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把握生命的當下

淨慧法師  2012/05/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有病就有苦,沒有病也有苦,整個人生被種種痛苦所煎熬。一期生命中的生、老、病、死四個階段本身就是苦,在整個生命流程中,環境的改變,人事的遷流,感情的變化,內在身心與外在環境的種種逼惱煎熬,這些都是痛苦,具體表現為八個方面,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五陰熾盛苦。

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是老百姓還是王侯將相,一輩子都處在無限的渴求當中,現實與希望總是存在很大的差距,這就是求不得苦。人際交往中有種種好壞順逆的因緣,不想見到的人總是冤家路窄,處處都能碰到,這就是怨憎會苦。自己情投意合的人,自己的父母、兄弟、兒女等,希望能團聚,卻常常分離,分離時哭哭啼啼,滿懷惆悵,這就是愛別離苦。我們內在的身心有種種的因緣變化,所生存的環境同樣如此,春夏秋冬,暑往寒來,剛適應了春天的溫暖,炎熱的夏天又到了,秋高氣爽正是賞月吟花的季節,可惜寒冷的冬天又到了,一年四季的變化,使自己不斷地調整生活節奏,調整生活步伐。我們內在的身心感受到外在世界的生住異滅,剎那變化,影響到色受想行識五陰不斷地交替變化,常常處於一種焦慮之中,就像火在燃燒一樣,精神與物質的不停變化讓身心如同焦灼一般,這就是五陰熾盛苦。

人生的現實無非就是這八苦交煎,總在逼惱著我們的生命,交替著使我們的生命受到熬煎。佛陀說法歸納了世出世間的四條真理,那就是四諦法門。世間兩條真理就是有漏的苦果苦因,叫苦集二諦,出世間的兩條真理就是無漏果無漏因,叫滅道二諦。「苦集滅道」四聖諦是佛法的基礎,是佛法的支柱,大乘、小乘、如來禪、祖師禪、淨土法門、密宗法門,一切佛法都離不開四聖諦。世間的兩重因果中,苦是果,苦果從苦因而來,苦因就是集諦,由於業力所集而感受到這個苦果。出世間的兩重因果中,滅就是涅槃,是出世間的果,道就是八正道,是出世間的因,要得到涅槃的聖果,必須修出世的八聖道。佛陀用四聖諦提醒我們認識世間的苦果苦因,知道出世間的樂果樂因,了解了苦果就要斷掉苦因,這就叫知苦斷集;知道涅槃的清涼自在,就要勤修八正道,到達涅槃的彼岸,這就叫慕滅修道。

漸教與頓教的差別就在於漸教的修行有次第,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一步步地走過來。頓教則在當下這一念中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一念相應一步到位,這是大善根、大力量的人才能做得到的。過去的苦因感得現在的苦果,現在精進修道感得未來的涅槃聖果,要在當下這一念心當中圓滿實現。頓教的法門不問過去,也不問未來,過去未來都是影子,不必去追問它研究它,重要的是當下一念。我們當下就生活在八苦交煎中,與其慢吞吞地研究來研究去,不如一步就跨出這個苦海。禪宗要我們當機立斷,一步就跳出火坑,到達清涼的聖地。

修行要抓住當下這一念,三世因果在當下一念之中,十方諸佛也在當下一念之中,個人的前身後世同樣取決於當下這一念。我們生命的發展有四聖六凡十種選擇,這是生命發展的十個方向,也是現實生命的十種存在的狀態。我們現在身處在十法界中最關鍵的人法界,往上就是朝著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法界提升,往下就是朝著天、人、阿修羅、惡鬼、畜生、地獄六凡法界墜落。我們未來發展的方向,取決於當下一念是怎樣面對自己生命的選擇,怎樣面對生命當下的取捨,這是我們人道眾生生命發展的兩極。

我們懂得了當下一念的重要性和決定性,就要緊緊抓住當下這一念,不要悠悠忽忽地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要漫不經心地對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存在很脆弱也很寶貴,很短暫,人生在世隨時都有可能失去生命,坐在家裡也不見得安全。許多失命因緣並不提前打招呼,就在剎那之間發生,坐在家裡也有天災人禍,一個活蹦亂跳的生命頃刻之間就有可能被掩沒在沙石巨浪之中。出門在外危險更大,開汽車、坐火車、乘飛機,甚至連步行都會遇到種種意外,在剎那之間可能發生生死兩重天的悲劇。

