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阿彌陀經》的三大註疏

大安法師  2022/04/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阿彌陀經》的三大註疏

古來註疏,代不乏人,世遠就湮,所存無幾。雲棲和尚著為《疏鈔》,廣大精微。幽溪師伯述《圓中鈔》,高深洪博。蓋如日月中天,有目皆睹,特以文富義繁,邊涯莫測,或致初機淺識,信願難階。故復弗揣庸愚,再述《要解》,不敢與二翁競異,亦不必與二翁強同。譬如側看成峰,橫看成嶺,縱皆不盡廬山真境,要不失為各各親見廬山而已。將釋經文,五重玄義。

這是序文的第二部分,就是考察歷來的註疏這樣的背景。有鑒於《阿彌陀經》的重要性,所以從古迄今,歷代的注經家對《阿彌陀經》的註疏代不乏人,就是每一代都有人——大德在這裡進行這項傳播的工作,但隨著時代的久遠,有很多都淹沒了。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有個特點,很多很好的文獻、典籍,包括文物,一些建築的成就常常是毀於戰亂。我們很多的經典也是世遠就湮,所以所存下的就沒有多少。其中有幾種是對於蕅益大師啟發甚深的,一個是雲棲和尚,雲棲和尚就是蓮池大師,他的寺院是在五雲山的雲棲寺。

那麼古人對一個祖師的尊稱,不直接稱他的名字,稱他所住的地名,就叫雲棲。那麼「和尚」是利生的意思,就是他有道力,能夠使學人哪,能夠開發智慧。一般的,「和尚」是很尊貴的稱呼,不是一般的比丘都能稱和尚的。那麼為什麼蕅益大師稱蓮池大師為和尚呢?確實在蕅益大師一生當中,他跟蓮池大師的那種法上的因緣很深。從他開始不謗佛,受到感動,是從蓮池大師著作下手。然後開悟之後,他請古德法師,古德法師是蓮池大師的弟子,就做阿闍梨,他就在蓮池大師的遺像前受比丘戒,也是在蓮池大師遺像前受菩薩戒的。所以他就恭稱蓮池大師為和尚。

那麼蓮池大師一生,他也是非常自行化他、德業卓著,其中重要的著作有《佛說阿彌陀經疏鈔》,這疏鈔真的是「廣大精微」,蕅益大師這四個字都用得非常到位。如果說蕅益大師著的《要解》更多具有天台的學術背景的話,那麼蓮池大師註解的《疏鈔》就具有華嚴的那種恢宏的氣度。蕅益大師是用天台的五重玄義來註解,那麼蓮池大師是用華嚴的十門開啟來展開的,他都具有不同的特點。所以「廣大」,表明它義理的這種恢宏,「精微」是表達它闡述的精細、微妙。

蓮池大師那個《疏鈔》確實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著述,可以說是淨土宗的「小百科全書」。我原來講《疏鈔》講了兩次都沒有講完,可能就是部頭太大,但願以後有個機緣完整地把它講完一下。廣大精微。

幽溪師伯述《圓中鈔》,幽溪屬於天台山的,天台山幽溪高明寺。稱為師伯呢,是這個幽溪大師又叫傳燈大師,傳燈大師他就是傳天台無盡燈僧,他常常是這樣表述,有時候就稱他叫傳燈大師,就是幽溪大師。他是蕅益大師的師父雪嶺法師的師兄弟,所以就稱他叫師伯。蕅益大師在出家以後也曾經去參學幽溪大師。幽溪大師他對天台教理非常有造詣,對淨土也一往情深。他對於明代的蘇州一位大師寫那個《彌陀略解》,是有個《彌陀略解》,對這個大佑法師又叫蘧庵法師的《彌陀經略解》,用天台的教理,就是圓中之理,來對這個《彌陀略解》進行一個解釋,就叫《圓中鈔》。那麼幽溪大師他從開始弘法,就常常去講述這個《彌陀經略解》,所以以後他就有體會了,講了幾十座了,他就開始做了個疏鈔,這個鈔。還做了一個《生無生論》,《淨土生無生論》。

