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一偈得道

2012/12/2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講經說法時,有一年長比丘,名叫‘般特’,因稟性愚鈍,所以慈悲的佛陀請門下五百位已證得羅漢果位的弟子輪流教導他,但是三年下來,他連一首偈子也記不起來。漸漸地,般特比丘愚笨的消息傳遍了全國,被大家當作茶餘飯後的話題。

佛陀知道後,心生慈憫,對般特比丘說:‘今日我親自教導你一首偈子,你當牢記心底,時時專心誦持,作為你用功的法門。這首偈子就是「守口攝意身莫犯,如是行者得度世。」’般特比丘聽了之後心領神會,立刻歡喜地誦持這三年來他唯一能記住的偈子。世尊又諄諄告誡他:‘你年紀這麼大了,才記得這首一般人早已耳熟能詳的偈子,實在不足為奇,所以你一定要了解它的含意,才能用得上功。’於是佛陀為般特比丘開示偈子的意義,說明身口意最常造作的過失,並且叮嚀他要時時保持覺性,觀照心念的生滅。眾生於三界內流轉生死,不管是升天享福、或深陷地獄、或悟道解脫,皆是由這念因心所生。只要能清淨身、口、意三業,自然能證得涅槃解脫。

接著,佛陀又說了無量妙法,般特比丘聽了之後,心開意解,當下證得羅漢聖位。

當時城中有一間精舍,住著五百位比丘尼,佛陀為了教化她們,每日都安排一位弟子前去講經說法。一天,比丘尼們聽說隔日要來為她們說法的人竟是般特比丘,都覺得非常好笑,於是想出一個辦法要來捉弄他,就是故意將他唯一會念的偈子倒著念,讓他感到慚愧而不敢說法。

隔天,般特比丘到來精舍,五百位比丘尼雖然仍像以前一樣出來迎接,但在頂禮問訊時卻相視竊笑,等著看般特比丘出糗的窘相。應供完畢,般特比丘一上法座,便慚愧地說:‘自己資質愚鈍,薄德才劣,所學不多,只能粗解一首偈子的含意,今天就為大眾講解這首偈子……’這時,有些年輕比丘尼正想開口捉弄他,卻怎麼也發不出聲音,才驚恐地發現自己可能冒犯了聖者,於是立刻慚愧懺悔、禮拜悔過。

般特比丘依照佛陀所說的道理,一一向她們開解,五百比丘尼攝心聆聽般特比丘的開示後,滿心歡喜,當下即證得羅漢果位。

一日,波斯匿王請佛陀及眾僧至王宮應供,佛陀見調伏大眾慢心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特別將缽交給般特比丘,讓他緊隨自己的身後而行。然而,到了皇宮門口,守衛一看到般特比丘,立刻箭步上前攔阻說:‘身為一位法師,你連一首偈子也說不出來,你還好意思進去接受國王的供養嗎?我這個俗人,都能隨口說出幾首偈子,而你是法師,竟然這麼沒有智慧,供養你也不會有什麼功德!’於是把般特比丘獨自留在門外。

佛陀入殿陞座淨手後,般特比丘突然想到佛陀的缽還在自己手上,心念一動,手臂一伸,便以神通力將缽送至佛陀的面前。在場所有人只見虛空突然現出一隻手,而不見任何身影,驚訝萬分地問佛陀:‘這是何人的手臂?’佛陀說:‘是般特比丘的手臂。他最近已成道證果,因今日入宮,被守衛擋在門外,所以才以神通為我送缽來。’

波斯匿王問佛:‘聽說般特比丘一向資質愚鈍,是什麼因緣使他才聽聞一首偈子,就能得道?’佛陀開示與會四眾弟子:‘成道的因緣,不在所學的教理多寡,而是在受用行持上。般特比丘雖然只懂得一首偈子,但是他一心虔敬受持,自然能夠心領神會,當下身口意三業清淨如雨後天霽。反觀世人學佛,雖強記多聞,卻不能時時觀照思惟,在行住坐臥中精進落實,只不過將佛法當成世間知識學習,所以無法受用。’於是佛陀為大眾說了一首偈語:

