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夏季養生的四字訣

2016/07/09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夏季養生的四字訣

盛夏之際,飲食除了講究衛生、預防腸道傳染病外,還得念好「均、鹼、水、清」四字訣。

營養攝入要均衡

夏天炎熱,人體出汗多,水分和礦物質流失大,同時人體活動增加,對能量的需求也較冬天多,因此應注意膳食營養攝入均衡,做到不偏食、不挑食,注意好飲食中的搭配。

多進食鹼性食物

夏天人體新陳代謝旺盛,體內產生的酸性廢物較冬春季節多,特別需要多進食鹼性食物,以保證人體正常的弱鹼性,避免出現精神不振、體力不足、抵抗力下降等狀況。夏天,各種蔬菜、水果和豆製品是不錯的選擇,而碳酸飲料、酒類、各色奶制食品、含糖分的甜品等,大多屬於酸性食品,不宜過多食用。

補水要及時正確

夏季氣溫高,人體汗液分泌旺盛,水分自然會流失比較大,因此必須及時補充水分,符合衛生標準的礦泉水是夏季補水的理想來源。此外,補水的量也要正確。基本的標準是讓自己不口渴、眼瞼丰潤有光澤。如果過量飲水,一來加重腎臟負擔,二來飲水過多反而會造成水中毒,損害健康。

養生根據體質來「清」

第四軍醫大學腫瘤研究所教授王三虎說,養生應根據自身體質,夏季貴在「清」字,而對濕熱、陰虛、血瘀、痰濕這四種不同的體質,則有不同的「清」法。

濕熱體質:清熱瀉火

夏季濕氣升發,心火旺盛,一些濕熱氣虛體質者,常會出現心煩氣悶,胸口暴熱,口乾舌燥等症狀,應進行清熱瀉火調理。

用淡竹葉6克、金銀花3克、甘草1克泡水喝最是對症,有清熱解毒,降暑解乏,散濕瀉火等功效。也可用薏米50克、紅小豆50克、粳米150克熬粥,可調適脾胃,消煩解渴,疏風散熱。

平日飲食上可食用清熱解毒的蔬果,如西瓜、香瓜、草莓、豇豆、苦瓜、白菜等。

陰虛體質:清咽利喉

陰虛燥熱體質的人群,在夏季常會出現咽喉疼痛,喉嚨紅腫,發癢發乾,聲音嘶啞等症狀,多以慢性咽炎為表象。

金蓮花6克、蘆花6克、甘草1克沖泡後飲用,有生津止渴,清咽潤喉,清火敗毒等功效。白蘿蔔200克、百合50克、粳米150克一起入鍋煮成粥,也有清心除煩,安神靜心,利咽潤喉作用。

還可多吃潤喉清咽蔬果,如桃子、西瓜、沙葛、荸薺、苦瓜、扁豆等。

血瘀體質:清心涼血

高血壓、高血脂及肥胖症患者在炎熱的夏天,常感氣鬱胸悶,面紅耳赤,虛汗淋淋,失眠多夢等,因而其養生調理的方法是清心涼血。

桑葉10克、菊花10克,蜂蜜適量開水沖泡,有清心養神,消熱除煩,降壓降脂功效。或用荷葉5克、綠豆100克、粳米150克,入鍋熬成粥食用,有養心涼血,解暑利濕,除瘀化積,行氣解郁作用。

還可食用涼血消脂的蔬果,如青梨、蘋果、荔枝、涼薯、西紅柿、芹菜、紫菜等。

痰濕體質:清肺祛濕

夏長挾濕,它對肺熱痰濕體質者來說,無疑是一大傷害,其常表現為熱咳,心煩內熱,胸悶氣短,口乾味苦,舌紅苔黃等症狀。

白茅根10克、黨參5克煎水服用,有清肺降火,祛痰止咳,消暑下濕功效。杏仁6克、桑白皮15克、生薑3克、大棗5枚、粳米150克熬粥食用,有宣肺止咳,祛濕平喘,潤肺消熱作用。

食用潤肺清熱的蔬果,如雪梨、枇杷、白果、刀豆子、冬瓜、蘿蔔等也有幫助。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星雲大師的養生之道

星雲大師今年已經91歲高齡了,可很多人並不知道,他在...

餐桌上4種最不起眼的長壽菜

山珍海味雖然可口,卻不一定健康。如今人們吃東西,營...

養肝護眼的六個方法

肝臟是人體不能缺少的重要器官,因為肝臟不但掌管著造...

禪與心理健康

有禪的大智慧,就能心靈健康無煩惱,保持良好的心態,...

五種排毒食物

環境污染、電腦輻射、不良飲食習慣等都有可能導致人體...

醫學博士為什麼要素食

一個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還是聰明之人呢...

素食能降低患白內障風險

英國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肉食者有白內障的風險比素食...

胃病患者飲食上要注意的11條原則

胃病患者飲食治療是關鍵,應該注意少吃油炸,腌製,生...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佛說十善業道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娑竭羅龍宮,與八千大比丘眾、三萬...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佛教是如何看待風水的

據近代學者考證,歷史上對風水最早下定義的是晉代的郭...

矜哀三界,出興於世

下兜率而降神,住世八十其年,令九界眾生,徹見本來真...

《觀無量壽佛經》第五觀:寶池觀

【經文】 次當想水。欲想水者,極樂國土,有八池水。一...

三伏天到了,我們該如何養生

從小暑到立秋,人稱伏夏,即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最高、...

中國僧服知多少

剃除鬚髮,身著染衣是佛教僧侶最顯著的標誌 剃除鬚髮...

親人是「冤家」還是「眷屬」

小的時候在老家,我們那裡有個順口溜:土地是枷鎖,兒...

【推薦】賺錢與修行--對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會認為:我沒有時間修行。因為我要去掙錢,等...

生活原本沒有痛苦

法國記錄片《微觀世界》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一隻屎殼...

歡喜恭敬出家人,母狗投胎成為公主

佛經裡有一個故事,在佛法盛行的時候,有一位虔誠的居...

學佛者應從恭敬三寶開始

學佛者當從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對出家師父。為說明此事...

見月律師的克苦精神

明末清初時,有見月律師,傳三昧老人衣缽,繼主千華(...

聖嚴法師《懺悔的意義與功能》

拜懺,事實上就是修福修慧的大功德。 「懺悔」一詞,...

五停心觀對治五種煩惱

五停心觀指不淨觀、慈悲觀、緣起觀、念佛觀、數息觀等...

處處不滿意又很苦惱,如何改變刻薄的分別心

《唯識學》特別強調分別變的重要,因為我們的第六意識...

念佛經常出現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門是屬於有相的。《觀無量壽經》的出現,就是因...

【推薦】古人的修身箴言

教子的金科玉律 父母同負教育子女責任,今我寄旅京華,...

【佛教詞典】兩舌語戒制意

亦名:離間語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單提法:「(波逸提)...

【佛教詞典】光融

(雜語)耀法而弘之也。無量壽經上曰:光融佛法,宣流...

【視頻】《玄奘大師傳》有聲書

《玄奘大師傳》有聲書

【視頻】淨界法師《在家與出家的差別》

淨界法師《在家與出家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