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了解我們罪業的本質

淨界法師  2014/04/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了解我們罪業的本質

佛法講因緣是講三世,就是我們先觀察過去,我們往過去的生命去觀察,怎麼樣觀察呢,「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我們過去有很多的生命,在人間得果報、在天上得果報,有種種的果報。每一期的果報當然都造很多業,這個業是怎麼回事呢?「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大部分都是造惡業,而且業是無量無邊。

就是現在我們這一念心,當然我們這一念心有八識,我們這一念心,它不但是不斷的生起作用,也蘊藏我們過去的很多業力。我們這一念心,感覺到現在好像什麼事也沒有,身體健康心情愉快。但是其實不同!我們要入這個因緣觀,哎呀!不得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我們這一念心聚集了過去生中所含攝的五逆十惡,種種的罪業在裡面。

這些罪業有多少呢,講一個譬喻,「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當然業是沒有形相的,但是「假設」,假設這個業就像撫尺一樣,它佔有一定的空間,假設把我們每一個人過去的惡業累積起來,十方的虛空不能容受。這件事情是這樣的,就是我們這一念風平浪靜的心中,它積集了無量無邊的罪業在裡面,我們要知道這件事,很多的罪業我們都還沒得果報,這是對望過去。

從無始來,直至今生,所作惡業,無量無邊,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

佛陀在《阿含經》告訴阿難尊者說:阿難你看,你看那個大梵天王,當然大梵天王不是一個,有很多的大梵天王。大梵天王有時候入定,有時候出定,他是初禪。他說那個大梵天王他入定的時候,他那一念寂靜的心當中,他感覺什麼事都沒有,風平浪靜。但是以佛的眼睛來看這件事情,他那一念的寂靜心當中,積集了無量無邊的煩惱跟罪業在裡面。所以我們就是要作因緣觀,觀察過去、觀察現在、觀察未來。

佛陀告訴我們,宇宙間一切事物的發生、發展、變化都遵循著一定的自然法則,這就是因緣生法,即萬法緣具(具足)則生,緣散則滅。任何一種事物都和他周圍的事物相互聯繫、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不可能脫離整體而獨立存在。宇宙間一切萬物皆是眾生的業力所感,絕不是所謂的某神所造和主宰的。

眾生以分別出妄想、以貪愛生執著,緣器世界之外境而生貪、嗔、癡之心,無始以來造下了很多的罪業。我們的生活狀況乃至現前的器世界皆是過去業感而合,因緣成熟之果來及現前,而我們現前的身、口、意,隨時隨處所造的業因,也必然會牽引未來應受的果報,絕對無絲毫差錯。《華嚴經》中云:

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 今生做者是

以此可見,人生之苦樂,財富之多少,地位之高低 ,無一不和現實生活相聯繫,無一不是業力所感。

一切眾生所造業,縱經歷劫業不亡。如高空之飛鷹,影印於地。因緣和合於一時,果報隨自當受。現世中造業受報的案例更是不盡其數,很多人否認因果規律,否認心識的流轉、遷移,而毫無顧慮地為所欲為。這一點也正如《涅磐經》中云:不見後世,無惡不造。

眾生的存在是業力所致,也正是因果心相續的無窮無盡的流轉過程。所以,人死後必受生前所造業的牽引而輪迴於迷惑世界之中繼續無常的生命。

我們產生修慧,我們開始去修正,去對治我們內心的煩惱。《楞嚴經》講到其中一個苦行外道。他也知道我們生命的痛苦是罪業產生的,但是他認為這個罪業是真實的,不能改變的;所以你要趕快離苦得樂;趕快把自己的業障清除,最好的方式就是修苦行。因為它是真實的,你不能改變它的,那怎麼辦呢?那就躺在這個有刺的荊棘上面,或者泡在那個冰冷的水當中;或者是倒掛在樹上。那麼他的一個苦行,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快速地消除罪業。快速地成就安樂的涅盤。