 ‘雖誦千章,句義不正,不如一要,聞可滅惡。

  雖誦千言,不義何益,不如一義,聞行可度。

  雖多誦經,不解何益,解一法句,行可得道。’

佛陀說完偈語後,在場的三百位比丘心開意解,當下證得阿羅漢果,而國王、大臣、夫人、太子們,莫不歡喜奉行。

典故摘自《法句譬喻經·卷二》

省思:

擁有正確的知見觀念,才是開啟智慧和幸福之鑰。經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修行不在所學的教理多寡,而是要能思惟其義,覺照自心,落實於日常生活中。如此智慧日增,煩惱日減,心念逐漸清淨,就能‘轉識成智’。亦如般特比丘但解一偈,依然能得道度人,不但自受用,亦能利益廣大眾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

【云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

【推薦】學佛第一要知見正

學佛第一要知見正,我們學佛為的什麼?先把目標訂正,...

不要用高僧大德的話,去否定另一位高僧大德的話

問: 現在有一種現象,就是拿著一位高僧大德的話去否認...

知見的釐清和建立

昨天講到有各種各樣的邪見。如果我們修行人一旦被邪見...

知見影響你的心量

當我們以空觀觀照一念心性的本體的時候,是離一切相,...

狐狸精跟著獅子王

禪宗這一法,是最上乘,是無相法。社會上這個道,那個...

一偈治病並能身相具足

如來證涅槃,永斷於生死;若有至心聽,常得無量樂。...

聖嚴法師《堅持的是原則還是偏見》

待人處世的過程中,堅持原則本來是正常的, 問題是:...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佛說仁王般若波羅蜜經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註音版】延生普佛儀規

延生普佛儀規...

舍利弗侍者的宿世因果

我們相信了佛法的人,也就是相信善惡果報,相信了善惡...

無事最可貴

朋友來喝茶聊天,問說:覺得什麼樣的生活最好? 我說:...

【佛學漫畫】是什麼讓輕視念佛的律宗祖師改修淨業

大師又講到自己發懺悔心、改往修來的想法。他思維:以...

不做別人嘴巴的奴隸

有一天,佛陀行經一個村莊,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對他說話...

【推薦】老豆腐的故事

好,各位有緣,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今天呢我們跟大家...

吃肉就是度這些眾生,這種說法對嗎

餘前至南京及湖南、湖北講經時,聞有密宗傳法法師每每...

耆域的感嘆

西晉末年曾有一位名叫耆域的天竺(印度)高僧來到中國...

修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它會障住你,你就是邁不過去

比如說有些人,他在修法的過程當中,他非常的愚癡,這...

滿願第一的地藏王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見聞瞻禮一念間,利益人天無量事...

行住坐臥二六時中,一切無心不被物轉

佛所說法,千經萬論,總是要眾生明自己的心。若人識得...

像死人一樣做功夫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修行要勇於對治自己的習氣

一個人身患疾病,首先要及時確診並實施有效治療,學佛...

如何幫助母親進入信願念佛的正軌

問: 我母親八十三歲了,精神不是很好,時而抑鬱,時而...

臨終關頭念佛最要緊,切莫搬動哭泣誤大事

第三、切戒搬動哭泣,以防誤事者。病人將終之時,正是...

因果複雜,肉眼凡夫不能明瞭

來示雲,時當末法,彼邪見魔黨,往往身泰體健。而正信...

弘一大師《淨土法門》

淨土法門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講,適值念佛會期。故為說...

【佛教詞典】果報

梵語 vipāka。即由過去業因所招感之結果。又作異熟、...

【佛教詞典】龍華

(術語)法苑珠林曰:彌勒為佛時,於龍華樹下坐。華枝...

【視頻】《佛說大灌頂神咒經》聆志居士念誦

《佛說大灌頂神咒經》聆志居士念誦

【視頻】曹山映像——江西曹山寶積寺

曹山映像——江西曹山寶積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