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每個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啟示

2013/02/11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每個遇到的人都是你的啟示

愛與你相遇的每個人。每一個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啟示。你給予他們,同時你也被給予――給他人或自己給予。這是個並不神秘的秘密,但必須再次由我提出,再次讓你得到和明確:每一個相遇的人都是你的啟示,如果你能帶著反思自己的覺知。

生命並非是個耗能過程,它只是個能量的轉化過程。從來就沒有真正的損失,所有的損失只不過是一種轉化。能量是守恆的,在精神領域也同樣守恆。生活沒有真正的減法,你想真正失去是不可能的。一些東西你不要也得要,人類的奇怪正是於:他總是覺得,想要的沒有,不想要的卻來……事實上,這是沒有覺知的結果,因為他總是在看到一面。如果他能看到整體存在,那麼,他就會覺得存在從沒有丟失,存在只在轉跳。人類那一點點智慧正是應該用來找尋並融合另一面的。

如果你帶著足夠的覺知,與人相遇,你就有返照的能力。你給予別人的同時,你一直在給予自己。在那個自我覺知的情況下,你是別人的鏡子,事實上,任何人也都是你的鏡子。如果你有覺知,任何與你相遇的人都是一種鏡子,你從那裡面一定能夠望見某種開啟,神的開啟。如果你有覺知,你就能獲得兩種信息的反饋:客體實相給予的信息;還有你自己在那面鏡子裡的虛像的神啟信息。如果你有那種覺知,你一定會相信,與你相遇的每個人都是你的啟示。而且你還會發現,你得到總是多與你給人的,所以有了那麼覺知與對啟示的攝取,你的感恩之心是自然的顯現。

你無法遇到感恩,所以你就必須得來計算。你要計算你愛了多少,恨了多少;得了多少,少了多少……頭腦必須看到實物及其數量,否則它會不安。煩惱不是人遇到的,恰是人創造的。

每個到你面前的人都是一面鏡子,你在看到鏡子的同時也必須看到鏡中的你自己。常常是當一面特別的鏡子來到人家的面前時,他們只在看鏡子而不知在看鏡子中的自己。――這正是你無法在與你相遇的每個人身上看到啟示的原因。一面玻璃之鏡送到你面前你很容易用它來照見自己,但為什麼一個「人」――一面特殊的鏡子至你面前時你卻只見鏡子而不見鏡象呢?因此照鏡子也是需要修煉的。――人一生在把自己打磨成鏡的同時,也練就了一種能把別人視為鏡子的功能。神啟正是周圍的牆上看到自己的鏡像。修煉的另一個秘密就是能把所有的牆變成你眼中的鏡子,同時你自己也變成了鏡子。如果你沒有達到這樣的能力,那麼你將很少獲得神的啟示。你也就無法得知:與你相遇的每個人都是你的啟示。

所有與你相遇的人都帶著一定的財富與你相遇。沒有一個純粹的乞丐是來向你純粹乞討的。每個人都在給予你什麼,無論他們標明要向你討要什麼――如果你有開悟的能力,你仍會覺得他們在給予你。沒有純粹的乞討,你不想要那個與你相遇的人的信息也是不可能的。

生活中沒有純粹的減法,你拒絕做加法也不可能;反之也成立,你只想做加法也不可能,加法必定伴隨著減法在運算當中發生。同理,在人的生活中,乘法和除法也是一樣的:沒有純粹的乘,也沒有純粹的除――一切相對的運算法則都在同時進行。從存在整體上從存在全局上看一定是這樣,之所以你總在覺得虧本,你在做減法,甚至是除法,那是因為――你總是在看到與你直接相關的利益得失,你的能力有限,你無法看到與你相間隔的間接的東西。煩惱就是常常來自於你只看到問題的一面,評價的失頗正來自於你只看到硬幣的一個面。你無法看全大象,因為你是螞蟻。要想螞蟻看全整頭大象,螞蟻必須爬上大樹。如果你沒有靈性的高度,你如果能看到你的全部。如果你未曾將牆壁變成你眼中的鏡子,如果你無法把他人看成發光的物體――你將無法在周繞看到自己的相,你將無法獲得那種存在的啟示。只有從內心接受自己後,才會真正接納別人,才能感知這個你遇見的人給你的人生啟示。

