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用八正道來引導你的思想

淨界法師  2015/05/17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用八正道來引導你的思想

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那麼佛教的因緣觀到底是怎麼來的呢?就是說這個生命,我們本來清淨,怎麼會有這麼多的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出來呢?首先他會得到一個知見,這個知見有兩種可能。第一個他的生活的經驗,他可能在生活當中遇到很大的挫折,很大的逆境的考驗,或者他曾經被騙,他就認為人性本惡。那麼他成長過程當中,他得到很多人的資助,他建立的人生觀,他認為人性本善。或者他有幸遇到佛法的啟發,他知道人性本來清淨,那麼他由不同的知見,經過他長時間的這樣子思維消化,會產生一種很大的引導力量,叫作勝解。.

這就是為什麼人會有不同,因為他從他的人生的經驗當中,他得到很多的概念,而這個概念他慢慢累積,形成他一種自我意識,那麼這個自我意識就帶動他的身口意三業,他就會講出不同的話,他會造不同的業,他從事不同的職業等等。那麼這種情況他不是一天兩天,他會數數的熏習,這個精進他的不斷地熏習,點點滴滴的累積,所以你年紀越大,你自我意識,你所成就的思想越堅固。那麼由這個思想會產生一個念頭,你的一個判斷力,那麼最後變成一個很堅固的一種勝解的正定,這個到正定就很難改變了,那麼這個正定又加強了你的思想。

所以這個八正道的公式,當然它主要是講佛法,但是這套公式也適用於所有的眾生,只是如果他是錯誤的,把這個正,第一個正改成邪,其它都一樣。如果你一開始是邪惡的知見,你就會產生邪惡的思維,邪惡的身口意,邪惡的精進,邪惡的念頭,邪惡的禪定,最後又加強你邪惡的思想。所以我們的第一因是很重要的。一個人會犯罪,他內心一定有一個錯誤的思想,他才會犯罪,佛法認為是從思想去推動你的身口意的。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他隨佛出家以後,他前面幾年是依止僧團,但是他後來就自己一個人住茅棚了,那麼他自己在那打坐修行修了六年,功夫都沒有長進,沒有長進他很苦惱,他說我修了六年,我的內心我出家的時候遇到事情是起這個煩惱,現在六年後還是起這個煩惱,一點都沒有長進,他就想要還俗回家了,這個大慈悲的佛陀看到這件事情,佛陀就現出另外一種行腳比丘的樣子,就跑到這個住茅棚的比丘地方說:我是行腳比丘,我可不可以在你這個茅棚跟你借住幾天?

這個住茅棚比丘說:歡迎。佛陀所示現的比丘就跟這個比丘兩個人就住在一起了,每天陪他打坐,陪他一起吃飯等等。有一天這個佛陀所變現的比丘就跟住茅棚比丘說:我今天帶你去一個地方好不好?我們在那打坐,那個環境非常好。這個住茅棚比丘說:好啊。那麼這個佛陀化現的比丘就帶著這個比丘到了一個海邊,然後這個地方很多的石頭,他們兩個就坐在兩個石頭上面對大海打坐。

坐著坐著,在沙灘上出現一個烏龜,烏龜在沙灘裡面慢慢地走動,慢慢地走動,走動的過程當中遇到一個野犴,野犴有點像狐狸,比狐狸還小的一個動物。這個野犴看到這個烏龜就過去吃這個烏龜的肉,這烏龜看到野犴一來,就趕緊把這個六根收回去,就住在它的烏龜殼裡面去了。佛陀變現的比丘就跟另外一個比丘說:你看這個烏龜很不錯,烏龜有護身之鎧,野犴不得其便。他說烏龜為什麼沒有讓野犴吃掉呢?因為它知道把六根這個肉把它收起來。

這個比丘得到這個啟示以後,他就知道他錯了,因為他以前都是空心靜坐。空心靜坐就是什麼都不想,空心靜坐你的煩惱會一時的淡薄,但是你沒有產生一個對治的力量,所以你空心出來以後,你的煩惱原封不動,該怎麼樣還怎麼樣。諸法因緣生,我們今生的思想是很多生很多生的累積,就像流水一樣,如果你沒有做出改變,它就不會改變。就是說你沒有創造一個改變的因緣,你今天就跟昨天一樣,因為你沒有做出改變的因緣,所以我們今天內心當中沒有修習道法的觀照,你今天跟昨天一樣是很正常的,因為你沒有產生一種對治的力量。

