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之秘訣--一向專志

大安法師  2015/09/01  大字體  護眼色

修行之秘訣--一向專志

「一向專志」是有成就的菩薩之修行秘訣。大乘經典講阿鞞跋致——不退轉菩薩,他有個特點就是常行一法,就是恆常地修行一種法門。

以一法總攝一切的善法,這就是阿鞞跋致菩薩修行的特點。那麼相比較凡夫眾生,正好相反。凡夫喜歡多元化,喜歡搞很多,心就很散亂。今天張三,明天李四。今天修這個,明天修那個,這正是凡夫眾生的一個特點,很難成就。

所以這個「一向專志」,不僅是出世間的佛法,就是修習世間的某個學問,或者做成某個事業,也得要有一向專致的特點,不能搞雜了。每個人都有宿世的一個好樂、特長,要抓住特點去做,才能成功,不能漫天「撒胡椒面」。

有很多企業家也談他成功的秘訣:就是專門做他擅長的事情;但有的企業家,賺了錢之後就不知所以,到處投資。對不熟悉的地方也投資,搞得越來越大,最後不可收拾。把所有的錢都虧進去了,就失敗了。所以要一向專志,不要分散。

我們中國有部上古時候的書,叫《陰符經》。《陰符經》實際上是一部兵書——講怎麼打仗的;但它同時又是一部道書——修道的書。它裡面有這樣幾句話,很有哲理:「瞽者善聽,聾者善視。絕利一源,用師十倍;三反晝夜,用師萬倍」。

大家聽了可能不知道在講什麼,解釋一下。「瞽者」就是瞎眼的人——瞎子。如果一個人眼睛瞎了,那麼他耳根的聽力馬上就會提升,功能也就會增加,

戰國時期有個叫師曠的大音樂家。音樂家是需要耳的聽力來辨別微細的五音——宮、商、角、徵、羽是不是協調、和諧。師曠為了使耳的聽力更為增上,他故意把自己眼睛熏瞎了。等熏瞎之後,他耳根的聽力真的馬上成倍地增上。甚至得到了神妙的功能作用,就是他聽一個人的聲音,就能夠知道他的命運;聽一個國家的主流音樂,就能判斷這個國家的興衰。這叫「瞽者善聽」。

「聾者善視」,當耳朵聽不到的時候——聾了,眼睛的視力就會加大——明察秋毫。這是我們平時都能感覺到的。

好,那就用這個現象來表達一種哲理,表達什麼呢?就是我們不能分散。「絕利一源」,絕就是杜絕一切利益上的引誘——把所有的心力集中在一點上。絕利一源,這樣用師十倍。

「用師十倍」就是產生的功能作用增加了十倍。如果會打仗的,可能他就把這引申為「集中兵力打殲滅戰」。雖然一分散,不如對方的兵力多,但如果把所有兵力都集中起來攻一個點,就會打勝仗。其他點再個個擊破。最後就形成兵力的一種從劣勢轉為優勢的情況。

然後「三反晝夜」,在一晝夜當中精益求精,又在這一點上不斷地加大。那功能作用就會呈幾何級地增加了一萬倍——「用師萬倍」。

所以無論是上古的古聖先賢教誨我們的,還是阿彌陀佛因地時完成四十八大願建立淨土,都是要一向專志。我們看經典,就要落實在自己的行動當中,也要做到一向專志。

《佛說無量壽經》中講三輩往生,就把 「一向專志」表達出來了: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為什麼要一向專念?由於阿彌陀佛完成大願,完成淨土,他是一向專志;現在我們要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要相應,我們也要一向專念,要專修。

善導大師他為什麼講五種專修,是符合淨土法門理念的:讀誦——讀誦淨土經典;禮拜——禮拜阿彌陀佛;稱念——稱念阿彌陀佛名號;觀想——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供養——供養西方三聖。

五種專修就是表達「一向專志」,就是跟西方極樂世界、跟阿彌陀佛產生一個密切的關聯。

這樣你的心力已經傾向那個地方,臨命終時無論怎麼樣你都會去!因為你的心理定勢——慣性的力量——就是種子的串習,都指向了西方極樂世界,不會到其它地方去。所以絕對不能散修其他。

阿彌陀佛因地做菩薩時,「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種一向專志,不是他一生,而是無量劫生生世世都是一向專志的。

這就正好跟前面世自在王佛給法藏比丘的一個開示相呼應,說你要建立一個殊勝、超勝十方的剎土,這個可以啊,能實現哪!就好像一個人要舀大海的水,只要多生多劫都去舀,終究能把大海的水舀幹,見到大海底部的妙寶。你看世自在王佛也是談「至心精進」的問題,至心也就是一向專志。

