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明辨善知識

衍慈法師  2016/04/29  大字體  護眼色

如何明辨善知識

「善知識」這三個字,聞名為知,見面為識。善是「好」的意思,「惡」的反面。但自古至今,僧團內往往是龍蛇混雜,聖凡交差,所以我們首先要知道認識明辨何謂是善知識。今引用省庵大師所說的八個字,邪、正、真、偽、大、小、偏、圓。

一、邪:有人一世修行,不究自心。心歸納有三:肉團心、妄心、真心。肉團心是物質,不究竟的,妄心指分別心,不實在的,唯有真心是永恆不變的。只要我們妄念不起,不生滅的真心自然顯現,所以說真正修行要在自心作:就是要究自心,所謂返妄歸真是也。

若說修行,而心只會向外求,不明因果,不知緣起,為名為利,縱貪今生的安樂與享受:或求來世的福報。如此修行者,無論修多長時間,都是邪道。

二、正:心既不向外攀緣,不為名聞利養,不貪圖現世五欲,又不求未來的果報,念念返照回光,做自心的工夫,以無上正等正覺的思想為標準。如是發心,方名為正。

三、真:為了上求佛道,勤修戒定慧,下化眾生,發勇猛精進的菩提心;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以大慈大悲普度眾生,為眾生服務,又用無有疲倦的精神。知佛道難行,眾生難度,總不退失菩提心,這個才是真實心。

四、偽:外清而內濁,始勤終退。或外表裝的很清淨,心內充滿貪瞠癡,妄想紛飛執著計較,雖做點善事或修些善法,但都為了出風頭貪圖名聞或為利益出發,非是真心去做。而且虛偽的人,有罪不會去懺,有過不會去改,只作隱瞞,覆藏,這都是內濁。

五、大:心量大,願力大。如地藏菩薩的大願,久住在地獄裡,眾生度盡,方證菩提……觀音菩薩的大慈悲心量,念念為了眾生,以種種神力遍游十方法界;這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無有親疏,冤親平等。只要眾生有感,菩薩就有應。還有普賢菩薩的大行,文殊菩薩的大智。眾多菩薩所發的都是大道心。

六、小:大的相對是小,發小心的人。他們雖一樣有修行,但只是自利不利他,成為自了漢。小乘行者觀三界如牢獄,視生死如冤家,不肯返回娑婆世界度眾生,續佛慧命,這名為小根小器。

七、偏:偏的心就是不圓融:不是執「有」,便是偏「空」。凡夫都是執著有的,事事有比較、計較,連修行都執著,有眾生可度,有佛道可成,功勳不忘,知見不泯,樣樣事都執有相,有法所得。而二乘人執空,住在空理,連救度眾生的志願都無。如是落於空有二邊便是偏。

八、圓:是圓融中道實相,即不偏空不執有以大乘菩薩的廣大心,發虛空般大的願,成虛空般大的果。雖有願可發,佛果可成,但不會執著修與證,即無佛道可成,無眾生可度,佛是我心中的佛,眾生也是心中的眾生,成佛道、度眾生都是由心。一念覺即佛,一念迷即眾生。眾生佛道,皆在我心中。圓滿菩提,歸無所得。

以上八個字,其中四個正、真、大、圓是要採取,要親近的善知識,另外四個字邪、偽、小、偏是善知識的反面,不要去親近,要遠離。所以尋師訪友,首先要明辨,確定是不是我要去依止學習的對像。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衍慈法師文章列表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諸經如是說

親近善知識,遠離惡知識,為成佛妙道,諸經如是說: 世...

衍慈法師:明辨善知識

善知識這三個字,聞名為知,見面為識。善是好的意思,...

依止善知識的利益

修習依止法,能為學人帶來哪些殊勝利益呢?《道次第》...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

我們看佛陀對末法時代的一個預言。下一段。 預記末法:...

學佛得遇善知識是最大的福報

過去有個人,患了下腹的疾病,求醫治療。醫生告訴他:...

得遇善師令我們免受沉淪之苦

過去世尊與眾多弟子都是靠著雙腳,一步一步邁向弘法之...

有一個明心見性的善知識非常重要

有時候我們聽古德說:修行是依法不依人。其實這句話我...

親近善知識很重要

學習佛法,應當向善知識學習。過去有一頭驢子,它的主...

在寺院拜佛應注意以下幾點

1、禮佛不必立於中間,唯須虔敬禮拜即可。當知佛具三...

剖析現代社會造妄語業之現象

在當今人類的貪慾急劇膨脹的時代,為了獲取名利造妄語...

如何才能不受到負能量的熏染

問: 師父,生活在紅塵俗世中的我們,不得不接觸到各...

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不飲?

問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不飲? 答曰:益身...

圓因法師:行善後為何得不到善報

為何有些人行善後不覺得有善報?這可能有下列幾個因素...

律航法師:三皈五戒的問答

三皈依的問答 問: 什麼叫做三皈依? 答: 皈是歸向,...

此識心無體,不能孤立而起

我們現前隨事緣而起的種種分別之心即是識心。此識心無...

克服害怕的5個步驟

一、認識害怕 你最害怕的是什麼?害怕自己的公司會破...

為何有時會有輕生的念頭

問: 我是一名大學生,9歲就皈依佛門,現在念英語本科...

人生世間,險難甚多,淫慾邪見是其大宗

人生世間,險難甚多,淫慾、邪見,是其大宗。汝家道頗...

主導我們生命輪迴就是行蘊

那麼正念真如這一塊,什麼叫做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呢?...

你有佛緣嗎

一、心中有佛是佛緣 佛緣,是心與佛的交流。學佛是對...

做到當下的無慾而為

一個活在頭腦中的人,他的思想是無法停止下來的,因為...

大小乘有什麼區別

問: 請問師父大乘具體有哪些經典,小乘具體有哪些經...

【佛教詞典】憺怕

(雜語)說文,憺安也。謂憺然安樂也。憺亦恬靜也。怕...

【佛教詞典】觀察諸方行經

(經名)四卷,隋闍那崛多譯,為喜王菩薩說觀察諸法行...

【視頻】從大舜行孝說養德

從大舜行孝說養德

【視頻】淨界法師《好喜樂魔入心》

淨界法師《好喜樂魔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