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百萬佛號閉關體會

2017/04/1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百萬佛號閉關體會

生死苦海,唯佛法可度;諸法門中,唯淨土為最。生而為人,有幸聽聞佛法,特別是仰仗阿彌陀佛慈悲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淨土法門,那可是一件曠劫難逢的大幸事,意味著我們可以自此超越輪迴、永別三界,進而安住於無上正覺之光明彼岸。對於初入佛門的蓮友而言,需要學習的佛法內容很多,本文主要向大家報告一下末學在閉關念佛實修過程中的點滴心得體會,希望對初機學人如何念佛能有所啟發,不當之處懇請諸方大德批評指正。

發大誓願,以願導行

參加東林寺的十天百萬佛號閉關,一直是我夢寐以求的事情。二〇一六年七月一日,終於機緣成熟,我如願以償地參加了嚮往已久的閉關修行。因平時念佛不多,且以散念為主,所以基礎較差、起點很低,要如期完成一百萬聲佛號,確實是一個不小的考驗。十天下來,經歷了一番辛苦磨礪,自感收穫很大,受益良多。

從七月一日下午二時正式入關,到晚上十點上床睡覺,整整八個小時內,只念了四點五萬聲佛號。我內心不免有點著急,如此念法可能難以完成每日十萬的任務,因此感覺蠻有壓力的,心中告誡自己,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可要加倍精進了。

第二天早晨,我三點五十起床,匆匆洗漱後,就開始爭分奪秒地念佛。因用功心切,致使著急上火,咽喉腫痛,眼垢增多。恰巧前兩天有位師兄送我兩小包牛黃上清片,為了不影響後續修行,就吃了幾片,並口含草珊瑚含片,堅持念佛不輟。

到第三、四日,喉痛加重,偶有乾咳,頭亦微痛,鼻涕漸多,感冒症狀出來了。於是趕緊服了一片「康必得」膠囊。此時心想,平時身體挺好的,怎麼閉關就生病呢?這或許是業障起現行了,也算是重罪輕報吧。針對出現的狀況,我真誠地懺悔和感恩,在內心深處不停地為自己鼓勁:想想關房外面那麼多義工師兄長期為大眾服務,都沒有機會閉關修行,自己算是非常幸運了;護關師父及師兄們精心照料我的生活起居,使我能安心辦道,龍天護法更是在冥冥中加持護佑,我怎麼能辜負他們呢?復念及身居道場吃十方供養,「施主一粒米, 大如須彌山」,若不能用功辦道、精進修行,實在是對不起所有的人,更對不起自己—不精進就是造業啊!所以,振奮精神,發大誓願,寧可不吃不喝不睡,誓死也要完成十天百萬佛號的目標。

我患有較重的腰間盤突出,已經到了壓迫腿神經痛的程度,稍微坐久或行久一點,腰腿就疼得受不了。因為坐著念佛特別容易昏沉,速度也慢,為了確保完成任務,只能以經行為主。開始幾天,經行一小時腰腿就疼痛難忍,於是就盤腿打坐緩解一下。七月九日之後,已能連續經行四個多小時。自春節後,十指中間關節患上了莫名其妙的疼痛症,可令人驚訝的是,持續了好幾個月的病症竟然在關中不知不覺地消失了。原來腸胃功能不好,一日三餐中,稍吃晚點都受不了,可在關中需要過午不食,竟無任何不適之感,乃至後五天堅持日中一食亦無大礙。確實是佛力加持,不可思議!

念佛秘訣:念清楚、聽清楚

入關兩三天後,對於每天完成十萬聲佛號,在數量上已經心裡有底了。但同時深感在質量上差距太大—妄想雜念紛飛,淨念只是間或有之而已。雖然往生與否是由信願決定的,但對於一個志求上品的行者來說,這種狀況確實令人深懷慚愧和惶恐!正如憨山大師《費閑歌》所說的「口念彌陀心散亂,喉嚨喊破也徒然」。

入關以來,雖無外緣干擾,但念佛仍不得力。眼、耳、鼻、舌、身五根還算容易攝守,不向外或者較少向外攀緣,唯獨意根最難攝守,簡直是心猿意馬,難降難伏,不是思前,就是想後:過去種種經歷,造作營為,得失成敗,假如當初我要如何如何就好了;乃至未來出關之後種種計劃,見什麼人、說什麼話、辦什麼事,等等等等,「世事塵勞常罣礙」,一點不假。因此,深感《閉關規約》中所強調的「念清楚,聽清楚」,實在是攝心之要訣。如果心中在打妄想,則必然是有念而無聽;若能口念心聽,念得清清楚楚,聽得明明白白,妄想就不容易起來了。