所以珍惜才會擁有,感恩才會天長地久。珍惜和感恩我們遇見的每一個人吧!因為與你相遇的每個人都是你的啟示。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推薦】佛教文庫APP客戶端

可以觀看佛教文章和佛學視頻講座

這三種人可以讓你人生少走彎路

按照佛法來講,高人即是有智慧的人,他有廣闊的視野,...

居心可以質鬼神,作事決不昧天理

平時侃侃鑿鑿,與人說因果報應,生死輪迴,並念佛了生...

星雲大師《不當之友》

在社會上,每一個人都需要朋友,朋友當中有好朋友有壞...

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一進大學,蔚兒就覺得和同宿舍的梅梅很有眼緣,就主動...

別人與你談論是非,該如何對待

某某師到客堂來,常常一坐就開始論人眾是非,且往往耗...

對別人產生反感厭惡,是我們過去的惡業所感召

外在的境界都是我們內心的一種折射。佛教中說,依報隨...

如何對待「看不順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離開群體而單獨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

施恩於人不可求

虛雲老和尚一輩子,重興了大叢林,包括雞足山,南華寺...

【大藏經】佛說佛名經

佛說佛名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捨婆提城祇樹給...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阿彌陀經

(印光大師校印版本)...

【大藏經】菩薩行五十緣身經

佛在羅閱祇耆闍崛山中,時與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大藏經】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時稱...

念佛法門的殊勝

念佛法門是非常的殊勝,因為我們這些眾生對參禪、學密...

單持佛號力量小,需要兼持咒語嗎

問: 有一種說法認為,單持佛號力量小,兼持咒語力量大...

道證法師:結婚真的很快樂嗎

結婚很快樂嗎? 我曾經看過一位子宮頸癌的病人,她最...

如來有無量三昧,可這與我們何干

阿難被摩登伽女弄住了,後來佛問阿難:當初你為何出家...

念佛有四種

念佛有四種。一實相念佛。依實相理。念法身佛。法身清...

聖嚴法師《內在的自心世界》

世界又可分為幾層次:個人世界,眾生世界,佛世界。個...

研究生與研究死

有一次給成都理工大學的學生講課,我問同學們:研究生...

念佛的八種相應法和三種不相應法

念佛八法 第一、攝心念:把心收攝起來,即所謂:都攝六...

破除滅結,圓破識陰

丑五、圓破識陰超命濁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

別把染緣認為是隨緣

今天和大家講一講,隨緣與染緣。隨緣是菩薩,染緣是凡...

認清生命的意義與自殺的真相

時至今日,社會各種問題不斷的發生,由於很多人對生命...

參禪、悟道、了生脫死

住宗門下的人,要行宗門下的事。你們要曉得:宗門下行...

在家居士能做幽冥界皈依嗎

問: 弟子最近在網上看到,有在家居士做幽冥界皈依,...

如何面對疾病

佛法是積極入世的,對於痛苦的態度是速當遠離。 當年...

放下的氣度:秤錘法師出家的啟示

以前虛雲老和尚講個故事,那是明朝雲南的事情。 有一...

走遍天下尋知己,未識這個是知音

比丘可不是個簡單的稱呼,這修行人,要久住叢林,親近...

【佛教詞典】口所生

【口所生】 p0227 瑜伽八十四卷五頁云:口所生者:從說...

【佛教詞典】二種菩薩身

乃指生死肉身與法性生身。(一)生死肉身,三賢位之菩薩...

【視頻】夢參老和尚《煩惱時,讀誦大乘經典》

夢參老和尚《煩惱時,讀誦大乘經典》

【視頻】《如來示教勝軍王經》女聲讀誦

《如來示教勝軍王經》女聲讀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