國漢傳佛教有五大高僧之說。他們是虛雲、圓...

初學者如何選擇入門典籍

佛教三藏十二部典籍內容瀚如煙海,對一個初學者來說,...

紫磨金盤

有一少年和舅父二人以貿易為生,常常到異國採購。這一...

仰信三寶,自感僧福

佛在人專,故又行實;末代人濫,形服為上。外生物信,...

這兩種人難入道

遇苦、受苦、知苦、覺苦,當下生什麼心?厭心還是怨心...

一偈得道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講經說法時,有一年長比丘,名叫般...

吉凶唯人招,最好存仁道

世間上的人,常常將挫折災難歸咎於自己的命運不好,或...

為什麼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

為什麼這個業力在得果報之前還有機會?我們來看看種子...

佛教稱謂的分類及其含義

中國人素重禮儀,在稱謂方面亦十分講究。而佛教的稱謂...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問: 應該鼓勵受菩薩戒嗎? 大安法師答: 本人鼓勵受...

拔提釋王作比丘緣

釋迦牟尼佛夜半踰城出家,雪山苦行六年,最後於菩提樹...

【佛教詞典】二師

(名數)釋迦如來多寶如來之二大導師也。【又】一、聖...

【佛教詞典】言屈

【言屈】 p0699   瑜伽十五卷十七頁云:言屈者:如立...

【視頻】淨界法師《菩薩善用假名假相假用》

淨界法師《菩薩善用假名假相假用》

【視頻】常州天寧禪寺

常州天寧禪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