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中說緣起者。如說: 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
生命的現像是由業力所創造的。那我們就會問:為什麼這個人會去造業呢?是什麼樣的力量去引導他造業的呢?
這個地方就作了說明:「言熏習所生,諸法此從彼」。一個人會造業,一定是先有一個思想,就是這個「言」名言。這個思想若是來自智慧的觀照,那這個思想是善良的思想;這個思想若是來自愚癡的妄想,那這個思想就是邪惡的思想。
也就是說,我們從無始劫來,有很多很多思想的熏習,這個思想的熏習就產生了很多的種子,這叫「言熏習」而產「生」的種子:這個地方是講現行熏種子。這個地方的現行,指的是我們過去的善惡思想。當這個種子變成種子以後,事情沒有結束,「諸法此從彼」。我們先從這個「此」開始解釋起。
這個「此」指的是前面善惡思想的種子,這個種子遇到環境的剌激以後,又會產生一種思想的現行,又「從彼」而引生很多善惡思想法的現行,所以「此從彼」而引生了諸法:這個地方是講種子起現行。我們剛開始的思想,可能是一個比較脆弱的思想。
我們剛開始得到別人的教誡、或者由我們自己私下的分別,而產生一個思想。比如說念佛法門:這個人他是怎麼成就極樂世界的功德莊嚴?因為他創造一個淨土的業。他是怎麼創造淨土的業呢?哦,他剛始要建立對淨土的正確思想,他要思惟:我是業力凡夫,在生死中流轉,無有出離之緣。我知道三界是很可怕的,有很多的煩惱障、業障、報障的障礙,我很想出去;但不幸的是--我一點辦法都沒有。你要相信你自己沒有出離的因緣。
第二個,你相信阿彌陀佛有本願的功德,他決定能夠救拔你,這個時候「一心歸命,通身靠倒」,靠倒在阿彌陀佛的本願功德當中。所以你就是從大乘的經典、或者祖師的開示當中,建立對淨土歸依的思想,然後依止這個思想去念佛。念佛以後,種子起現行,這個時候你會產生一種殊勝的感受:「清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阿彌陀佛無量光、無量壽的功德,進入到你的身口意以後,你的身口意會有變化,你會感到一種功德的相貌出現,這個時候你又產生一個更強烈的思想、更歸依的思想,這個思想又去創造業力。如是的展轉,你就把淨土的功德創造出來。所以世間上所有果報的起源,都是你先有一個思想。
所以在唯識學上說:沒有思想所造的業,這個業是不能產生總報的,叫做無故思所造業,這種業是沒有力量的。所有強大的業力,都要由思想所推動。這就是為什麼在唯識學,它是以名言種子為主導;業種子只是一個……,你造了什麼業,那只是一個助緣而已。你的思想,是你生命的一個主導者。這個地方是「法說」,以後就開始「合法」了。
「異熟與轉識,更互為緣生。」從我們八識的關係來說,根本識的種子跟前七識思想的現行,會產生互相展轉的作用。前七轉識的思想熏習阿賴耶識(有很多的種子),種子遇到環境的剌激,又帶動了思想,思想又去熏習阿賴耶識,這樣子展轉的作用,就「互」相的增上,使有情眾生這生命的水流,開始不斷的流動下去。這個地方是把我們生命產生的因地,作一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