所以我們無論修淨土法門,還是做世間事業,要把「一向專志」作為我們做事的一個最高原則。我們無論在世間看那些成功者,還是修道看那些成就者,就會發現:其實人和人之間稟賦的差異不是很大。決定成敗的一個關鍵,就是意志力問題、專心致志的問題。

孟子講弈秋教兩個學生,一個學生專心致志學下棋成了國手;另外一個學生一邊學下棋,一邊猜測有天鵝飛過來,就想像:「我能不能把它打下來,做個菜吃。」他老是分心,就被淘汰下去了。

孔子在森林裡見的那個老人能夠抓知了,竹竿一上去就把它抓下來,像探囊中之物一樣。能夠達到這個神妙,也就是「用志不分,乃凝於神」。

道家也講九轉丹成,丹成要九次的反覆。所以我們看這些經典、一些重要的文句,我們要看清楚它的方法論的原則。

我們要做到用志不分——一向專志,念佛的神效才能上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什麼是心地法門,該如何去修

問: 請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師開示,什麼是心地法門,怎...

依「六度」來學佛

如何學佛?我們要依六度來學佛。 六度:佈施、持戒、...

修四如意足斷除愛慾

昔日佛住在俱睒彌國的瞿師羅園時,阿難尊者也住在這裡...

首愚法師關於修行的開示

一、持咒 修行路上要找到跟自己相應的法門很不容易,...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問∶ 在家居士如何看破、放下? 慧律法師答∶ 看破,...

末法時代8個很重要的法門

消業第一 金剛薩埵法門 金剛薩埵佛尊因地時曾發如是大...

修道人應有幾點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幾點應注意: 一、忌: 自以為自己很聰明,知...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煉心志

在一座寺中有一個小和尚,每天清晨,他要去擔水、掃地...

【大藏經】【註音版】暮時課誦--單日

根據《靈岩山寺專修淨土道場念誦儀規》(印光法師鑒定...

【大藏經】佛說八關齋經

聞如是:一時,婆伽婆在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四十二章經

(龍藏本)...

【大藏經】【註音版】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文殊師利菩薩除淫慾神咒...

腦海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應減輕往昔的業障

問: 為什麼腦海里總是浮現很多的惡念,有時候對佛也...

極樂世界離開了這三苦

娑婆苦樂雜,其實,苦是苦苦,逼身心故;樂是壞苦,不...

念佛人也吃肉,應如何解決

問: 請問有的人也念佛,可是他照樣吃雞鴨魚肉,應怎...

對眾生要有仁愛慈悲之心

一個學佛行人,得要有一個助人的道德情操,在家裡要孝...

慳者喜舍

佛陀的大弟子當中,被人讚譽為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

【推薦】富人和窮人不能只比物質,還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國因貧富差距懸殊,產生許多社會矛盾。窮人...

慧律法師《佛教心理學》選摘

因為佛法這種東西,就在你的眼前,一切生活上,包括你...

得到不一定就是享受

這天早上,小和尚發現師父得到了6個饅頭,大師兄也得...

人類心中的那根刺

有只小鳥問它的母親,世界上最高級的生靈是什麼?母親...

願將娑婆三千界,盡種西方九品蓮

光緒十六年(1890年)冬,印光大師一肩雲水,行腳於東...

逆境煩惱,最怕你下定決心

一切法的逆境,最怕你下定決心,當你下定決心,這個時...

為什麼用恭敬心對待人,他們反而覺得我好欺負

問: 請問法師,為什麼我用恭敬心對待一些人,他們反而...

生死是幻相,要用信願念佛來了斷

實則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報盡,故舍...

路留一步,味讓三分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此...

了凡四訓白話篇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中國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訓,教...

聖嚴法師《生與死的尊嚴》

如果知道生與死是必然的過程,那麼,生命的本身就是尊...

【佛教詞典】摩訶毗佛略勃陀

(佛名)Mahāvaipulyabuddha,譯曰大方廣覺者。即大方...

【佛教詞典】垂語

(術語)垂示之語也。禪門宗匠上堂提撕學人,曰垂示。...

【視頻】懺雲老和尚《華嚴經淨行品,念佛方法》

懺雲老和尚《華嚴經淨行品,念佛方法》

【視頻】淨慧法師《看破浮光幻影,則內心太平無事》

淨慧法師《看破浮光幻影,則內心太平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