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居士如何護持正法

明憨法師  2015/07/22  大字體  護眼色

居士如何護持正法

佛教是一個團體

佛教講四眾弟子,也講七眾弟子,範圍是一樣的,只是說法不一樣,分類不一樣,分的粗細不一樣。四眾弟子就是出家的男女二眾和在家的男女二眾,這是我們佛教的一個團體。

佛教就像一輛車,需要大家一起來推動,使這輛車正常運行。出家眾叫住持護法,在家眾叫護持護法。就像佛教這輛車,出家眾來把握方向,拉這輛車,在家眾推這輛車,給這輛車增強動力,這樣佛教這輛車才能正常地運行。

珍惜無上因緣

現在我們這個時期,叫末法時代,末法時代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末班車。我們上班趕上了末班車,末班車也不要緊,只要你上了車,就能到家,就能到單位。如果不是末班車,這班車沒趕上,趕下一班也可以。現在我們就這一班車,這一班車跟前一班車的速度、效果是一樣的。能上車的就上車了,如果沒上了車,那就沒有下一班車了。末法時代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們要珍惜這個因緣。

居士如何護持正法

居士的身份是廣義的,有的居士是單位的領導,有的是教授,有的是各個領域的技術人才。大家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盡其責、盡其力,就是對佛教這輛車最有力的推動。你不能讓這輛車只拉寺院的人和信眾,還要拉更多的人:社會上的人和我們的家人、鄰里、同事、同學、朋友,希望他們減少煩惱、離苦得樂,我們從此岸的苦渡到彼岸的樂,這是菩薩的大乘精神。

四眾弟子要來護持正法,那麼護持正法應該如何來護持呢?要落實在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

首先,提高自身的素質,就是提高自己的適應力,提高幫助別人的胸懷。要把反面的貪、嗔、癡、殺、盜、淫這些負面品質降到最低,正面的才能凸顯。這兩個不能並行。

在農村種過地的人可能都知道,既想讓莊稼豐收,也讓草長得很茂盛,那不現實。你想讓莊稼豐收,就不能讓它長草,莊稼長不起來,地裡就長草。一個人身上貪、嗔、癡、殺、盜、淫增長,還想提高素質為別人服務,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想為別人服務,就一定要把貪、嗔、癡、殺、盜、淫降到最低。所以第一步就要來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技能,轉變自己的心態,提高自己慈悲、博愛的胸懷。

其次,慢慢地普及到自己的家庭,家庭是需要佛教氣息的,要建設佛化家庭。再來普及到自己周圍的單位、鄰里、街道、小區,把周圍的關係處理好。

然後,這幾個方面都能做好了以後,再直接的來護持三寶。你有技術的,可以,你有能力的,可以,你有經濟的,可以,你有社會影響力的,也可以。

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但是要知道,我們護持正法,不能為了護持而護持,護持正法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希望人民安樂、世界和平。我們學佛的目的是為了體證佛道,所以,在師父淨慧老和尚「生活禪」的理念體系中最明顯、最響亮的一句話,也是大家最容易記住的一句話,八個字 「覺悟人生,奉獻人生」。

「覺悟人生」就是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奉獻人生」是不斷和諧自他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要和諧好,怎麼和諧好呢?我就主動來幫助你。「六度」裡面講布施,布施不僅僅是捐錢,布施就是時時刻刻想著主動地幫助別人。

有這樣的發心,居士就能護持正法、荷擔如來家業,護持寺院發展、正法久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善導大師因機施教的故事

一、度化屠戶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婦孺皆知,但多...

未成佛前,要先結人緣

佛能不能度眾生,眾生能不能被度,這其中的關鍵就是看...

是供佛好,還是供菩薩好?

問: 供釋迦牟尼佛好,還是供菩薩好,比如供觀音菩薩...

律航法師:三皈五戒的問答

三皈依的問答 問: 什麼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歸向,...

如何正確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問: 如何正確看待佛菩薩的感應? 答: 所謂的感應,...

拜佛為何要翻掌呢

首先禮佛三拜,第一拜拜下去的時候,兩手反掌,心裡默...

供養鬼神,能給你免災難嗎

如果你捨了佛、法、僧三寶,你能夠再找一個幫助你的、...

佛靈和心靈是兩碼事嗎

我們正式講淨土要義。淨土三要就是信願行,也是往生極...

佛教四大名山與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涼聖地 風光獨秀 五台山,又稱清涼山,為...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問: 請教法師,居士如何如律如法護持三寶? 宏海法師...

坐禪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

坐禪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不斷地放下...

淨界法師:測試自己有沒有出家的因緣

你想到出家的時候,你想到什麼?我們也可以測試一下你...

佛知佛見無他,眾生現前一念心性而已

知佛見無他,眾生現前一念心性而已。現前一念心性,本...

心靈的解放

一、 在你說任何話之前,先問問你自己,是否必要;若...

省庵大師論發願的重要性

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有言: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

濟群法師《皈依三寶的意義》

一、何謂三寶 在皈依三寶前,我們首先要明白什麼是三...

靜坐的功德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人若能靜坐,就算很...

執我與離我

修法從身求者,猶如泥裡淘金,煮黃沙求漿粥,無一法可...

一念佛名,能淨身口意三業

念佛一法,切切不可看輕,乃是最簡單、最圓妙之無上法...

對自己這麼殘忍,恐怕會失去大好機會

以為五逆十惡,臨終迴心,念十聲佛,就可往生,因此可...

舍利弗露宿記

學佛最基本的是要學習互相尊重、彼此和睦,這也是佛陀...

物質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

孟子自范之齊,望見齊王之子,喟然嘆曰:居移氣,養移...

【佛教詞典】伎藝天

又稱伎藝天女。乃化身自大自在天髮際之天女。容顏端正...

【佛教詞典】上座

子題:下座、中座、上座 羯磨疏·諸界結解篇:「上座者...

【視頻】聖嚴法師與觀音菩薩的故事

聖嚴法師與觀音菩薩的故事

【視頻】慧律法師《楞嚴經》道場加行

慧律法師《楞嚴經》道場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