希望各位重視生命存在的這一刻,也許下一刻失命因緣就到了,我們就與這個世界告別了,與佛法告別了,與一切善法善友告別了,不知道下輩子有沒有因緣聽聞佛法,有沒有福德修行佛法。珍惜生命的當下,是修行路上一個嚴肅的問題。我們修行觀察呼吸,呼吸就是生命的當下,呼吸的存在是生命當下的具體表現,呼吸不存在了,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我們利用作為生命特徵的呼吸觀照生命,來覺知呼吸,是最容易把握的一種修行法門,也是最親切的一個法門。大家一定要在觀察呼吸上下功夫,用這一法敲開神秘之門,敲開解脫之門,敲開佛國之門。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慧法師文章列表

如何策發自己不生退心

問: 學佛三年佛在天邊,這誠然是古德對後世學者之警語...

等閻羅王這樣問你,那時太遲了

各位善知識,今天我們在此地研究佛法,首先要問問你:...

星雲大師《無常的真理》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這就是無常的寫照!月有陰晴...

苦的定義就是逼迫,它來自三個方向

我們先看第一個示相。什麼是苦呢?我們先知道,這個苦...

人生不堪迴首,不要再想你的過去了

蕅益大師提出三力不可思議:佛力不可思議、法力不可思...

斷除生命的相續——自我意識

在唯識學的相續,它提出兩塊:一個是雜染的相續;一個...

是思想決定你的生命

生命的產生和形成,從佛教的角度來看,必有其因果,所...

真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為人現生了生死的。若真為生死...

【大藏經】維摩詰所說經

維摩詰所說經(一名不可思議解脫上卷) 佛國品第一 如是...

【大藏經】【註音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經斷食肉品...

【大藏經】華嚴經·淨行品

(據《華嚴經疏鈔》分段) 爾時智首菩薩問文殊師利菩...

淨慧長老問禪寮答問系列

修禪的上根利智 問:修禪要上根利智的人,我很擔心自...

怎樣才能消除家人對佛教的誤解

問: 我的丈夫對我信佛不太理解,以為佛教是燒香磕頭等...

學佛要從做好身邊小事開始

佛經上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意...

《心經》與生活禪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題目是:《心經》與生活禪。既然是講...

以六根當所觀境

這一大科是佛陀回答阿難尊者的疑惑。阿難尊者的疑惑有...

八種飲食習慣容易導致癌症

飲食與癌症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但是,什麼樣的飲食...

聖嚴法師《為什麼要做佛事》

什麼叫做佛事? 廣義的說:凡是做的信佛之事、求佛之...

明得因果心量大

我們的心量不夠大,不能打開,往往是因為我們對事情的...

真修行人要過的吃喝關

吃喝關,是循序漸進的:從吃素到少量,到少餐。身體越...

僧團尊敬的優波離尊者

釋尊親自說要僧團尊敬的弟子是:優波離尊者,佛陀十大...

婆羅門女栴沙謗佛因緣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時,有五百位六神通具足的大羅漢比丘...

千萬莫上邪魔外道的當

天津有個居士帶來五、六個女孩子,那個天津女居士跟我...

人疑念佛恐成魔,魔佛相爭不較多

有人質疑,念阿彌陀佛名號恐怕會著魔。對於這個問題,...

大多數人其實並不在意你

有一句諺語說得好:20歲時的人,會顧慮旁人對自己的看...

真正的善知識

佛陀時代,有兩人為莫逆之交,視對方為良師益友,以知...

有時平平淡淡也是一種福

要培養自己一個強有力的思想,來牽引自己的生命,很重...

【佛教詞典】三雜染

【三雜染】 染污真性,稱為雜染,是一切有漏法的總名。...

【佛教詞典】八葉之中尊

(術語)胎藏界之中台稱為八葉院。即八葉之蓮華,有中...

【視頻】大安法師《法持比丘中品往生》

大安法師《法持比丘中品往生》

【視頻】妙境法師《多靜坐可以提高智慧》

妙境法師《多靜坐可以提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