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各種境界中修福種福

2011/08/19  大字體  護眼色

在順境中應怎麼辦?

我們遇到順境,應當這麼想:‘我家現在很富足,這一定是過去世布施得來的善果,今生我更慷慨施捨,救人危急,幫助眾生。’

‘我的身體現在很健康,沒有病痛,這一定是慈悲心所導致的善果。今生我更應不殺害動物,愛護眾生。’

及時行善好比趁燈火未滅時趕緊添油,以免燈火滅了,連油都找不到,添油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在順境中正好行善積德!

遇到逆境應如何?

遇到逆境,我們要自己想一想:‘我現在的困難災禍都是過去世的惡業所造成的。如果我能逆來順受,隨遇而安,那麼豈不是就可以消掉罪業了嗎?

不只如此,當我窮困時,我常願天下人人富足。當我多病時,我願天下人人健康。當我遇到爭鬥時,我願天下人人和睦相處。我頭腦不好,但願普天之下人人具有智慧。當我五官不全,我願天下眾生長相莊嚴。......’

遇到任何苦難,我們就發願來世能救度這類苦難的眾生。那豈不是‘煩惱即智慧’嗎?(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這本書的下卷還提供,化逆境為助境的方法:

1、念身不求無病,身無病則貪慾易生,是故聖人設化,以病苦為良藥。

2、處世不求無難,世無難則驕奢必起,是故聖人設化,以患難為消遙。

3、究心不求無障,心無障所學臘等,是故聖人設化,以遮障為解脫。

4、立行不求無魔,行無魔則誓不堅,是故聖人設化,以群魔為法侶。

5、謀事不求易成,易成則志存輕慢,是故聖人設化,以留難為成就。

6、交情不求益吾,交益吾者虧損道義,是故聖人設化,以淡交為資糧。

7、於人不求順適,人順適則心必自矜,是故聖人設化,以逆人為園林。

8、施德不求望報,德望報則意有所圖,是故聖人設化,以布德為棄屣。

9、見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則癡心亦動,是故聖人設化,以疏利為富貴。

10、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則怨恨滋生,是故聖人設化,以屈抑為行門。

看見他人造惡,我能種福嗎?

當他人想做惡事而還沒開始做的時候,我們可以勸導他不要做或者加以阻止,我們就有福了。

萬一他已經正在做惡事,我們就憂愁不樂,心中常憐愍做惡的眾生,我們也有福了。

當他的惡事已經完成,而別人還不曉得,或者惡名還未傳播出去時,我們盡力設法加以隱蔽,而且不去談論它,我們就有福了。

當大家都已經知道他做的 惡事,或者他的惡名已經遠播了,我們就引以為戒,用他的例子來告誡朋友或晚輩。我們豈不也有福了。

看見別人行善,我能受福嗎?

別人做善事,我們也可以種福。例如:

在他還沒有做善以前,我們勉勵他做,這叫做以勉勵來生福。

在他正在做善事的時候,我們則幫助他做,替他歡喜,這叫做以隨喜來生福。

當他的善事已經做完成了,我們就讚美他的功德和長處,使別人能夠傚法他,這叫做以讚歎來生福。假如我們能這麼做,則天上天下,古往今來的善事,都可以給我們造福,這豈不是很妙嗎?

廣積陰德

積累陰德要積得深廣,才能受用,才有力量轉變命運。不積陰德,我們就會隨著過去世所造的業力流轉,這就是被命運限制住了。廣積陰德最好,因偽遺留書本給兒孫,兒孫未必能讀。留財富給子孫,常反而害了他們,使他們好吃懶做。

我們必須深深體會到:我們人生總難免一死。一旦大限到來,一切東西都無法保留住。縱使自己的身體,仍然會捨棄,何況那些身外之物呢?一個人死了以後什麼東西都不帶走,而只有帶走自己今生所做的善惡業,隨著這善惡業去投胎受生(參見孛經抄)。所以古人說:

‘一日無常到,方知夢里人,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不要以為財富是你所擁有的。財物是‘五家’所共有的。那五家呢?盜賊、水災(天災)、火災(人禍)、官府、敗家子。告訴你,如果你沒有廣積陰德,當心這五家 隨時都可發生在你身上。你何不趁早利用這會朽壞的財物來做永恆的功德呢?財物太多別人看了會眼紅嫉妒,肖小之徒知道了可能會做出對你不利的事情。可是陰德 和智慧沒人搶得走,最保險。而且陰德和智慧對於你的子孫和來世幫助太大了。不然,易經上怎麼斬釘截鐵地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為什麼一般人大都‘富不過三代’,而范仲淹的家族竟能興盛了八百年而不衰呢?因為一般人大都不懂得行善,而且無時無刻不在造惡念惡業,所以容易出敗家子。一 出了敗家子,你再多的財富也完了。可是范仲淹不同,他積得陰德太多了。他當宰相,可是他死後,他家人卻居然沒有錢買棺材。因為他平時把所有的錢財都拿去救 助貧困了。假如你也好像范仲淹先生這麼做,你的子孫也一定會發達的!

行善貴在及時努力。我們大家現在就開始積陰德吧!否則恐怕會太遲了。因為生命無常,我們並不知道死神何時會來臨,所以應該趁早修善積福。

‘心田種德急修持,生死無常不可期。窗外日光彈指過,為人能有幾多時?’—宋士元

‘一年又一年,漸漸改容顏。始作兒童戲,看看白髮全。莫造來生孽,回頭種福田。休待無常到,修行早向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勤能補拙,天道酬勤

眾所周知的傷仲永,通過講述一個五歲便可指物作詩,天...

修悟的六原則

凡利根、信心勇猛的人,修行肯做工夫,事障易除,理障...

上班族修行受用的方法

佛法修行有動有靜,動靜皆可以修行,上班、下班也能用...

聖嚴法師《禪--人類意識》

一、佛教對人類意識的分析 佛教把意識分為心、意、識...

如何是念佛止觀

念佛止觀就是執持南無阿彌陀佛名號。 何為止?就是遮止...

修行是細水長流,不是一下子就能到位的

有一天去一座寺院覲見一位老和尚。到那裡的時候,恰好...

學佛要以智慧斷煩惱,不要著相修行

修普賢行願法門,發廣大的菩提心,盡虛空、遍法界,盡...

般般不如意,正好降伏其心

會得了,一切處都是道,會不了的,就被時光境界轉,這...

吃素的幾種方式

根據個人的條件、學佛程度和決心的不同,信佛人吃素多...

以心境來轉逆境

人生的遭遇,不是好的,就是壞的。在佛法來講,好的就...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受他人控制之六法: 不成無有自由之奴僕; 不成夫妻...

容人與結緣

每個人由於自己所受的教育程度、思想修養以及成長的生...

覺得自已業障重,應如何改變

問: 如果覺得自已業障很重,應如何改變? 寬見法師答...

【推薦】財富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寶藏才是取之不竭

一、物質財富是無常的 論財富西漢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

知道他心中的願望,才能夠應機說法

經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見他心智,下至知百千...

一位小老闆殺生的悲慘報應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車站候車廳外的長椅上等一位朋友...

宏海法師:靈光寺舍利塔開示

佛舍利的緣起(上) 好,阿彌陀佛,各位我們現在,在...

宏海法師:八大人覺經

(第一講) 好,各位有緣,請大家合掌。 南無本師釋迦...

少康法師傳念佛法的妙計

少康法師是淨土宗五祖,少年出家,歷學法華、楞嚴、華...

一家七口全部出家,夫妻二人同生淨土

了相,四川西蜀吳姓的子弟。高、曾、祖父皆任官於安徽...

平和-生命的終極目標

每當我們的生命中出現不快樂的事情時,我們的第一反應...

出家是為自己還是為大眾

問: 出家修行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大眾? 慧律法師答:...

【佛教詞典】妙

梵語 sat, su, maju。分別音譯作薩、蘇、曼乳。意譯不...

【佛教詞典】他滅

計從他滅者,只有三種,云何三種。   一、從他有情滅...

【視頻】道安老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

道安老法師《地藏菩薩本願經》

【視頻】道證法師《媽媽是觀音菩薩》

道證法師《媽媽是觀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