七月三日,我在日記中寫道:「念佛務求不昏沉、不散亂、不夾雜、不間斷。」「時時警醒自己如在地獄火坑邊行走,一失佛號,就會墮落下去。」如是警策之下,果然妄想打得少了些。由於注意力相對集中了些,每小時念佛數量由六千、七千提升到七千、八千的階段。

但是,無始劫來的煩惱習氣、妄想雜念非常頑固,如何破除煩惱、如何降伏其心,始終是我們學佛修行的核心課題。五六天下來,看看時間過半,自覺念佛除能完成數量外,攝心還完全不上路。不知不覺中,內心生起一股「身在關中心戀俗,千年不出也徒然」的感慨!焦慮的情緒和失敗感充斥胸臆,甚至懷疑自己此生是否能夠真正往生、真正得度!由是思惟:淨土一法,既然為十方諸佛所讚歎,必定是真實可信、唯一可靠的無上妙法。在七月六日的關中筆記中,我寫下四點感悟:一、淨土一法,不唯己力(我輩惡業凡夫,障深慧淺,根機陋劣,不堪自證菩提),實乃自力與他力相結合的法門,是自己的行願力與彌陀的攝持力相感通,最終融自己持戒念佛的定慧力入於阿彌陀佛大悲願海而得以圓成。二、以深信切願、至誠皈命,感通彌陀慈悲救度。唯有死心塌地仰賴阿彌陀佛救度,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三、淨宗自有無上禪(我初入關時之所以有上述諸般焦慮,是由於過去學禪宗,既未能透徹「禪淨不二」之理,又未能全身心仰賴彌陀的緣故)。

大勢至菩薩說「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為第一」,這都是在說無上禪法。《印光法師文鈔》云「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就要教他消滅」,此即須保持高度「覺照」,暗合「禪」之道妙。《閉關規約》強調「一念單提」「不急不躁」 「念清楚、聽清楚」,即「念佛圓通」與「耳根圓通」本來不二,有互彰勝妙之功。四、在阿彌陀佛的佛號光明中,熏染彌陀如來的果地功德之香。念佛日久,積功漸深,沐浴著彌陀的無上功德,我們亦可凡情褪盡、香光莊嚴!

道理想明白後,疑慮困惑大為減少,能夠老老實實念佛了,仰賴著彌陀慈力,將身心沉浸在阿彌陀佛的慈光攝受之下。念佛之時,偶爾腦中亦出現一些佛言祖語,以及「見」一些幻景幻相,統統放下不理!「除念佛外,不起別念」,乃至佛言祖語亦是「別念」!此時,唯有安心念佛,其他一切不管:老實念佛是我的事,至於往生與否及「華開見佛悟無生」與否,那是阿彌陀佛的事!他老人家的事,就不用我們操心了!

念佛攝心的方法

對治妄念和散亂之法:一要痛念生死苦,二要念清、聽清、記清。

前者是根本,是總原則,只有真正生起厭離娑婆、欣求極樂的深信切願,才能心不放逸;後者是技巧,是對治散亂的具體方法,若能夠念清、聽清、不記混,則身、口、意全攝於一句佛號,心緣佛號,妄念自消。

師父開示四種念佛方法,出聲念(聲帶震動,久之易疲)、氣聲念(聲帶不震動,但靠氣流與唇舌摩擦發聲,久易傷氣)、金剛念(發輕微音,旁人不聞,不傷氣)、默念(口舌均不動,以心聲念佛)。實踐中,自己細心加以體會,初步總結出以下「三步」念佛法,以攝其心:

一、深吸氣滿,然後以氣聲快速念佛,形成一定節奏,併用心記憶這個念佛的音聲和節奏,直到氣盡閉口(此為「出氣念」);以鼻緩而深地吸氣的同時,用意念按前面出氣時的節奏和頻率念佛,即以心聲念佛,同時用心傾聽(實則「心念心聽」);如此念時,如同前面所念的錄音回放,直至吸氣滿懷、不能再吸為止(此為「吸氣念」)。然後,復以氣聲念之,直至氣盡,如此循環往覆。此法好處:一是因為盡氣而呼吸,強制妄念不能起,縱起亦不能久(若妄想一久,就變成自然呼吸了)。二是可使佛號聲不因換氣而停頓、間斷,使「不間斷」的要求落到實處(四種念法中,前一種因換氣停頓,形成念佛的節奏、頻率變化不一,時有間斷)。

