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修行是為了找到自己

2015/05/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修行是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是不是一定要專職打坐、閱讀靈修書呢?當生活出現了問題,我們總感覺是生活的問題打亂了我們的修行。

其實修行與生活是一體的,修行的目的也是為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離開了生活談修行,總不免是在逃避問題……

修行,總會讓人想到偏安一隅的山林隱士,幕天席地、禪坐、行腳,苦苦思考宇宙中生的意義。然而修行的定義絕非如此狹隘,在生活中修行,不知要比那些「躲起來」獨善其身的人勇敢多少倍,平衡工作與家庭、壓力與健康、與慾望、無常與情緒苦樂……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尋求平衡,反而更能讓我們看清生活如實的本貌。

簡而言之,只要你專注當下,煮飯、洗碗、做家務,也是一種修行。

所以,只要如實、認真、帶著覺察去生活,試著時時刻刻檢查自我,丟棄自己的傲慢、貪求、期待與恐懼,以一顆清淨心,看到生命的不同次第,你我都會成為生活中的大師。

修行必須從實際問題入手,不能空談玄談。空談玄談沒有任何意義。道理你能說出一大堆,但遇事你仍然苦仍然惱,修行有什麼用呢?修行必須在生活中具體煩惱或痛苦的事實中進行。

每一個問題是道場,每一件煩惱的事是道場,每一次情緒的旋風是道場,每一次恐懼的到來是道場,每一個念頭是道場。

如果你婚姻有問題,有問題的婚姻就是你的道場;如果你和老公的關係有問題,和老公的關係就是道場;如果你和同事發生矛盾,這與同事的矛盾是道場;如果你陷入生活的無聊,這無聊是道場;如果你出現了錢的問題,錢就是道場。

如果畏懼生死,生死問題就是你的道場。道場在你每一個受難處,道場在你每一個受卡和被卡處。修行必須從那裡進行。

不要移過婚姻的問題、老公的問題、同事的問題、無聊的問題、錢的問題、生死問題——而跑到寺廟、禪堂、山林或修行者多的地方,去玄談道去,去冥想佛或菩薩去,去念阿彌陀佛或大悲咒去。那沒用,你的道場選錯了——你在外道修行。

修行不是為了遇見佛,而是為了遇見你自己。修行應該哪裡有問題在哪修,修通那個問題。在寺廟、在禪堂、大山林、在修行者多的地方心情好、沒問題那有什麼用?

修行是向你自己的生活顯示,「看,這個問題難不住我」,「它不是問題」、「什麼也不能帶給我問題或煩惱」、「存在只能給我喜悅」。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忍辱波羅蜜與阿Q精神

當你碰見一個人無理的咒罵你、譭謗你,也許與你素無瓜...

【推薦】幸運不是偶然的,而是改變自己得來的

如果你感覺你的世界不對,那只是因為你自己不對;你感...

【推薦】觀照般若,你能觀照得到嗎

你嘗試地思維一下,早上醒來的那一剎那,當我們一念靈...

在家佛弟子該如何修行誦哪些經

問: 在家佛弟子該如何修行?早晚課該誦哪些經?時間...

禮佛的一剎那間,十大願王都具足了

十大願,是總說的。我們昨天跟大家講的是總相;十願裡...

聖嚴法師《做個真正的貴人》

在日常生活裡,大家都希望遇到貴人,盼望能有貴人相助...

人情世故耽誤了道業

所以這方面在修道的過程當中,你對這些人情世故過分地...

淨土宗的雜修與圓修有什麼區別呢

問: 請問法師,專修淨土的人在做早晚課的時候可以加念...

【大藏經】普賢行願品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四十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佛說三十五佛名禮懺文...

【大藏經】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亦名遺教經)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

【大藏經】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序 宋、無為子楊傑述 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別小看為動物畜牲念一句咒語的功德

我們為它們誦經持咒,令它們得聞佛號及佛咒,在心識中...

淨界法師:淨土宗修學法要

學人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來跟大家討論,我們淨土宗的...

及時為心靈沐浴和洗滌

若心污濁,則行為就污穢,行為污穢,就不能避免其痛苦...

【推薦】觀音菩薩在哪裡呢

在各大寺禮拜佛菩薩的時候,經常聽到有人說:普陀山的...

佛門高僧——圓拙老和尚

緒言 圓拙老法師的聲譽載道,已早為教內外人士所敬慕,...

大安法師: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

我們常常聽到居士說,臨命終時,我如果這一念沒有在阿...

大安法師:憶佛

憶是回憶,憶念的意思。這是吾人心識內具的能力。我們...

生死的大事

【然平日則區區趨名競利,雖百錢之物,亦不肯棄捨,而...

如何在生活中改變自己的錯誤言行

問: 在生活環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錯誤言行,怎麼辦? 大...

佛教的心理調適

一、三寶為依怙 輪迴三界中的我等眾生,悉是煩惱具足的...

修行要先問自己安住了沒有

修行第一件事情不是趕快去修行,不是! 第一個,你不得...

懷疑是往生的最大障礙

萬修萬人去這句話是真實不虛的。阿彌陀佛太慈悲,太有...

永惺長老《告弟子書》

古語道:生死事大,無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應以戒為...

國土有哪三種

我們要知道,極樂國土不是業力所感,我們再三強調──...

念佛切不可以躁妄心先求感通

原文 竊謂座下此心,實屬不可思議。然於關中用功,當以...

佛陀滅火的因緣

失火了!失火了! 盛大的狂歡酒宴中, 全村人從迷醉中...

【佛教詞典】一百義門

指一百種義。乃善導大師於解釋觀無量壽經之九品時,所...

【佛教詞典】希祀鬼

(異類)九鬼之一,死後希望子孫追薦祭祀之鬼類。...

【視頻】宏海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宏海法師《觀無量壽佛經》

【視頻】永真法師《妙法蓮華經持驗記》

永真法師《妙法蓮華經持驗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