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僧人的晚餐為何稱為「藥石」

2018/02/26  大字體  護眼色

僧人的晚餐為何稱為「藥石」

飲食,是生物維繫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塵勞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標便是求得衣食溫飽,如果能吃飽穿暖後,最好還能吃得好,穿出地位;對出家僧人而言,要能專心辦道,首先也是必須安頓色身,但佛陀教導比丘將食物視為「藥」,只是以食物治療饑病,滋養色身,長養慧命,不可恣意貪食。

佛制僧人日中一食、過午不食,中唐以前中國僧人皆嚴格持午,漸漸地,也如同乞食一般,經過時空的演變、適應而被放棄了。因為中國地理的南北幅員廣闊,加上僧人的自耕自食,勞動量大,僧人終於放棄傳統的佛制,寺院正式提供晚餐,稱「藥石」,藥石皆吃粥,也稱「晚粥」。

而禪堂禪七期間,整日皆有活動,打坐、跑香交替用功,體力耗損甚鉅,所以一日用餐達四、五次,除早粥、午飯外,下午吃午粥(點心粥),晚上八點還吃一餐,也是吃粥或饅頭,稱為「放參」。

另外,還有出外求法的行腳僧,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因緣下,吃飯時間和食物沒有保障,不受過午不食的限制,可以說什麼時候得到食物,就什麼時候吃,不過,當他們到禪堂掛單時,就必須隨眾,百丈清規附旦過堂規中,就針對雲水僧這麼規定:「一近午到,午飯隨眾;近晚到,晚粥隨眾;時過始到,補吃;晚到一宿,次日午飯即行。」

中國僧人既不能嚴持過午不食戒,須用何種心態用藥石呢?明朝蓮池大師所著的《沙彌律儀要略》提到「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說明了僧人用藥石時須心存警惕,具足慚愧和慈悲。

附:五觀堂之食存五觀

在佛門中,學道者吃飯時,要觀想: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面對供養,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並思量粒米維艱,來處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藉著受食來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養嗎?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謹防心念,遠離過失,對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貪念,中味的不起癡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將所受的食物,當作療養身心飢渴的良藥。

為成道業,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飢餓,體衰多病,難成道業;但是如果貪多,也容易產生各種疾病。所以必須飲食適量才能資身修道。

吃一頓飯要把它與佛法結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鋼鐵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難以消化。因此,佛門中過堂有一語:「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人不可貌相,有很多和尚是異相

人家說聰明不過衲子,衲子,就是指出家人說的。你不要...

在家居士不想過世俗的生活,該怎麼辦

問: 師父您好!我是一個在家居士,快三十了,沒有結...

【推薦】漫談佛教的齋飯

一般人每日塵勞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標便是求得衣食溫飽...

學佛者應從恭敬三寶開始

學佛者當從恭敬之中求,尤其是對出家師父。為說明此事...

東林寺出家需具備什麼資格條件

問: 來自南洋的弟子,可否到東林寺出家?出家需具備什...

賢書法師出家前寫給兒子的信

劉二子: 你好! 你媽媽帶來你的消息,說你讀書讀的很...

弘一大師禪修的故事

1942年的10月13日,農曆九月初四,一代高僧,南山律宗...

出家者要遠離愛慾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著種種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大藏經】梵網經

梵網經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窮於玄原之境...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佛說雨寶陀羅尼經...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舍...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趙朴初老居士《佛教常識答問》

第一章 佛陀和佛教的創立 1. 問: 什麼是佛教? 答:...

天台八教丨五時八教的名稱由來

說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個名詞應該就是五時八教,...

淨宗九祖-蕅益大師

1.生平 蕅益大師(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號西有,別...

業力

社會上,由於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的經營運作,因此...

人身難得,存在著尊貴與痛苦

在我們這個肉體,現在當前的肉體是隨緣的,大家知道它...

高僧與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事蹟

觀音菩薩的名字,在許多的大乘經中,都有說到。例如《...

【推薦】把苦惱的根源找出來

【所言俗務糾纏,無法擺脫者,正當糾纏時,但能不隨所...

人生的快樂是跟因緣借來的

我們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較利根,知一切法,當體全空...

證嚴法師說故事《佛陀和他的弟子們》

目犍連救母 有一次,目犍連尊者在七月間結夏安居打坐...

在《六祖壇經》中參悟人生三重境界

說到《六祖壇經》大家都很熟悉,有敦煌本、惠昕本、曹...

樂觀是可以傳染的

有這樣一位女士,她已經六十多歲了。在農村應該是滿臉...

如何面對人生毀譽得失而不動心

我們每天打開報章、雜誌,可見輿論紛紜,人生百態,大...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有時候,我們考慮問題只是考慮自己。曾經有這樣的故事...

禪宗與牛的因緣

在佛教中,牛是十分高貴的動物,具足威儀與德行。《勝...

大安法師:如何不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

問: 怎樣才能做到時時快樂,天天快樂?我很在乎別人...

修福跟沒有修福的天壤之別

求生極樂世界,這個可不得了,那是成聖的一念之間,這...

【佛教詞典】佛祖統紀

凡五十四卷。南宋志磐著。略稱統紀。收於大正藏第四十...

【佛教詞典】五種不還

又作五種阿那含、五不還果、五種般。不還,梵語 anāg...

【視頻】惠空法師《佈施後又後悔,會得何果報》

惠空法師《佈施後又後悔,會得何果報》

【視頻】深信因果 安然承受

深信因果 安然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