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幾種?

明海法師  2018/11/2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行中遇到的魔障有幾種?

在佛教裡,什麼是「魔」呢?大家不要把魔想得太奇怪,魔就是障礙、惱害的意思。一件事情或一個人,只要障礙我們修道就可以說是一種魔障。修行的魔障通常分成四種:蘊魔、煩惱魔、死魔和天魔。

蘊魔,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我們眾生的身體和精神。五蘊何以在修行中成為障礙呢?比如疾病,在修行中身體上火、心緒焦躁不安,就是五蘊魔障礙我們修道,表現就是五蘊熾盛。

煩惱魔容易理解,我們內心的貪瞋癡煩惱,不修行還好,一修行反而更厲害,使我們的修道沒辦法進展。

死魔是什麼?它有時表現為一種悲觀情緒,有時是遇到困難的時候想一死了之,這就是所謂的死魔。並沒有一個長得很兇惡的魔出現在我們面前,奪走我們的命。如果我們心裡消極悲觀,對生命沒有正面的看法、不珍惜生命,那可以說就是死魔的影子。

現在社會上有很多人得了一種病,叫抑鬱症。抑鬱症嚴重的人會有自殺傾向,覺得生不如死,那就是死魔的一種現象。修行人在修行中深入觀察內心的時候,可能會翻出一些東西,因為在生生世世的輪迴中,安知我們過去世沒有過自殺的想法,甚至做法呢?這些過去世的業習有可能會翻起來障礙我們修道。

天魔是指欲界天的第六層天——他化自在天。我們要出欲界時,要經過他化自在天天主這一關的考驗。因為他不希望我們出欲界,所以嚴格來說,即使我們修行要進入到色界,生起色界的禪定,都可能會面臨這種魔障。

這種魔障也不奇怪,它不是一個東西,而是表現在我們修行過程中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因緣,比如你修行的時候本來很清淨,但是你曾經喜歡過的一個人,現在纏上你了;或者你本來好好的,突然遭遇男女的障道因緣;或者你突然有一種嗜好現前,欲罷不能,這些應該都是天魔的力量。以上就是我們通常講的四種魔。

關於魔還有一種更細的分法,就是分為外魔、內魔和隱暗魔。我只能簡單地介紹一下。外魔有六種。

第一種叫冤親憎愛魔,冤家是憎,喜歡的人是愛,就是你在修道時碰上冤親找你的麻煩。比如有的人出家以後家裡親人來找他,也有的人出家以後冤家來找他。

第二種叫倒引鬼魔,就是干擾修行人的非人、鬼魅。如果你修行中戒行清淨,過去沒有結惡緣,就不會有倒引鬼魔。

第三種叫道取惡師伴魔,一個人修行中偏偏碰見非常不好的、不負責任的師父,或者是不好的同修伴侶。遭遇了這種魔的人,他聽不進去好的師父、好的同參道友的話,這樣的真有。我們鄉下有句俗話「人牽著不走,鬼牽著跑得飛快」,他偏把這些邪師外道的話認取為真理,這其實是一種魔障。

第四種叫雜想福德魔。本來修道、坐禪功夫用得很好,再繼續努力可能就要破參見道的時候,突然打了妄想:是不是修修福報啊?到哪兒去造一座露天大佛?人身難得,把這個事辦了!其實這些事情雖是好事,但對於你的修道來說,就是一個分心的事。

第五種叫貪執食財,就是修行人貪著於食物、錢財。人貪起錢財來有時可以到一種變態的境界。最近社會上反貪,有一些貪官被發現了。河北有一個貪官,四年貪了兩千多萬,但他並沒有花,而是把這些鈔票放在一個專門的房間,碼在書櫃裡,就跟碼書一樣。他自己有空就跑到那個房間把門反鎖上,從櫃子裡取出錢來,點著玩,點完了再放回去。這就是貪著錢財著了魔。這樣的貪官還有很多。

第六種叫學識功德魔。學識功德通常是形容一個人有學問、有本事,怎麼會是魔呢?原因是在修道路上到了關鍵的時候,你要斷惑證真,但突然貪戀起詩詞、繪畫,並沉溺在裡面,使你的修道大業放慢了速度甚至中斷了;或者有的人修著道,突然想去學學醫術,解救眾生的病苦;或者想學工巧明,學咒術等等,就叫學識功德魔。這些是外魔。內魔,簡單地說就是煩惱,所以不多講了。

隱暗魔是什麼呢?就是你不容易覺察到的,以為沒有什麼,而實際上是一種障礙。隱暗魔也有六種。第一種叫貪執宗派,這是我們很多修行人都有的,就是把自己學的宗派無限地抬高——只有我這個宗派是最好的——把別的宗派貶低。貪執宗派表現出來的是對自己學的法很忠誠,而裡面存在的執著和排他性就是魔障。

