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淨業的十種信心

2024/04/1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淨業的十種信心

徹悟禪師的「淨業十種信心」,是從信心上講的,這十種信心非常殊勝!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無常。(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為後世。)

三信輪迴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五信佛語不虛。(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六信實有淨土。(如今娑婆無異,的的現有。)

七信願生即生。(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信佛語故,則造後四。不信佛語,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淨業者,能具此十種信心,其樂土之生,如操左卷而取故物,夫何難之有。

《徹悟禪師語錄》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作為一個學佛人,首先要相信有生必有死。也許你會說「我肯定相信啊,這還用說嗎?」那你就想得太簡單!

從古到今,任何人都逃脫不了死亡。乃至大富大貴者——皇帝、天王,甚至我們的本師釋迦佛,都離開這個世界了,這是給我們示現,告訴我們這個世間是無常的,決定死,沒有一個例外。對這個道理,我們要好好地思維,要產生定解!

你不要以為自己情況特殊,能僥倖逃脫,那是不可能的!「曾無一人逃得」,從古到今,有多少聖賢在這世間也顯現死亡。我們對這個世間原本特別放不下的東西,一想到死,心自然就涼了,就不會像原來一樣,如膠似漆、如火如荼、樂此不疲的去追求了。所以,念死無常就是「捨棄今生」最好的修法,這就是三根本當中的第一個根本——決定死。

「二信人命無常。(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為後世。)」這也屬於念死無常的修法,屬於三根本中的「死期不定」,隨時都有可能死。一個晴天霹靂,死神就降臨了,不要以為你能活百年。死神不會給任何人面子的,只要因緣到了,死神隨時都有可能來。你不要以為自己身體好,很健康就沒事,死掉的人,並不是都有病的,健康的人死得也很多。所以第二要「信人命無常」,人命在呼吸之間。

「三信輪迴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第三「信輪迴路險」,是從人身難得上講,相當於「暇滿難得」,同時也是「輪迴痛苦」,這兩個法門在這裡都可以對應。我們要了知人身非常難得,你如果浪費了光陰,以後恐怕不會再有這樣的因緣了。想想這些道理,我們就會迫切地去修行。

「四信苦趣時長。(三途一報五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三惡趣眾生的壽命極為長遠,一墮入三途,就是五千劫,再出頭來,不知道是什麼時候了。所以,第四個信心屬於下士道的「思惡趣苦」。這個法其實能深能淺,可以是下士道,也可以是中士道,也可以是上士道,這就要看你發的是什麼心。

「五信佛語不虛。(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佛是真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佛是從不打妄語的,佛的舌頭伸出來可以覆住整個面,整個法界。我們世間一般說,如果能夠三世不打妄語,舌頭可以舔到鼻尖,而佛的相好更不可思議。

所以,作為一個佛弟子,對佛講的佛經,我們要深信無疑,要相信佛絕對是真語、實語、不妄語的。對佛講的因果不虛的道理,我們要深信無疑,對佛講的世間、出世間,世俗的、勝義的,對一切法我們都要深信不疑。我們可以把「業果不虛,深信因果」歸在第五個信裡面,不過,第五種信心比深信因果範圍要廣的多,「佛語不虛」的範圍非常之廣。

「六信實有淨土,(如今娑婆無異,的的現有。)」這是專門從淨土上講的。「實有淨土」,所以佛在《阿彌陀經》中說,「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彼土有佛,號阿彌陀。」這裡用了兩個「有」——有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所以稱之為「二有」。「實有淨土」,就像我們現在的娑婆世界一樣,是真實的,不是子虛烏有、捏造出來的。對此,要深信無疑,相信極樂世界絕對存在,因為佛沒有妄語,是真語、實語。

「七信願生即生。(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這裡告訴我們淨土法門最大的關要,是「願生即生」,對此要深信無疑,往生西方的關鍵不在阿彌陀佛,而在我們自己。你是否真心想往生?你是否有真信切願?

如果把真信切願作為一種術語來講,有些人可能將其想得太高深了。我們換一種通俗的話來講,真信切願就是真的相信,真的想去,想往生,就這麼簡單!你的內心沒有絲毫懷疑,這是真的相信,真的願往生。為什麼說「願生即生」呢?只要你有真信切願,真想往生,就絕對能夠往生,這是決定的!

為此,徹悟禪師特地給我們引出教證:「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即《阿彌陀經》中所講的「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已發願者已生;今發願者今生;當發願者當生。只要真心發願,就絕對往生,這是佛給我們作的保證。

只要你是真心發願,是真信切願,即當往生。蕅益大師的《彌陀要解》中有個設問:為什麼今發願今生呢?按道理,今發願,到臨終的時候往生,那應該是當生啊?

「今發願今生」是非常殊勝的講法,佛之所以在《阿彌陀經》中這樣講,有很深的用意!你只要是真信切願,今發願就今生,現在就往生,能否往生不是在臨終的時候,而是在現在,看有沒有生起真信切願。你如果生起了決定信、勝解信,那麼今發願就今生,沒必要等臨終,實際上,現在就等同往生。所以,印光大師在《文鈔》中引用:「雖未生極樂即是極樂嘉賓,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就是這個道理。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第七是從我們往生的條件上講的,而第八「信生即不退」是講往生後的利益。所有往生者,不管是已經成為聖者,還是一個凡夫,「生即不退」。《無量壽經》中經常講到「國中人天」,國中人天凡夫並不是我們六道輪迴的凡夫,極樂世界的人天凡夫都已經永斷生死輪迴,這和我們是不一樣的。

「境勝緣強,退心不起」。為什麼往生者能生即不退,甚至人天凡夫都能不退,是因為「境勝緣強」。生到極樂世界,水、鳥、樹林都能說法,都是身色紫金,相好無別,沒有女人,沒有生起煩惱的對境,再加上阿彌陀佛的本願成就,這是殊勝的增上緣。

一往生之後,依阿彌陀佛本願成就的報通,所感得的果報,你的身體、內心、心念就與我們這個世界有了極大差別!一往生西方,就能不生煩惱,甚至有天眼通、神足通,這是非常不可思議的!

