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學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明學長老  2014/03/0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學佛要先懂得佛教道理

我國有五大宗教,總的說都是勸人為善,大家都做好事。我們佛教來講要請法師講經,印的經書,流通的經書也是弘揚佛法。我們靈岩山念佛堂天天念佛,禪宗天天參禪,對信眾來說,還是念阿彌陀佛的多,給信徒們講講(佛經)開示,讓他們對佛教教理方面有個了解,要提高素質。信徒到廟裡燒香拜佛蠻虔誠的,問他什麼他不懂,現在要教他們理解為什麼要燒香拜佛,為什麼要信佛,要把這個道理讓他們慢慢地認識到。不是說念念阿彌陀佛就當銅錢用了。

我小時侯在家鄉鄰居有個小孩,他說:用麥紙板包個紅包,念念阿彌陀佛,燒了變金條了。從前叫祭祀,把念的阿彌陀佛用紅紙包了燒了變金條了。有一兩年了,一個老太太在大殿門口燒錫箔,一邊念佛。我問她,你念佛做什麼?她說念念佛燒了嘛就變金元寶了。燒錫箔是我們中國民間風俗習慣,民間風俗習慣也不能說是迷信,因為要是民間的風俗習慣是要祭祭祖,燒個串,燒個紙頭錫箔,到廟裡來燒錫箔,燒這個東西,他又不懂,這種念佛的人需要法師給講經開示。

像我們道安老法師每個星期到蘇州北塔報恩寺去講經。山上講經講過幾次,在我們佛學院裡講經。對他們信徒講經自己有具體困難,因為他事前不知道幾點鐘開始要講經。他們來燒香的,燒香的準備要回去的,那麼你說下午幾點鐘開始講經?他燒了香不可能在等你講經。還有人呢,他不敢跨進來,有茶水供應大家來聽經,我叫他們進來,他們不敢進來。這是弘揚佛法,不是站那兒念念阿彌陀佛就完了。

要把佛教的教理、規矩、道理說明了,讓他們提高認識,提高素質,否則的話他們就只會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東西都不知道,你們念佛做啥啦?他也不懂。念佛是求生西方,念佛又不是當錢用的,念佛是為了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做的好事也要迴向西方極樂世界。我們將來佛教徒都會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多做好事、多念佛,到了西方極樂世界,聽阿彌陀佛講經說法,成了佛再回來,再度眾生。

這樣把思想慢慢地認識提高,現在蠻好,現在弘揚佛法光碟很多,印的書也很多,還有法師講講經,這樣是比較好。黨和政府對我們佛教很支持。以前國家宗教局局長葉小文,也是講佛教以戒為師,當時弘一大師教的——以戒律為師,佛教徒要學戒律,要多做好事,不要去幹壞事,以戒為師。有一次也是領導,不是普通領導,是高級領導,講你們佛教都根據五戒去做,我們國家建和諧社會,大家就安定了,大家就好了。

現在國家對信佛的人很尊重,知道信佛人都要按照佛的五戒十善去做,道德就好了。現在國家提倡要有文化、有道德,怎樣有道德?就要根據五戒十善去做,人的道德就高尚了。怎樣提升道德,佛教都有根據,按五戒十善去做,道德就高尚了。先做好人,將來好成佛啊,做人都做不好怎麼好成佛呢,做好人就根據五戒十善去做,將來好成佛。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深入佛法捨假修真

末學生於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一念善心即為佛

印象中,奶奶篤信佛教,每日吃齋念佛,特別信奉觀音。...

學佛要實修實證

《大莊嚴經》裡有這麼一段記載:從前有兄弟二人同時出...

不要讓師父哄著學佛

很多出家人苦於眾生難度,也有的人不願意和信眾打交道...

學佛要從做好身邊小事開始

佛經上告訴我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意...

生起真實的信心

師父領進門,證明你們是三寶弟子,然後那個寶就要靠你...

學佛修行的11大禁忌

1、永遠都要記住學佛就是修心;就是勤修戒定慧、熄滅...

學佛為什麼不得成就呢

我們學佛法為什麼不得成就呢?由昔業障由於被過去生所...

【大藏經】大乘起信論

大乘起信論序 揚州僧智愷作 夫起信論者,乃是至極大乘...

【大藏經】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漢傳版): 那(na...

【大藏經】【註音版】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弘化社32分本)...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盂蘭盆經

佛說盂蘭盆經...

內心的充實才是真正的富有

總結我的前半段人生,從大學畢業開始,我的前半段人生...

念佛就是開佛知見,恢復自己的本覺性

因為人心本來是覺悟的、光明的,其體週遍法界。只因無...

不殺生,離殺生,進而放生

不殺生進而要放生,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護生,愛護一切有...

清明時節讀誦《地藏經》,以佛法利益亡人

《地藏菩薩本願經》中,釋迦牟尼佛講,從釋迦牟尼佛滅...

專訪覺光長老:一生出家皆因前世緣

將此身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這是佛學經典中間的一...

慧律法師《佛教的根本精神不是一句阿彌陀佛,一句觀世音菩薩》

有一個信徒拜佛拜得非常煩惱,她念佛念觀世音菩薩念了...

李炳南老居士:契道之法

深信因果、多修陰德 時下之人,最大毛病在於不信因果...

百萬佛號閉關體會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諸法門中,唯淨土為最。生而為...

禪修需調五事

禪修需調五事:第一,調飲食;第二,調睡眠;第三,調...

生死關頭,切切不可被恩愛綁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學,不能窮究佛經,暢...

不肯念佛者,皆是福薄之人

昔時有人問蓮池大師:一個人不信淨土,不願修念佛法門...

奶奶的往生紀實

奶奶出院了,康復得不錯,精神狀態很好,常給大家講當...

如何修不淨觀與無常無我觀

大乘起信論它對因緣所生法的觀,主要是提出兩點:一個...

【推薦】帶業往生是帶什麼業

淨土法門的特點就是帶業往生。離開了這個本質特點,那...

不從小事來學忍辱,沒法來成就大事的

忍耐是說忍辱和耐力,也可以說成安忍。我們在生活當中...

居士在寺院掛單應注意的事項

居士住在寺院修行,在佛教中稱為掛單。這也是從行腳僧...

【佛教詞典】暫時滅

【暫時滅】 p1340 顯揚八卷四頁云:暫時滅者:於已成熟...

【佛教詞典】禾山解打鼓

禪宗公案名。又作禾山四打鼓、解打鼓、禾山打鼓。即唐...

【視頻】慧律法師《說三摩中二十五聖圓通》(前二十四聖)

慧律法師《說三摩中二十五聖圓通》(前二十四聖)

【視頻】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惠州

大安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惠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