第二種叫我慢執魔。這是來自於修行的過程中,在佛法的思維見地上有突破、有所見後,生起的我慢心。

第三種叫腹行無方魔,腹指肚子,腹行無方指的是有一類修行人一味地謙虛:我這個人什麼都不會,沒德行,也不學習。因為他一味地謙虛,結果真地就是這樣,既不學習,也不修行。承認自己是這樣,實際上這是一種魔障。

第四個叫證相傲心魔。這是在修行上有所體驗、有所證的時候,心經常陶醉其中,經常暗喜,不跟人說,也不跟自己的師父說。昨天我講過,有體驗不要隨便跟人說,但是如果你有了體驗,自己心裡經常陶醉在裡面,產生傲慢心,就是另外一種錯誤。逢人便講、誇大其詞不對,在心中暗暗沉醉其間、產生傲慢也不對。

第五個叫信心疲勞魔。就是修道中沒有進展,慢慢地信心疲勞了,對因果、三寶、修行證果,不像剛開始發心那麼猛、那麼親切。出家師父容易有這個魔。

第六個叫失道悲憫。就是自己沒有智慧和真正的慈悲心,但是過早地表現出慈悲利他。這個利他當然就不究竟,而且也妨礙自己的修道,這也是一種障礙。

魔的相狀大概如此。大家注意,所有這些障礙,往往是修行比較認真、精進的人,在修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有可能出現或感召來。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我們能克服這些障礙,我們的道力便得到強化,障礙也不再是障礙,而是助道因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明海法師文章列表

星雲大師《人涅槃之後的境界怎麼樣》

各位法師、各位護法信徒: 今天是這次佛學講座的最後...

星雲大師:世間最困難的戰爭是內心佛魔之戰

眾生顛倒,往往以邪為正,以惡為善,若無代表正義的韋...

聖嚴法師《個人業報個人消》

常常想,現在這個社會真是不可思議,什麼事都講究快速...

比風水更厲害的命運改造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

不要惱害眾生,你以後修行就沒有障礙

這個不害,我們上學期研究小止觀時,有談到:有些人修...

念佛含攝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從這裡來看,很多淨業行人要注意了,我們自己做沒做到...

【推薦】行住坐臥中如何積累淨土資糧

淨土法門有理有跡。理是內在的妙理,了知一切事相不出...

無法代替的五件事

圓悟克勤有一個得意的弟子叫大慧宗杲,是宋代非常著名...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二時臨齋儀

出自弘化社《日誦經咒簡要科儀》...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大般若波羅蜜多經(600卷)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二 大般...

副經中的副經

《莫到老來方修道》,我們在講淨土法門的部類門,也就...

初學者怎樣保持道心不退

無常的道理,對初學者來講,是很重要的觀念。比方說,...

療心的藥方

好肚腸一條、慈悲心一片、 溫柔半兩、道理三分、 信行...

遠離外道損減智慧的邪業

合和湯藥,佔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歷數算計,...

不後悔過去,不擔心未來

人們通常認為在水上或稀薄的空氣裡行走是個奇跡。但我...

郁伽長者所問經(白話淺釋)

在印度舍衛國的大城裡,有一位年高德重的長者,名叫郁...

【推薦】看看這個苦難的人生,都覺悟念佛回歸極樂吧

最近才慢慢的又體會到《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裡頭所...

七字經

天下要數忠孝賢,人間能有幾個賢。 只要記得賢人語,...

歷代高僧大德的惜福節儉

惜福節儉是歷代高僧大德都具有的優良品格,也是我們增...

學會世間上的兩種快樂

問: 經常會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對別人好往往結果會...

仗彌陀功德力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子善女人,聞是經受持者,及聞諸...

藥師佛的十二大願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

秋季的「四大名補」

真正的養生高手,不見得依靠保健品,有時候,吃對了,...

抱定這一個死句啃,不問開悟不開悟

莫謂無心便是道,無心更差一程路。這些話同你們講,實...

佛的三十二相

三十二相是佛陀所具有的莊嚴德相,由長劫修習善行而感...

在家菩薩戒的精神所在

問: 請大略地重點解說在家居士菩薩戒的精神所在。 妙...

【佛教詞典】寶手菩薩

(菩薩)又名寶常。胎藏界地藏院九尊中之一。肉色,左...

【佛教詞典】法無礙解

法無礙解者,謂依止靜慮於一切法名差別無礙具足中,若...

【視頻】成剛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

成剛法師《佛說八大人覺經》

【視頻】大安法師《觀經的發起因緣》

大安法師《觀經的發起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