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幸福人生需要三件大事積累

2016/04/0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幸福人生需要三件大事積累

一個人活在世上,能有多少財富、感情、名利和福壽,都是定數,取決於過去所有生世中積累的福報大小。如果缺少福報,自然沒有幸福。

幸福人生需要三件大事積累:知福、惜福和修福。只知享受的人,是人生的「消費者」,他們不停地消耗福報;而知福、惜福的人,是人生的「管理者」,他們了解怎樣物盡其用;在此基礎上,如果還有修福的智慧,福報將享用不盡。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什麼是福?在概念認知上,可能會見仁見智,觀點不一。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平安、健康、和諧、快樂就是福。對於自己已經擁有的要知足,有感恩心。不是自己的,偏要想得到,這就是折福;即使有一天得到了,也無福享用;福報享用「透支」時,災禍也會接踵而來;整日煩惱重重,貪、嗔、癡熾盛,也會折福。

這些都說明我們沒有享受福報的智慧,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要知福,還要會享福。

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的福氣。有了感恩心,才會懂得珍惜,不隨意揮霍浪費。有句諺語這樣說:「一粒米,百粒汗。」「約束慾望,生活有度就是惜福。一茶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要愛惜財物,愛惜資源。無論在自己的小家還是在社會大家庭裡,都要珍惜那些為了我們的生活和環境更好,而努力付出者的勞動果實。這是一種尊重,也是一種惜福。

其次,我們現在正享受著過去積累的福報,一旦善果耗盡,就會因窮困、障礙而感受痛苦。因此,要善用自己的福報,造福自己、他人、社會,乃至世界。自己擁有的一切都可以用來利益他人,為他人排憂解難。善用自己的財富、物質、能力、知識、智慧等,積德行善,是明智之舉。並且,我們的幫助和奉獻不同於施捨,因為世界需要的不是施捨,而是尊重和互助。

世間聖人具有五德: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有德行的人會做有德行的事,也必定受人尊敬,得到眾人的幫助和維護。俗話說:「相由心生。」一個人性情善良,溫婉和氣,就會讓人看著順眼,喜歡接近。多行善事,必然多福多壽、美麗、幸運。

今生福澤都是由自己前生積累的善業感召而來,不是從天而降的偶然,而是自己一點一滴修來的。如果前世沒有積累足夠福德,今生的一切就不容易順利,運氣也相對不好,無論怎樣努力都難以成功,好事總是擦身而過。成功的人生不僅依靠精進努力,還需要積累福報。如果福報具足,即使不是特別勤奮,所想所願也會容易成就。

同時,隨著福德的增長,智慧也會自然打開。 有福無慧,福報享盡時會感受貧窮;有慧無福,連積累資糧的機會都缺少,無從修福。只有福慧兼備,才會懂得知福、惜福和修福,也就是依靠智慧積累福德,令福報享之不盡。

最後,我們的珍寶人身也是難能可貴的福報,所以更要珍惜眼前這一生,修好世間和出世間的福。世間福報短暫而有限,出世間的福報才長久又無限。無論今生或來世,只要福報具足,生活都會幸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人生的幸福與快樂》

人生的幸福和快樂是怎麼產生的?人生究竟是什麼?許多...

生存沒有絕境,只看你肯不肯

大海邊,一家漁民陷入了絕境之中。嚴冬來了,海風掀翻...

國王的白髮

一群比丘在孤獨園圍坐著,討論佛陀為何能捨棄世間人人...

佛陀一生給世人的二十條忠告

佛陀在正覺以後,想起救渡眾生的大事因緣,心自思惟道...

【推薦】這樣的考驗荒誕且不道德

丹麥著名醫學家、諾貝爾得主芬森晚年想培養一個接班人...

受持少法就能獲得很多福德的修持法門

昔時,佛在海龍王宮,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及眾多大菩...

生為一個人,先求認命再求開創

佛法對生命的觀察,是一種無量生命的觀念。我們在經典...

取之不盡的二枚金幣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法之時,常隨弟子有千二百...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

(楞嚴經共10卷)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室羅筏城祇桓精舍...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樹立素食的正知見

問: 請益法師一個問題,世間有這樣的觀點,認為維生素...

福祿沒有了,吃的東西也沒味道了

你看有什麼得不得呢?見了性的人,具足大智慧,大辯才...

凡夫應常繫心觀二十事

佛陀要我們這樣的凡夫常當繫心觀身,觀二十事,它們是...

化解和對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負面心理,通常所說的生氣、憎...

五種滋養護腎的黑色食物

雖說大家嚮往皮膚越白越好,但營養學家卻推薦,吃的食...

惡口嘲笑別人的果報

佛陀在世時有位達格羅比丘,他平時住在尸陀林,以死人...

云何念父母恩

【原文】 云何念父母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十月三年...

求福求慧求生淨土,念佛念法念侶僧伽

圓瑛大師是中國近代非常卓越的一位宗教領袖,值得我們...

五種不淨的說法

我們很多同修都喜歡給人講說佛法,宣傳佛法,介紹佛法...

供僧功德殊勝,能長養一切善法功德

《盂蘭盆經》 云:若能以飯食、臥具、 醫藥,供養十方...

念佛方法持名為最

為什麼講四種念佛方法持名為最 持名、觀像、觀想、實相...

聖嚴法師《讓生活重新上軌道》

散漫可以分為頭腦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頭腦的散漫就...

臨產助念可護佑產婦母子平安

女人難產是有原因的。要麼是跟這個所生的兒女有怨,所...

通過茶去領悟禪的義理

禪和茶在佛教當中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喝茶講禪,茶道又...

僧人的晚餐為何稱為「藥石」

飲食,是生物維繫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塵勞奔忙...

修行不計過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從字面意思來看是說,人都有佛性...

【佛教詞典】了悟

(術語)釋家以明心見性為了悟。傳法正宗記偈曰:泡幻...

【佛教詞典】常行三昧

天台宗所立四種三昧之一。又作般舟三昧。即依般舟三昧...

【視頻】大安法師《如何放下情執》

大安法師《如何放下情執》

【視頻】宏海法師《往生論》

宏海法師《往生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