據記載,幽溪大師陞座講《淨土生無生論》的時候,整個天空都有音樂,天樂鳴空,直到講完之後這個音樂就沒有。那麼,幽溪大師也是求生淨土的,所以做的這個《圓中鈔》也是「高深洪博」,義理高深,境界洪博。這是《阿彌陀經》的三大註疏:蓮池大師的《疏鈔》、幽溪大師的《圓中鈔》以及蕅益大師的《要解》。能夠把這三本註解能夠深入,能夠融會貫通,那麼,對《阿彌陀經》就有一個比較深入全面的了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佛說阿彌陀經》白話譯

序 分 這一部經,是我從佛那裡親自聽到的。當時,釋迦...

勸持《阿彌陀經》

求其文簡義豐,詞約理富,三根普被,九界同遵,下手易...

《阿彌陀經》的三部重要註疏

古往今來《佛說阿彌陀經》有諸多的註疏,這些註解裡面...

宏海法師:彌陀要解

第一講 好,各位,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經》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

復明通諸經者,與諸大乘經意義相通。如《淨名》《法華...

《阿彌陀經》三種註疏的特點

第三個結構段是談《阿彌陀經》三種註疏的特點。 古聖先...

念《阿彌陀經》,等於到極樂世界走了一遍

我們上晚殿主要是念佛,念阿彌陀佛。這樣安排的目的,...

彌陀經中的「行此難事」是否指持佛名號

問: 如何理解彌陀經上說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

【大藏經】【註音版】地藏菩薩本願經

根據弘化社《地藏菩薩本願經》流通本印本校對註音。...

【大藏經】【註音版】雨寶陀羅尼

雨寶陀羅尼...

【大藏經】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卷上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梵網經菩薩戒本

【依東林寺版本】 (舉香讚) 爐香乍熱。法界蒙熏。諸...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

問: 求生淨土的心念是否也屬貪念,請法師慈悲開示。 ...

見佛得忍,再來三界度眾生

又云:譬如嬰兒離母,或墮坑井,或渴乳死。又如弱羽,...

慎獨知於衾影

慎獨知於衾影,這就談慎獨問題。這個就進一步談得細微...

念佛人是否一定要吃素

問: 念佛人一定要吃素,這個觀點是否是由佛陀親口說...

切勿捨淨土而修其它法門

閣下既看《文鈔》,宜依之而行,則決定會得大利益。切...

崔婆往生記

宋代山東東平府梁家僱了一位保姆,叫崔婆,是淄州人。...

念地藏菩薩能不能往生西方

問: 念地藏菩薩能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答: 能。...

假冒佛教僧人四大騙術揭秘

揭秘騙術之一:經濟搭台,宗教唱戲,公司辦寺院騙取錢...

痛苦不在工作而在內心

沒有幾個人覺得工作快樂,更現實的是,大部分人的不快...

念佛就是佛法界現九法界隱

當我們的始覺跟本覺合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原來...

聖嚴法師《知苦、體驗苦、不以為苦》

佛法對苦有相當多的闡述,它將人生分為生、老、病、死...

心中若存這三種念頭,將會招感三惡道的苦報

昔日,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為比丘們開示:世間...

善導大師:水火二河白道喻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為行者說一譬喻,守護信心,以...

在輪迴裡,我們只是一個過於投入的演員

一個年輕的戲子跟著師傅學藝,並到處演出,也參與演了...

塵情淡然心,矢志西方人

清代萬緣法師。俗姓喬,湖州長興人。平日為人愚昧遲鈍...

印光大師對蘇州佛教的貢獻及影響

印光大師(1861~1940)是中國漢傳佛教淨土宗的第十三...

【佛教詞典】三歸對趣分別

子題:龍受三歸、神得三歸五戒、五趣 羯磨疏·諸戒受法...

【佛教詞典】三種習氣

指名言、我執、有支三種。又作三種熏習、三熏習。由現...

【視頻】《地藏經》佛光山唱誦版

《地藏經》佛光山唱誦版

【視頻】慧律法師新加坡淨土梵音開示

慧律法師新加坡淨土梵音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