佛非水洗眾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

非將己德移於彼,唯為說法令解脫。

說佛陀出世以後,是來幫助我們眾生修行的,我們現在有很多罪業,佛陀不能夠用他的清淨的甘露,來洗我們的罪業。我現在很痛苦,佛陀不能用他萬能的手來拔除我們的痛苦。佛陀也不可以把他所有的波羅蜜送你一個來讓你受用。也沒有辦法,不能把功德送給你。那麼佛陀做什麼事呢?唯為說法令解脫。其實我們看佛陀成道以後,到入涅盤之前,只有做一件事,就是「說法」。佛陀把道理告訴你,讓你自己聽聞以後,讓你自己改變。所以我們一再的講一個觀念,一個人要改變只有一種情況——你自己改變。沒有一個人可以幫你改變,。其實佛陀是扮演一個說法的角色。而法師也扮演說法的角色;那麼從功能上這二個效果是一樣的。你看佛陀滅度以後,就是靠這些天下弘揚佛法諸大善知識來弘揚佛法。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念恩深敬;因為法師今天扮演的剛好是佛陀的角色。你把他當做佛陀一樣看待,而我們自己聽法者得到最大的加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淨界法師文章列表

常有恐懼心理,應如何改變

問: 我常常有這麼一種恐懼心理,就是怕自己被冤親債主...

為什麼因果絲毫不爽,不能抵消

我們看,絲毫不爽。前面我們解釋平等流類,佛教的因果...

參禪會出現的三種習氣障礙

你在參的時候,過去的種種習氣煩惱,就會在身心中翻出...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塵緣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經營...

《梁皇寶懺》十卷都說了些什麼

禮拜《梁皇寶懺》是佛門中修懺悔的主要法門之一,流傳...

印祖因念佛痊癒眼疾,而對淨土起信

印光大師出生六個月大的時候曾經患過比較嚴重的眼病,...

常用佛語的背後義理

你的業障重啊! 常聽佛教徒講業障,聽久了實在讓人害怕...

眾生墮三惡道中,佛菩薩為何不來救拔

問曰:若有十方無量諸佛及諸菩薩,今此眾生多墮三惡道...

【大藏經】瑜伽師地論(100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一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瑜伽師地論卷第三...

【大藏經】【註音版】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悲華經

悲華經卷第一 轉法輪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

【大藏經】大寶積經

大寶積經卷第一 大寶積經卷第二 大寶積經卷第三 大寶...

「上香」意義的省思

農曆乙未羊年新春期間,是善信上香祈福的大好日子,尤...

對壞習慣不能沽息

有一男的,立志要找一個十全十美的女人做妻子,他找呀...

修淨土人的三種力量

第一個彌陀大願力,就是佛力不可思議,你對彌陀本願的...

你不分別,就沒有那件事

修唯識觀分兩個部分,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像...

佛號與菩提心之間有何關係

問: 請開示念阿彌陀佛名號與菩提心的相互關係。 大安...

逆境也能種福田,看你怎麼善用其心

我們只要能夠善用其心,都是我們修福德的機會。第一個...

圓瑛法師為什麼能從禪堂裡穿門而出

佛法是不二法門。怎麼叫不二呀?《心經》大家都會背誦...

鬼道的眾生有哪些呢

在中國民間,將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鬼節,要祭祀祖先...

人際交往的六不合七不交

一、六不合: 1、不與私慾太重的人合作,因為他們看不...

你真的信佛嗎

現在,信佛的人越來越多了起來,在中國這個有著古老傳...

為什麼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農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變化因月亮的盈虧影響而達...

聖嚴法師《大悲咒與大悲懺的修行入門》

經懺,種類繁多,以觀音為主的《大悲懺》僅是其中之一...

印光大師嘉言錄--論生死事大

甲、警人命無常 ● 光陰迅速,時序更遷。剎那剎那,一...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們要在生活當中體驗什麼是發菩提心。自己真正發了菩...

觀世音菩薩的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這個地方是講到,觀世音菩薩證得耳根圓通以後所成就的...

好臉色是最難做到的孝道

《論語》裡有個小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夏問孔子...

【佛教詞典】迴光返照

(術語)禪錄之語。顧自己之本分也。又通用於淨土門還...

【佛教詞典】粗獷語

【粗獷語】 p1473 瑜伽八卷十三頁云:粗獷語者:謂惱亂...

【視頻】齊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齊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視頻】學誠新語

學誠新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