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勿在虛假的物質生活中打轉

惟覺法師  2015/01/20  大字體  護眼色

勿在虛假的物質生活中打轉

佛法說「人身難得」,既然得了人身,卻不了解因果、心性的道理,起惑、造業,就枉費了這一生。儒家說:「罔念作狂,克念作聖。」強調這一念心的重要性,與佛法有異曲同工之妙。

為善去惡 慧日朗然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作學問是累積而來的,是一個加號,如儒家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學海無涯,所以要博學多聞,活到老、學到老。修行則是一個減號,經常檢討反省心當中的無明煩惱,有了過失馬上改過,煩惱化得乾乾淨淨,清淨心、無為心現前了,就是淨土。雖然是兩條路,但不相衝突。

一個是知識,一個是智慧。知識是學來的,如小學、中學、高中到大學,每個階段都有它的知識,不管學多少,這些都是後天一層一層加上去的;時間一久,不複習,就忘掉了,無論科學、哲學、醫學,都是一樣的,這是屬於知識的層面。

一個人能判斷、能覺悟,知道是非善惡,了解人生的價值究竟在哪裡,這就要靠智慧。打坐時,就是要反省檢討,把心當中的煩惱化掉,這就是智慧。有了過失,知道檢討、反省、改進的這一念覺悟的心、覺照的心,就稱之為智慧。所以,知識是後天學來的,智慧的這一念心則是本具的。

昔王陽明貶至龍場驛,悟到格物之道,他說:「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我們的心有體、有用。以用來說,起善念就是功德,起惡念就是罪過。「知善知惡是良知」,知道現在起的是善念還是惡念,這個心就是覺性,就是良知良能。「為善去惡是格物」,把心中的雜念、妄念統統沉澱下來,這是用功的一種方法;心作用了以後,不作用想,歸於菩提、涅槃,這就是體,所以說「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念心一念不生,心明如鏡,這就是道。

背塵合覺 格物致知

一般人都是到外面找刺激,身心才感到快樂。佛法提到,眾生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為食、舌以味為食、意根以法塵為食,始終在物質的追求當中。眼睛要看好東西,不看好像沒有依靠;耳朵要聽好聽的聲音,唱歌、跳舞,歌星來了,造成轟動,萬人空巷,為什麼?不看、不聽就很難過。鼻子喜歡聞香的東西,就在身上灑灑香水。舌根要求最好的味道,講究酸甜苦辣。身體也要享受,坐要坐好的;睡要睡好的,睡彈簧床、蓋蠶絲被;穿要穿好的,冬天要穿貂皮大衣,為什麼?一是追求美感,一是觸塵,要求穿得很舒服。意根想過去、想現在、想未來,不想就感覺無聊,無所事事。這些都屬於眾生境界。物質的追求當下好像很快樂,等到刺激過了以後,身心勞頓,所以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

儒家所說的「格物」,就是把心當中的貪心、瞋心、癡心、慢心……種種垃圾去掉。打坐時澄清當下這一念心,就是在「格物」。菩薩向五明處學習,第一個是內明。內明,就是要格物,要檢討反省,要轉識成智、轉染成淨,要漏盡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漏盡,就是用對治的方法,化掉心當中的煩惱,這就是「格物」。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不管做什麼,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人生就很枯燥,只在煩惱中過日子,認賊作父,在虛假的物質生活中打轉。修行是以寂靜為樂,菩薩以「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我們聽聞佛法,打坐時一念不生,這就是我們的糧食,一念萬年,萬年一念,做到了,就入於賢位、聖位。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惟覺法師文章列表

讓內心健康的七戒

一、戒疑 疑心病者,總以為別人在暗算自己,一言一行...

淨界法師:淨心與淨土

第1講 第2講 第3講 第4講 第5講 第6講   第1講 這次...

保持一顆「不動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畢業時,先主動地選擇留校做學問。周...

淨界法師:同一句佛號,心態不同功德便不同

淨土宗是一種佛力加被的法門,如果按照密宗的說法,它...

像死人一樣做功夫

歇下狂心,歇即菩提 信為道元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麼時候開始流...

就是為了這最有意義的一喊

淨土緣起的第六大緣起,就是染土本空。為什麼要說淨土...

【推薦】《楞嚴經》是末法破邪顯正的斬妖劍

關於《楞嚴經》,來之不易,是一位叫般剌密諦的法師,...

【大藏經】【註音版】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大藏經】【註音版】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

【大藏經】阿閦佛國經

阿閦佛國經卷上 發意受慧品第一 聞如是:一時佛在羅閱...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自性的映現

蓮池大師《自知錄》上說:「怨天尤人最損福,一次減三...

職場中與人相處之道

人,無法離開群體而獨自生活。每天,在工作和生活中都...

中山大學80名學生體驗出家生活

80中大學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認識與實踐公選課組...

親見虛老真功夫,方知機辯不是禪

光緒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終南之舉。先命月霞法師...

淨土法門發願的重要性

發願有什麼重要性呢? 淨土宗講信願時再再強調發願的重...

是心從本以來,不生不起性常清淨

《持世經》云:菩薩觀心,心中無心相。是心從本以來,...

永不言敗:超級倒霉蛋終成千萬富翁

內心苦,倒霉遭遇無休止 1950年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臨...

佛現火光度外道

佛陀時代,私訶牒國有一座高山,名為私休遮他,山中有...

受過菩薩戒應發此十大願

一、願我先世及今身所種善根,常繫在心,終不忘失; 二...

人生的兩個大包袱

我看到許多人每天都背著兩個大包袱一個是珍寶包袱,一...

人到中年的十六悟

一、活法 過一天,少一天;過一天,樂一天;過一天,...

明一法師:淺談懺悔業障

一、懺悔的意義: 我們不管是做什麼佛法的修行,最初...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廚房,飽餐一頓後便睡著了。睡到天亮不...

有禪有淨土,猶如帶角虎,現世為人師,來生作佛祖

我們再看第二個傳承:這個禪淨雙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第七個餅

世間萬事不論成功與失敗,好事或是壞事,都有過去累積...

為什麼我們一天到晚「心有千千結」

有人說,為什麼沒有影像,我一天到晚也是心有千千結呢...

【佛教詞典】四修

【四修】 p0393 瑜伽六十六卷十三頁云:復次云何應修法...

【佛教詞典】本尊

即根本主尊。指修行佛道所依之無始以來本有,且於出世...

【視頻】慧律法師《出家師父向居士化緣》

慧律法師《出家師父向居士化緣》

【視頻】昌臻法師《秋季佛七開示》

昌臻法師《秋季佛七開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