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知苦才能離苦

惟覺老和尚  2014/08/06  大字體  護眼色

知苦才能離苦

無論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諦為根本,

如佛經裡面講,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修行學佛必須了解人生是苦,假使沒有真正地體悟,知見不落實,功夫自然用不上。知道人生是苦,所以就要離苦。離苦,不是等到未來,而是現在就能離苦。

知苦以斷集 因地努力

苦不一定是壞事情。北俱盧洲的人因為沒有苦,所以沒有佛法。佛法在人間,是最真實的。人道苦樂參半,有苦也有樂。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無論是壽夭窮通、智愚美丑,都是過去的因所感的果。所以,假使沒有智慧、這一生很貧窮,也不要怪東怪西,認為家庭不好、社會不好,怨天尤人,其實一切都是自己所種的因。

對於苦有正確的認知,就能吃苦了苦。舉例來說,來山上打禪七,坐在這裡兩腿又酸又麻又痛,住也住不好,感覺實在很苦惱……但是假使明白這些道理了,認為:「我是來打禪七的,不是來享受的,只要有地方遮風蔽雨就不錯了,更何況茶到手、飯到口,真正是自己的大福報!」這麼一想,馬上就把煩惱化掉了,所有一切都是靠我們這一念心。所以,知見很重要,吃苦就能了苦。

進一步思惟:「我這一點苦算什麼?無始以來都在六道當中輪迴,地獄、餓鬼、畜生更是苦,我們現在吃苦就了苦,長痛不如短痛。」這就是知苦,這樣心就安定下來了。

一般人平常一動念頭,就是名利財色,拚命想賺錢、想發財……這些念頭始終沒有完、沒有了。來山上打禪七,心靜下來了,才了解這些都是妄想,思想太多、太複雜了,這就是苦的因。

人的苦,多半是由妄想產生出來的。禪宗祖師告訴我們:「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這念心要有善法、要有智慧、要有定力,要想就想、不想就不想,這念心要能作主。想了以後,要把能想這個心收回來,歸還原點,這就是智慧、這就是定力。要悟到這念心,就要修禪定,這念心要能作主。

凡夫眾生都是被自己的心念所蒙蔽、所控制,修行學佛就要控制自己的心。怎麼控制?就是要作主。打坐的時候,這念心沒有時間、空間,超然物外,所以打坐雖然是苦,但吃苦就能了苦,了苦就能增加自己的福德,先苦後甜。現在雖然苦,但契悟了這念心,無量劫的生死、苦惱,一下就了了。從這個角度想,自然甘之如飴。

勤修四諦法 速離生死

佛法告訴我們,眾生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苦。佛說八萬四千個法門,都是對治我們這些苦。心清淨了、心定了,坐在這裡一念不生,五蘊就變成五種智慧了,四大就變成清淨四大了。所以,修行學佛就是轉識成智,打禪七就是脫胎換骨,真正是如此的。

苦,一個是過去的,一個是現在的。由於過去造的苦因,招感今生的苦果;如果今生種了苦因,又招感未來的苦果。「集」,就是招感性。苦從何來?是集,集就是因,集合過去生中所造的善善惡惡,乃至於現在所造的善善惡惡。集了這些因,將來就會感果──集合善因善業,將來就是善報;集合惡因惡業,就得惡果,這是絕對的真理。

種了善因,將來就是人天果報,這是種善因、得善果。但是福報享盡了,又要受輪迴,怎麼辦呢?真正安身立命的地方、真正的避風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涅槃、就是滅諦。什麼是「涅槃」?「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不滅,叫作「涅槃」。不生,就是煩惱不生;不滅,師父說法、諸位聽法這念心煩惱不生,本心自然就不滅。

如何達到這個境界?把平時所有的煩惱、所有的妄想,檢討一下、反省一下,把它轉過來,轉識成智了,這個心境就稱之為涅槃。要想達到菩提涅槃的境界,現在就要修道。明白這一念心,道就現前了,繼續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在這念心上返照、檢討、反省,就能轉識成智,這念心就能超凡入聖。能夠掌握住這念心了,作學問也能成就,作事業也能成就,修道也能成就。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八萬劫後,未脫鴿身

八萬劫後,未脫鴿身,這也是一個佛經典故了。有只鴿子...

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都是罪

那談死亡問題,生命的終結一定要從他的一生的過程去談...

正德法師:我是如何下決心做和尚的

在做了多年居士以後,於1999年我正式剃度出家。出家源...

有求皆是苦

有求皆苦,在這個充滿競爭與追求的社會裡,人們總是認...

恩愛別離怨憎合會,此皆為苦無有歡樂

往昔,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城裡有一位長...

負面情緒的根源就在於貪瞋癡

佛法以緣起看世界,這就告訴我們,每種想法和情緒既非...

如果選擇逃避,問題永遠都解決不了

位和尚問洞山良价禪師:「寒暑來的時候,要躲到那裡去...

貪念惡念感召生死輪迴苦

佛住在波羅奈國鹿野苑時,一日早晨到城裡托缽,看見一...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大藏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香讚: 爐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諸佛海會悉遙聞...

【大藏經】【註音版】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嘉興藏流通本)...

【大藏經】【註音版】淨土十疑論

淨土十疑論...

莫以為做和尚容易,除非你不修行

他們看到和尚沒兒沒女,自由自在,以為當和尚好玩。其...

信願行的過程與差別

心即是佛,是禪宗的根本,無論講到哪裡都離不開,因一...

【推薦】所有的外境,都是你內心的影像

我們引用這個《占察業報經》裡面有一段的這個無分別智...

抱著慚愧二字,可作入聖階梯

印祖有一筆名常慚,一生自稱常慚愧僧。 常思己過,對不...

用歡喜心降伏你的自卑與嫉妒

當別人有成就的時候,我們往往不能正確對待。看到別人...

失敗的成功者

我偶然聽說過一個小名為史帕基的男孩的故事。上學對於...

中道實相是佛所要說的真實義

佛陀真正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那就是正直舍方便,但說...

在家佛教徒必讀經典

人們往往用浩如煙海或汗牛充棟等詞彙來形容佛經數量之...

飲食知止足,常樂在空閑

我們生活在欲界,自然飲食的慾望也就熾盛。財食往往是...

佛弟子是否應該求財?

來寺院燒香的人很多,由於發心不一樣、目的不一樣,學...

妙蓮老和尚《出世間名利》

我們佛弟子要不要名利呢?當然要!不過世俗人是求世間...

佛陀度化五百梵志

(上) 古印度時,世尊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住在王舍...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蒙光觸身獲益願

第三十三 蒙光觸身獲益願: 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

皈依後的八大好處

皈依對我們有什麼大好處呢?可分為八點: 一、入佛弟...

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

【原文】 蓋聞業海茫茫,難斷無如色慾。塵寰擾擾,易犯...

如何處理毀壞的佛像經書

在事相上來講,有佛、有法、有僧。佛就是我們的佛像,...

【佛教詞典】離雜穢語妙行

【離雜穢語妙行】 p1429 集異門論十卷十一頁云:云何離...

【佛教詞典】役僧

(一)從事有關法會、葬儀等行事之職者。又作役者。如日...

【視頻】慧律法師《大乘入道四行觀》

慧律法師《大乘入道四行觀》

【視頻】妙境法師《業力就是幻術》

妙境法師《業力就是幻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