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看開生死,沒你想得那麼難

2019/03/28  大字體  護眼色

看開生死,沒你想得那麼難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來時歡喜去時悲,合眼朦朧又是誰?(清·順治)

這首偈語,出自清朝順治皇帝的〈讚僧詩〉。他說得很對,我們哪一個人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是誰?

人的身體由四大五蘊因緣和合而成,一旦離散,就變成另外一個人了。在五趣六道裡流轉,隔個趣道就迷失了自己,胚胎裡知道什麼?等父母生下我以後,我又是誰呢?我們都是生而歡喜死而悲傷的人,但是什麼是真正的悲?什麼是真正的喜?

有一位禪師到施主家托缽,恰巧這家主人生了兒子,恭喜道賀聲盈耳不絕,一片喜氣洋洋。禪師卻在門口放聲大哭,主人很奇怪地問:我家剛剛添了兒孫,大家都替我歡喜高興,禪師為什麼反而哀哭呢?禪師回答說:我不是哭別的,是哭你家又多一個死人。

生從死來,不生就可以不死,有生才有死。杜甫曾做詩,說:「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來的人對於生死長短除感慨繫之外,也有人因此打趣說:我年七十不為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間過去了,算來算去只有二十五年,二十五年又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現代人可以活到一百二十歲,但在無限的宇宙時空裡,一百二十歲也是一剎即過,更何況一般人並非個個有百歲高壽,很多人黑夜裡合眼朦朧時,一口氣上不來,就一命嗚呼了!

生之喜,死之悲,是人之常情,但是一個有智能的人,不會任寶貴人生倏忽蹉跎,不會任自己醉生夢死。因此,我們對迷悟要警惕,對生死要豁達!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聖嚴法師《生與死的尊嚴》

如果知道生與死是必然的過程,那麼,生命的本身就是尊...

在愛慾的執著中,不斷辛苦追逐無有厭足

過去,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阿難尊...

時間無常,無論多麼奢華美麗將成過去

法眼文益禪師(五代): 擁毳對芳叢,由來迥不同, 發...

諦觀無常契真心

有一天,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之時,向比丘們...

為什麼我會有這樣的父親

問: 為什麼我爸爸總是夜不歸宿,謊話連篇?這到底是什...

佛為父親擔棺

古印度捨夷國(迦毗羅衛國)國王,也就是佛陀的生父淨...

忍一切的勞苦,也要忍一切的辱

上午,慈航堂某法師等師徒六,七人,上山參拜老和尚,...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來的

如勞目睛,則有狂華。 講出一個譬喻說,為什麼有些人在...

父母最常見的十個錯誤觀念

1、過度照顧: 現在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照顧的無微...

學佛人是以後比現在好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有很多戒律,好像很不自由,生活又...

佛經中對於獲得財富的方法

每個人都希望擁有財富,但要掌握獲得財富的正確方法,...

不打妄想?那菩薩怎麼發菩提心呢

我問大家,菩薩打不打妄想?不打妄想?那菩薩怎麼發菩...

你所聽聞的佛法沒有一句是白費的

《賢愚經》中講到佛在世之時,有一個大富長者,叫須達...

怎麼才能六根互用,把自性光明顯現出來

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

寬運法師:佛教的愛情觀

近日有網友給我留言說,因遭受感情波折而情緒低落,希...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

為什麼讀《地藏經》之前,要先讀覺林菩薩偈頌?一切境...

聖嚴法師《運用所緣 精進奉獻》

很多人見了面都會說:因為我們有緣,所以在一起工作;...

佛陀開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雜阿含卷四九一經》,是佛陀教導在家人...

【推薦】本煥老和尚最後的開示與4個心願

2012年4月3日是本煥長老圓寂的第二天,本煥長老的衣缽...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佛陀開悟之後,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

改掉貢高我慢的習氣

我們要隨時觀照自己,檢視是否有貢高、我慢的習氣,如...

沒有掙扎就沒有進步

有一天,彈簧衝著壓力大聲叫道:人們喜歡的是我,又不...

【佛教詞典】千佛

(術語)謂過現未三劫各有一千佛出世也。單言千佛者,...

【佛教詞典】盡未來際

(術語)為示法之永,假說未來際也,如過去無極際,未...

【視頻】金剛薩埵心咒

金剛薩埵心咒

【視頻】慧律法師《對不起你的人是在成就你》

慧律法師《對不起你的人是在成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