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身為苦本

2010/07/18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裡面,結跏趺坐,斂目攝心,屏除一切雜念,用功精進,觀照自己的本性自心。出家人正在全神貫注,努力參究本來面目的時候,耳畔突然傳來一陣吱吱喳喳的嘈雜聲音,仔細一聽。原來是四隻動物對於世間的痛苦現象,正在進行一場激烈的辯論,只聽到鴿子說:「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像我們鳥類每天為了覓食,要展翅飛翔數里之遙,甚至要越過海洋,飛越山巒,才能找到果腹的食物。有時找不到食物,就要忍受飢餓的痛苦,因此世間上什麼最苦?求不得的貪婪慾望最為痛苦。」

鴿子的話才說完,盤踞在樹上的蟒蛇懶洋洋地答腔:「貪慾固然痛苦,但是嗔恨對於身心的侵逼更是巨大。像我們蛇族是最具有嗔恨心的動物,我們伸著長長的蛇信,固然能夠驚嚇人類走獸,但是我們自己每天也生活在瞋恚之中,飽受憤怒之火的焚煎,因此我認為嗔恨才是世間最難忍受的痛苦。」

鴿子、蟒蛇相繼發表高論,一隻剛剛失掉獵物的狐狸垂頭喪氣地走過來說:「在貪、嗔、癡、慢、疑的五大煩惱之中,懷疑最為痛苦。我們狐狸生性多疑,當我們在獵取食物的時候,總要經過縝密的判斷、敏銳的觀察,然後才迅雷不及掩耳地付諸行動。但是有時我們的猜疑個性,卻也讓我們功虧一簣,留下憾恨,因此我覺得懷疑最痛苦。」一旁攀著樹藤,在叢林間搖蕩跳躍的猴子,突然靜止了下來,意味深長地對著鴿子、蟒蛇、狐狸說道:「你們都錯了!貪婪、瞋恚、懷疑,雖然都不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是比起我猴子的痛苦,你們的煩惱實在是微不足道。我們猴群每天生活在樹林裡面,吃的是野果,喝的是溪水,哪裡比得上你們的珍餚美味?但是我們卻要時時提心吊膽獵人那支死亡的箭,什麼時候會射中我們,奪去我們的生命。因此,恐懼才是世間最可怕的東西!」

四隻動物你一言、我一語,彼此堅持自己的看法,誰也不相讓。禪坐中的出家人被吵得無法安定,只好出定對著四隻動物說:「各位仁者!你們對於痛苦的認識都不夠徹底,只看到了枝末的問題,其實身體才是一切痛苦的根本來源!」

老子說我們人類之所以有大患,是因為有身體的緣故,佛教則說「身為苦本」。因為有身體,所以每天要奔波忙碌,給它吃美味可口的食物,穿著華麗昂貴的衣服,甚至為它汲汲鑽營,珠光寶氣一身戴。生病了,要為它診斷治療;衰老了,要為它延續青春。因此有人為它整容拉皮,希望留住少年歲月;有人為它辟谷練丹,企圖永遠長生不死。其實這種對身體的愛戀就是我愛、我執、我見,而我愛、我執、我見的煩惱,正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佛教說人生有生、老、病、死、求不得、愛相會、憎別離、五陰熾盛等八苦,這八苦都和身、我愛離開不了關係。身體危脆如芭蕉,虛幻如泡影,我們應該了知身體的虛幻不長久,好好運用有質礙、有極限的肉體,開創有意義的智慧生命,才不枉為「人身」一場。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寺院由誰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寶所依,本來就是出家師...

為什麼要皈依

成為佛教徒,最基本的衡量標準便是皈依。正如入黨需要...

【推薦】求生天國與往生淨土有什麼不同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決的問題,如果我們只在生死死生之...

大安法師:佛像、念珠、法器如何開光

問: 弟子想恭請佛像到自家佛堂供奉,怎樣請才比較如...

凡夫念佛十疑

《彌陀疏鈔》中,蓮池大師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

聖嚴法師《皈依三寶的好處》

歸依三寶的好處,實在太多了,可以求得現世樂,可以求...

三種供養佛菩薩的方式

在《地藏十輪經》上,佛說能恭敬供養地藏菩薩摩訶薩,...

我們應當向佛菩薩學習什麼精神

到寺院之後,我們拜佛、拜菩薩。我們應當向佛菩薩學習...

【大藏經】佛說無量壽經

佛說無量壽經卷上 我聞如是,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推薦】一言折盡平生福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學生出遊,路旁...

言行舉止就是我們的介紹信

一位知名企業的總經理登了一則廣告,他想要僱一名助理...

海獺強忍剝皮之痛 臨死為孩子餵奶

這是一則真實的故事,這是一位出家僧人的親自口述。...

毒心的惡報

過去有一個人,夫婦結婚好幾年,他們一直渴望著有一個...

臨終由於病痛不願念佛求往生,該怎麼辦呢

問: 師父!親人平時也念佛,但臨終時由於病痛完全不願...

心煩時如何調伏心態

每天事務的雜亂有時令人心煩,常會想下一步怎麼辦?一...

為何達摩說梁武帝沒有功德

摩訶迦葉為了要續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

修行人就要修到心靈不死

不論你學這八萬四千法門哪一法門,但這有個前提。什麼...

佛教是否應該與時俱進,摒棄一些非科學的成分

問: 請你談一下,在當代自然科學極大發展,人類理性普...

印光大師呵斥民國奇女子成高僧

中國佛教史上,曾出現過許多詩僧,如唐代的寒山、拾得...

世界冰王的財富故事

有兩個孩子從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製品,跑到野外去玩...

夢參老和尚:狂心頓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廚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勞動...

生老病死頌

恩愛縈纏與麼來,三緣和合住胞胎。 鑿開混沌通身瑕,踏...

受了菩薩戒,造罪時罪加一等嗎

有人說,受了菩薩戒,造罪時罪加一等。這個觀念是錯誤...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這裡貧是指無財,耗是家破。多...

六道的每一道中又各含有六道

【原文】 六道之中,復有六道。 且以人言之:有人而天...

【佛教詞典】語表業

【語表業】 p1283 成唯識論一卷十四頁云:語表亦非實有...

【佛教詞典】念佛觀

(術語)五停心觀之一。惡業障多者,一心觀佛之相好而...

【視頻】宏海法師《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禪師》

宏海法師《北宋高僧大通善本禪師》

【視頻】淨界法師《如何理解淨土法門的事持與理持》

淨界法師《如何理解淨土法門的事持與理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