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如何將佛法融入於生活

2014/06/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如何將佛法融入於生活

將佛法融於生活可以從小的事情開始做起。

譬如:早上起床後,如果有佛堂的話,先點香、行禮、虔誠地祈禱佛菩薩等等,然後給家人準備早餐,當家人起來時發現已經準備好了早餐,這時大家都會感到高興,你也因此有了積累福德的機會,家人也會因你的熱忱而感到喜悅,一大早你就能夠做一件好事。

藏地俗話說:「令父母高興是報恩,使眾生歡喜是行善」。

因此當你準備早飯時,千萬不用擔心失去做早課的機會,做早餐的同時也可以修行,一邊認真做早餐,一邊專心念佛號,這就是你的早課,也是修持「精進」;做早餐時不傷害任何生命,就是修持「持戒」;做早餐時心不散亂,保持正念就是修持「禪定」;做早餐時家人還沒有起床且打呼嚕,但你仍然不生煩惱,就是修持「忍辱」。他們起床後你把飯菜放在餐桌上給大家吃,就是修持「布施」。你具有善巧的做好早餐,且能做到讓大家充滿歡喜,這就是修持「智慧」。因此,你在一頓短短的早餐時間裡就做到了六度波羅密的修持,這才是真正將佛法融入於生活,也是最好的功課。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任何事情時都可以修行。

譬如:早上上班從家裡出發時,不要悲觀的認為很麻煩我要去上班,而應保持樂觀地心態去上班,要想著我去「行菩薩道」,我要幫助很多人。應培養這樣一個好的習慣,這就是發心。當你路過院子裡看到各種各樣的花,比如玉蘭花、桃花、迎春花或其他的花時,會憶念起佛菩薩,並將這些都獻給佛菩薩了,這就是「供養」。

上班的路上搭乘公交車的時候發現有老年人或者孕婦沒有位子坐,你可以把位子讓給她們,這就是修持「布施」。你能夠遵守單位的工作制度,平常準時到達工作崗位,提高做人的道德與素質,這就是修持「持戒」。當你在工作中,有時候看到老闆的臉色不好,有時候同事不配合你的工作等等的問題出現時,你仍然能讓心保持平靜而不生氣,這就是修持「忍辱」。

在工作崗位上認認真真地做事情且不偷懶,這就是修持「精進」。做任何事情時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平常能保持清醒這就是修持「禪定」。在單位也好,在家庭也罷,對人對事,不得罪任何人,不出任何差錯,既有智慧,又有善巧圓融,這就是修持「智慧」。

這些都是修持人間的六度波羅密。我們要以寬廣的胸懷來包容家人、同事、朋友以及師兄們,為服務社會來提高自己的修證與菩薩的博大精神,這才談得上是跟隨菩薩的大乘行者。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以既有智慧,又有善巧的方式來努力將佛法融入於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家時,家就是我們所修的環境,家人就是我們所修的對境;接觸社會時,社會就是我們所修的環境,所有的人都是我們所修的對像。無論善緣還是惡緣,在這人生的路途中,個個都是令我們修行成長的助緣,所以要發自內心深處的感恩,感恩在這個世界上有了善緣,幫助我們獲得幸福,給予我們愉悅快樂,對我們具有非常大的恩德。

如果在這個社會上出現了惡緣,我們受到謾罵、侮辱、指責、欺負、誹謗等等傷害,應該發自內心地感謝,這使我們消除很大的罪業,於瞬間令我們遠離種種障礙與違緣。也會令我們成長和堅強,更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成就,所以實際上惡緣對我們的恩德遠遠超出順緣對我們的恩德啊!

因此,我們無論走到什麼地方,接觸到什麼樣的人,一樣的可以修行,也一樣的可以保持歡喜,因為他們在無形中給予了我們無比的幫助和恩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修行不能自欺欺人,一定要真實

善導大師特別開示:不得外現賢善精進之相。不能表面上...

身在鏡中勤修行,心作蓮池自在人

徹悟大師有首偈子談道:要作蓮池自在人,娑婆肯更惹紅...

勸君早辦修行路,莫為兒孫做馬牛

在明朝,有個人叫羅洪先,他特別有才華,二十多歲就高...

達照法師:修行是唯一有意義的事情

有人問我生命的意義是什麼? 我告訴他:修行是生命中...

成為內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日,佛陀告訴比丘們:...

聖嚴法師《如何和不喜歡的人相處》

中國人常說的人緣,日本話稱為人氣。例如,有的明星在...

真修行人要過的錢財關

很多修行人會發現,怎麼自己這兩年突然的運氣不順了,...

若不觀心,略有十過

若不觀心內證,法、律、禪師等,各有十種過患。如《像...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大藏經】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

未來星宿劫千佛名經(亦名集諸佛大功德山) 闕譯人名今...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佛說救拔焰口餓鬼陀羅尼經...

念佛是無上良藥

【念佛調養生息】:一聲佛號,調養生息,心平氣和,平...

修行是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麼,是不是一定要脫離生活跑到廟裡拜佛念經呢...

學佛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問: 學佛以後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剛法師答: 我...

布施越多福報越多

從佛法的因果關係來講,你付出的越多,你得到的越多。...

過去世不知道造了什麼業,應該如何懺悔

我們今生造的業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向佛菩薩發露,對不...

調整心態養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們現在做為一個生死業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趕快調...

兩種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識一下,有兩種。 一種是慈雲遵式提出的十...

一切業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聽聞《法華經》,產生開示悟入佛陀知見,不管你過去...

【推薦】一樁善舉挽救了兩條人命

光緒年間的故事,一位江蘇的賈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

怕冷可多吃四類食物

一、根莖類: 醫學研究人員發現,人怕冷與機體無機鹽...

合十的意義

合十,亦稱合掌。其形狀是兩手當胸、十指相合。合十為...

為何華不著菩薩,只粘著聲聞眾

乍得我空者,小乘但悟蘊中無我,不知蘊亦是空。執境為...

印度人的素食觀

在印度餐館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

佛教裡的譬喻故事

佛教善於講故事,無論是人還是動物,作為生命體驗者,...

敦煌風格連環畫《微妙比丘尼受難因緣》

(1)從前,有一位巨富長者沒有兒女,就聘娶了一個貧寒...

【推薦】當遇到逆緣時,要觀照兩件事情

菩薩要善調自己的瞋心,因為瞋心的活動,對眾生的傷害...

【佛教詞典】還滅

轉迷而還歸寂滅之意。又作還源。與「流轉」相對稱。據...

【佛教詞典】實相經典

(術語)說實相妙理之經典也。維摩經法供養品曰:釋提...

【視頻】慧律法師《行陰魔》

慧律法師《行陰魔》

【視頻】慧律法師《臨終的三階段》

慧律法師《臨終的三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