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如瑞法師  2015/05/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 智能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稱讚。  ——法句經忿怒品

佛不是主宰宇宙的神,佛只是告訴我們:一個人要有智慧的鑒別能力,你種成佛的因就成佛;你作惡就墮三惡道。也就是說,你種什麼樣的因,也必定要導致什麼樣的結果;所以四個字就可以說明:自作自受。

佛在鼓勵人們修行的時候,特別提倡,要有反省的力量。一個人要天天來反省自己。在儒家我們也知道,也是要「一日三省吾身」就是一日多次的反省。佛告訴我們,從反省的力量當中,可以讓我們保持正念,行為也能夠住於無瑕疵當中,並且心性賢明不糊塗。如果一個人,他能常常自我反省,他就會保持清醒的頭腦;就會產生智慧的力量,有智慧的力量,戒行就能夠清潔;所以持戒是離不開智慧的,而智慧來自於清醒的頭腦,清醒的頭腦是要從反省力中得到的。

佛在《法句經》裡面就教導我們說:「若人朝朝自反省」。現在我們一起來摸摸自己的頭,來反省一下自己,我是一個學佛者,尤其是我是一個出家人,新的一天就要開始了,我應該怎樣去做好自己的事?如果一個人每天都能夠這樣反省,先為自己這一生確定一下盡未來際的目標,也就是這一輩子的目標,這一年的目標,這一月的目標。今天,我究竟要做什麼都是要很清楚的,所以從早晨起來,就不可以盲目,都要清清楚楚知道我應該做什麼。如果一個人能夠朝朝反省自我,那麼在他的行為上就會「行無瑕疵並賢明」,他戒律就會持得好,他就能夠賢明有智慧,不會糊塗。這樣一來「智慧戒行兼具者,彼人實為智者讚。」這樣的人,就會得到有智慧人的讚歎。

實際上佛首先就會讚歎這樣的人,就是「若人朝朝能自省,行無瑕疵並賢明。智慧戒律兼具者,彼人實為智者讚。」只要是佛給我們說的這些話,我想也是佛希望我們這樣做的。說起來修行,從我們凡夫發心開始一直到成佛,不管是鈍也好利也好,總而言之,要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一定是從反省開始來修的;所以我們常常去明喻佛最高深的理的時候,他更是時時提醒我們,從應該最常見的,也是自己最做不到的開始做。鈍根的人要修行,你就從枝條好好修起,一點一點地進入來成就,就像滴水成河,粒米成籮一樣,由點成線,由線成面。

我們知道身、口、意三業,心是業主的,萬法唯心,所以佛法是心的學問,不妨從心裡面引起這種警覺。既然,佛告訴我們要朝朝的反省,那麼不妨我們去試驗一下,我想,可能你得到的要比我在這裡說的要實惠好多。阿彌陀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瑞法師文章列表

臨終提不起正念,阿彌陀佛能把我救走嗎

問: 我們都說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然後一定要相信阿彌...

臨終的正念絕對不是自然出現的

淨土宗臨終的正念絕對不是自然出現的,也不是佛菩薩賜...

善導大師:臨終往生正念文

知歸子問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

如何讓身口意能夠清淨

迴光返照,就是觀照自己,找自己的缺點,《楞伽經》云...

這三門若不關牢,佛號一定念不好

我們念佛的時候,應放下一切,眼睛觀佛、耳朵聽佛號、...

邪心含魅妄見妄說

我們看第十科,邪心含魅妄見妄說。 這個邪心怎麼說呢?...

臨終的兩種正念

臨終的正念它是有兩種正念: 第一個是聖人的正念、祖師...

如何勸導病人臨終正念不失,得生善趣

第三課 瞻視病人甲三、說法斂念 說法斂念 是關於如何...

【大藏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療痔病經

佛說療痔病經...

【大藏經】佛說食施獲五福報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佛告諸比丘:...

【大藏經】瑜伽菩薩戒本

《瑜伽菩薩戒本》 彌勒菩薩說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我們可以不接納傷害

我們要歡歡喜喜地去面對一切,因為我們的人生就像一條...

如何開示妻子同生極樂世界

蓮池大師在未出家之前,他是示現一個結婚好了之人。他...

【推薦】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豈有不救苦厄之事。觀音菩薩隨機示...

不要惱亂修行者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求聲聞者、求辟支...

修悟兼顧蓮品上上

在通途教理當中,靠自力在這個濁惡的穢土修行,別說一...

聽與聲即如來藏性

我們看第二段,明聽與聲即藏性。 聽,是一個內處;聲,...

惡口的過患

一天,佛陀為大眾開示摩耶夫人的宿世因緣。佛陀說:無...

大安法師:寺院辦超度,是否捐錢多功德就大

問: 有些寺院辦超度大法會,分內堂外堂,裡面收費千...

善擇住處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告訴比丘們:在大...

在生活和職場中要做到口和無諍

生活和職場裡難免有不少紛爭,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印光大師初出家的風波

印光法師來到南五台山出家不滿三個月,大哥就找來,一...

修淨土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問: 修淨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嚴咒》與《往生咒》? ...

在世間上要完成四個緣

通過跟三寶學,你就是世間的楷模,就是菩薩。攝律儀戒...

【佛學漫畫】藥王孫思邈

他被尊為藥王,把慈悲心發揮到了極致...

棒喝透出華嚴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時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長老都請...

向閻羅王獻財

佛陀曾對弟子說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無道的國王...

【佛教詞典】第一義智

指究極絕對之智慧。即於「金剛喻定」斷盡一切煩惱之究...

【佛教詞典】拖泥帶水

(雜語)又曰和泥合水。禪門斥口頭禪之詞。碧岩二則垂...

【視頻】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淨界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導讀》

【視頻】放狗救命的徽商

放狗救命的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