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僧人的晚餐為何稱為「藥石」

2018/02/26  大字體  護眼色

僧人的晚餐為何稱為「藥石」

飲食,是生物維繫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塵勞奔忙,最低限度的目標便是求得衣食溫飽,如果能吃飽穿暖後,最好還能吃得好,穿出地位;對出家僧人而言,要能專心辦道,首先也是必須安頓色身,但佛陀教導比丘將食物視為「藥」,只是以食物治療饑病,滋養色身,長養慧命,不可恣意貪食。

佛制僧人日中一食、過午不食,中唐以前中國僧人皆嚴格持午,漸漸地,也如同乞食一般,經過時空的演變、適應而被放棄了。因為中國地理的南北幅員廣闊,加上僧人的自耕自食,勞動量大,僧人終於放棄傳統的佛制,寺院正式提供晚餐,稱「藥石」,藥石皆吃粥,也稱「晚粥」。

而禪堂禪七期間,整日皆有活動,打坐、跑香交替用功,體力耗損甚鉅,所以一日用餐達四、五次,除早粥、午飯外,下午吃午粥(點心粥),晚上八點還吃一餐,也是吃粥或饅頭,稱為「放參」。

另外,還有出外求法的行腳僧,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因緣下,吃飯時間和食物沒有保障,不受過午不食的限制,可以說什麼時候得到食物,就什麼時候吃,不過,當他們到禪堂掛單時,就必須隨眾,百丈清規附旦過堂規中,就針對雲水僧這麼規定:「一近午到,午飯隨眾;近晚到,晚粥隨眾;時過始到,補吃;晚到一宿,次日午飯即行。」

中國僧人既不能嚴持過午不食戒,須用何種心態用藥石呢?明朝蓮池大師所著的《沙彌律儀要略》提到「必也知違佛制,生大慚愧,念餓鬼苦,常行悲濟,不多食、不美食、不安意食」,說明了僧人用藥石時須心存警惕,具足慚愧和慈悲。

附:五觀堂之食存五觀

在佛門中,學道者吃飯時,要觀想: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面對供養,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並思量粒米維艱,來處不易。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藉著受食來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養嗎?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謹防心念,遠離過失,對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貪念,中味的不起癡心,下等的不起瞋心。

正事良藥,為療形枯:將所受的食物,當作療養身心飢渴的良藥。

為成道業,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飢餓,體衰多病,難成道業;但是如果貪多,也容易產生各種疾病。所以必須飲食適量才能資身修道。

吃一頓飯要把它與佛法結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鋼鐵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難以消化。因此,佛門中過堂有一語:「五觀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難消」。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佛教知識文章列表

《八敬法》是佛法中很特別的地方

前幾天,有幾位女眾想出家,我說你要想出家就得把《八...

為官無功便有過,為僧無德便有罪

清朝才子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古時有一官...

出家人必須能節儉,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雪竇寺寺訓:儉勤誠公 今夜召集諸位職事茶話,特拈四字...

二時臨齋儀中的「三德六味」是何含義

佛教徒都知道,出家人在早、中飯前都要唱念二時臨齋儀...

修行不必罣礙衣食 真修自有龍天護持

《佛藏經》上說,出了家的人,應該一心用功辦道,隨順...

學佛人不必不食油鹽

不必不食油鹽 不食油鹽,固不必也。佛制無此一說,外道...

身雖不出家,但心要出家

出家裡面還有四種形態,一般我們會講:出家出家,就是...

不被自己的嘴所擺布

從馬路邊的野攤串串香飄,到高級酒店的山珍海味包抄;...

地藏菩薩名號的含義

地藏:梵語ksitigarbha,譯為地藏。地即土地,具有七...

寺院安居自恣儀軌

註:本文僅限出家人看 安居的首日,稱為結夏,在安居之...

居士入寺規矩禮儀

佛陀教誡四眾弟子,形儀必須莊嚴整肅,內檢其心,外束...

「十方佛」是哪十尊佛

十方,梵語 dasa disah,巴利語 dasa disā。為四方、...

煩惱不懂得擺平,有誰能保佑你呢

沒有正知正見,你會去求神、擲杯筊、燒香,燒很多的冥...

廣發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處呢?在我們心中,佛即...

【推薦】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

汝已七十多歲,不久就要死了。現在就要把一切事,通安...

放下我執,精進努力

在現實的日常生活中,各種的糾纏是煩惱的主要來源。尤...

以身作橋結善緣

《大智度論》談到,釋迦牟尼佛因地用種種身份來跟眾生...

聖嚴法師《無我無相,功德無量》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前面已經做了一些說明,進一步談...

懺悔達到這個境界才是真懺悔

懺罪。我們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這樣的認識,因為佛的...

阿育王的百億千金供養布施

佛滅度後,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國王。有...

傾聽生命的吶喊

一頭牛的死亡 四五個穿長筒膠鞋的屠夫把一頭牛拖進了屠...

宣化上人:心誠則靈的大悲咒

誦念《大悲咒》的人,在今生所有的希望,一切的要求,...

【佛教詞典】半天婆羅門

為雙身毗沙門之片身。雙身毗沙門,通常為毗沙門天(多...

【佛教詞典】兜羅貯蓐戒緣起

亦名:貯綿褥戒緣起 含注戒本·九十單提法:「佛在舍衛...

【視頻】夢參老和尚《入火不焚,如水不淹的故事》

夢參老和尚《入火不焚,如水不淹的故事》

【視頻】南無彌勒佛(奕睆居士)

南無彌勒佛(奕睆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