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在生活當中體驗什麼是發菩提心。自己真正發了菩提心,向內就是要明白:我與佛無二無別,只是一念無明變成不覺,隨著煩惱流轉生死,生生死死,頭出頭沒。幸得微善,有一點微善生在人中,如果不珍惜,一息不來生到哪一趣,自己實在沒有把握。所以,要能夠徹底明白「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皆因妄想分別執著不能證得」的道理。
懂得了性空,就要能夠來面對緣起。在現實當中出現的一幕幕,可以說一個一個的緣起,都沒有離開我們過去的造作。現在唯一能改變的就是念佛,從緣上積極努力,這個才有希望改變我們。所以,煩惱少一點的前提,就是要懂得學佛法的道理,讓我們的分別執著少一點,讓我們的心量放大一點。
以前也常說,實際我們誰都不比誰差,但要想成就大事,也就是比的一個心量。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因為心量大福報大,和眾生結的善緣就會多。
我們很多同學都帶著過去的習性比較喜歡佈施,這是非常好的。但要懂得,拿東西去佈施固然結了善緣,修了福報,但如果是懷著特別執著的心,不肯放下自己,在事理上不明白,那也是不究竟的。
實際真正障礙了生死的,是自己不肯從道理上來明白,真正的修行、真正的利益眾生必須要學會斷煩惱,破除自己對「我」的執著,有相的佈施也不是我們的目的。所以,為什麼真學戒持戒是大供養?《華嚴經》說:「諸供養中,法供養最。」
希望我們像昨天提醒的一樣,真能夠懂得色身無常:
一句彌陀,色身無常。
定慧增進,散發戒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