這個球它滾過來,你中間沒有另外踢一個方向,它就是這個方向而已。所以這個比丘他做了一件錯事,他以為說坐在那個地方,念念佛,持持咒,然後就大事已辦了,那你沒有去對治妄想,妄想就跟你出家的時候一樣多。所以這個地方就是說,我們必須做出改變,而這個改變的能量它的方法必須從先聖先賢的經典裡面去學習,是這個意思。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為什麼菩薩要歷事煉心

為什麼菩薩要歷事煉心?因為要改造你的想像力。其實布...

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故無論粗細妄念,均須起滅隨無而善護修。 妄念有粗有細...

聖嚴法師:如何做到「境隨心轉」

問: 社會環境意見紛亂,我們常常「心隨境轉」,局勢...

思考方式決定你快樂或煩惱

有時候我想:人為什麼會生氣?其實人生氣的時候往往是...

一個人會造業,一定是先有一個思想

此中說緣起者。如說: 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

站在別人的角度想想

有兩個婦人在聊天,其中一個問道:你兒子還好吧? 別...

善用其心,善待一切

動和靜,昏和散,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的基本形態...

令心明記不忘為性

二別境五者:言念者,於曾習境,令心明記不忘為性,定...

【大藏經】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訶羅譯 如是我...

【大藏經】【註音版】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佛頂首楞嚴咒...

【大藏經】【註音版】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寶廣博樓閣善住秘密陀羅尼...

【大藏經】楞伽阿跋多羅寶經

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序 朝議大夫直龍圖閣權江淮荊淛等路...

勇悍精進無懈怠的常精進菩薩

常精進菩薩,又名常應時菩薩,以修行精進波羅蜜為最勝...

一個人的道德很深,名聲一定就會長久

我們要謙下,實際謙下裡面就包含著理解、包容、同情。...

四種情況成就犯邪淫戒的根本

請我們看具緣成犯。在淫戒有四種情況,是成就犯戒的根...

事與願違時要好好檢討自己的心念

別埋怨自己命運坎坷,先檢討自己負面(黑暗)的心念。...

簡單的禪修方法

許多慢性病,都是由於生活壓力和精神緊張所引起,透過...

淨土三資糧之如何發願

云何作願 世親菩薩在《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往生...

敬老養老是福氣

《論語》有曰:父母在,不遠遊,游必有方。初讀此句,...

一轉念天堂地獄就在眼前

古時候的得道高僧說:竹影掃階塵不動,月穿潭底水無痕...

培植福德的十種方法

一、孝親 百善孝為先,所以孝親為修福第一要務,人間第...

六根的結到底在哪裡

這以下兩段:第一個,委示顛倒處所合所結喻;第二個,...

大安法師:戒殺吃素的問答

問: 生活中有時經常應酬,怎能吃素呢? 大安法師答:...

淨業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攝住

六根中最難攝的是耳根與意根。眼睛能見屋裡的東西,但...

一念的迴光返照,就能夠改變命運

為什麼說,知道常住能夠遠離三惡道,我們舉一個例子來...

惡緣太多,發願捨壽求往生行嗎

問: 頂禮大安恩師,弟子依止您修學淨土己七八年了。...

聖嚴法師《人生的意義》

《心經》幾乎是每個人都知道的,即使不識字的老菩薩們...

善慧菩薩的下生因緣

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時,提播婆底城的燈照王以正法治理國...

【佛教詞典】內心秘密蓮華藏

(術語)中胎八葉也。大疏六曰:凡圖畫法,當先建立內...

【佛教詞典】餓鬼趣三種

【餓鬼趣三種】 p1389 瑜伽四卷十一頁云:又餓鬼趣,略...

【視頻】妙境法師《被潑糞的仙人》

妙境法師《被潑糞的仙人》

【視頻】婚姻與清淨平等

婚姻與清淨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