四十八大願中講,四果阿羅漢本來只能見三千大千世界,而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天,其天眼、天耳可見聞百千萬億剎土;阿羅漢出不了一個佛土,而極樂世界人天凡夫的神足通,一剎那可以去百千萬億剎土,供養諸佛,馬上又回來。這些境緣都非常殊勝!所以他不會生起退心。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因為「壽命無量」的緣故,「何事不辦」呢?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前面九個都是從事上講,唯有第十——「法本唯心」是從理上講的。「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因為徹悟禪師精通天台教法,所以這裡依天台教法講解。「唯心」,根據天台圓教的講法,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事造兩重三千,這是真正的唯心。理具是一切法從它的理體上講;事造是從種種事相差別上講。理與事各有一重三千,所以有兩重三千。

圓教講一真法界,或者說實相,是非常奇特的。它的差別法、無差別法,根本智、差別智是不二的,因為它具有理具事造兩重三千,都是大無為法,都是實相。就是唯心,也可以說一真法界,也可以稱之為勝義諦,但它的勝義、世俗是不二的,就是佛的二諦不二,根本智差別智不二的境界。所以圓教的特點是依佛果起修,是最高、最殊勝的教法。

下面再看徹悟禪師的歸納:「信佛語故,則造後四。」以中間第五個信心——信佛語不虛,以及第六個信心——信實有淨土來衡量(第五、第六都是信佛語)。如果信佛語,那就要造後面四個信心,這四個信心主要從淨土法門上講的;「不信佛語,但造前四。」如果不信佛語,「但造前四」,「前四」即死、無常、輪迴、苦趣。也就是說,如果不信佛語,就會得到前面的四種惡果;如果信了佛語,那就能得後四——信願生即生、信生即不退、信一生成佛、信法本唯心。

「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淨業者,能具此十種信心,其樂土之生,如操左卷而取故物,夫何難之有。」如果有這十種信心,往生極樂世界淨土,就「如操左卷而取故物」,這是非常容易,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只要我們具足了這十種信心,那往生就是最簡單,最容易的事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數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問: 在家打坐時用數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

清淨念佛 切莫謗法

在不同根器的人當中,念佛也有不同的方法,上上根器的...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單調呢

問: 我們寺院想成立助念團,但《印光法師嘉言錄》講...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這是自力法門沒有的

在通途教理當中,你靠自力在這個濁惡的穢土修行,別說...

聖凡二力彰顯淨土景觀

一、聖凡二力彰顯淨土景觀 阿彌陀佛以本願威神之力,流...

對名號不了解,真的能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嗎

如果我們對名號不了解,你敢說臨命終時,這句佛號你能...

求生淨土和求升天堂有沒有差異

求生淨土和求升天堂有沒有差異?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師...

我去即來——省庵大師的圓滿人生

久負盛名的寧波阿育王寺右側,有一處隱藏在茂林深處,...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註音版】八大人覺經

八大人覺經...

【大藏經】稱讚淨土佛攝受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極樂也是夢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法如夢幻泡影。理上的確是這麼個...

邪淫會帶來三種嚴重的障礙

邪淫手淫會對人帶來諸多的障礙,這些障礙都是可以感覺...

六根的見聞覺知,全是自己的東西

我們一生當中,你六根的見聞嗅嘗覺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三淨肉可以吃嗎

問: 佛教裡有三淨肉可不可以吃? 如瑞法師答: 那是...

念佛先除障礙

我們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礙除掉。什麼障礙呢? 比如窮...

墜入啼哭地獄的婆提老者

佛陀在世時,有一則公案:一天黃昏,波斯匿王來到佛陀...

即使沒有往生,你所念的佛也沒有空過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諸菩薩眾,聞我...

比風水更厲害的命運改造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

錫杖的功用與表法意義

錫杖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比丘行路時應當攜帶的道具。...

今天去造業,是外境錯還是內心錯

佛陀在講道理之前,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容易了解。從...

文殊度屠夫

有一次,文殊菩薩示現人身,路過一個屠夫家門,看見有...

用一顆簡單的心來放生

在藍藍的天空中,小鳥自由自在地飛翔,無憂無慮地唱歌...

想出離六道生死,先要把這三法修好

我們要想出離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請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廢者,...

以利他之心來經營事業

在這個宇宙間,常吹著一股他力之風,它推動森羅萬象、...

漸漸從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為同參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 問餘何適...

【佛教詞典】不能無倒聽聞正法

【不能無倒聽聞正法】 p0341 瑜伽七十卷十頁云:復次由...

【佛教詞典】斷結

(術語)結者煩惱之異名。謂斷煩惱也。四教儀四曰:三...

【視頻】智海長老《佛七開示》MP3

智海長老《佛七開示》MP3

【視頻】成剛老和尚圓寂週年追思法會暨正宗大和尚晉院陞座法會

成剛老和尚圓寂週年追思法會暨正宗大和尚晉院陞座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