二、因前述一步法中,氣盡後心聲念佛,有時闇弱不清,故於氣未盡、節奏尚清晰時閉口,按前律以心聲念佛,用心傾聽。如此,則念得清、聽得也清。

三、待二步法純熟後,出氣時亦閉口以心念之、以心傾聽。此時出入息皆為心念心聞,則能念能聞是一心,所念所聞亦是一心,久之可達「一心不亂」(此時乃為快速默念,配合呼吸,使心息相依、相一。純熟後不必記數)。

若心音衰弱不清時,可重複第一、二步法,再過渡到第三步的境界。此需反覆練習,不斷強化之。但能「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積功日久,必定可獲不可思議之妙用。

此外,還需注意防止如下兩種錯誤:

一是為了專求數量(速度)而倉促求快,致使吐字不清。把「阿彌陀佛」念成了「阿彌陀」或「阿彌」,這樣就使四字洪名變成了三字二字,極為不妥;二是口與手不一致,念得過急時,易出現手按計數器(或捻念珠)的速度快於口念。如是,則身體的動作與口念之佛號不協調,兩個頻率相干擾,最終難以達到身心一體(手口一如)、一心不亂的境界。此二細節,不可不察。這裡,關鍵是要打好基礎,循序漸進,不可沒學會走就急於奔跑,切勿犯這種急躁的毛病。

當然,也要處理好速度(數量)與質量的關係。過緩則易夾雜,過急則易錯亂。緩慢而無壓力,則妄念必多,易生懈怠;太過緊張,則令心口手不協調,亦難以一心專注佛號。總而言之,要把握好速度(數量)與質量(攝心)的關係,保持適度壓力,繃緊一根弦,則可攝心正念,心不放逸。

總之,念佛時要不急不緩,念茲在茲,念念堅固信心,念念願求往生,不求見佛、見光、見好境界。如此念去,自然淨念相繼,淨業法爾自成。

《淨土》雜誌2016年第5期  文/隆法居士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念佛人十大礙行

妙葉禪師《寶王三味念佛直指》云:詳夫一心平等,體性...

宣化上人:誰若想得度,誰就念佛

為什麼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呢?因為阿彌陀佛和十方一切眾...

專持名號,以稱名易故,相續即生

引淨土宗的二祖善導大師說: 「末法眾生,神識飛揚,心...

欲報父母恩,應當一心念佛,代父母懺悔業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學。然已大半輩子過了,無...

十方諸佛都在自己剎土,宣揚讚歎阿彌陀佛名號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難,我們再來觀照淨土法門...

厭離娑婆標準在哪裡

一個人到晚年,說是修淨土宗要帶業往生,帶業往生當然...

大勢至菩薩所修念佛三昧之內涵

我們看壬七,勢至觀根大。這個根大跟前面的根大是不大...

宣化上人:念佛如同打電話

念念真誠念念通 默默感應默默中 直至山窮水盡處 逍...

【大藏經】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

【大藏經】浴佛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鷲峯山頂,與大苾芻眾千...

【大藏經】妙法蓮華經

妙法蓮華經弘傳序(唐終南山釋道宣述) 妙法蓮華經者...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印順法師:唯人為能學佛

一、人類的特勝: 一般來說,人雖自尊心極強,卻都看...

內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樣協調

問: 請問師父,那種安住跟平常生活怎麼協調?我們安...

一心歸命,通身靠倒

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師在文鈔對「一心歸命,通身靠...

肉食的害處和素食的好處

一、從健康的角度看肉食的害處 (一)毒素致癌(五毒...

阿彌陀佛和釋迦牟尼佛是否有聯繫和區別

問: 請問師父,我們在經典中常常可以讀到南無阿彌陀...

在工作中「默默努力」未必很好

有些佛教徒問我說,把佛法用在工作場合中,是不是就要...

靜波法師《輪迴與解脫》

關於輪迴與解脫的問題,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即便是...

光孝寺: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光孝寺位於廣東省廣州光孝路北端。據《光孝寺誌》載,...

虛雲老和尚的淨土思想

虛雲和尚(1840-1959)是近代禪宗泰斗、佛教領袖。當...

吃葷對誦經往生是否有影響

問: 我皈依後十齋日是吃素的,其他的日子都是吃葷的...

蓮池大師《七筆勾》淺析

一、五色封章一筆勾 【原文】恩重山邱,五鼎三牲未足酬...

何為「三淨肉」

這是對於一般學佛弟子,一時無法馬上改過吃素的人,個...

壞人可不可以度

小和尚滿懷疑惑地去見師傅: 師傅!您說好人壞人都可...

每個人都應要有惜福的心

一個人活在世上,不管家境的貧富,也不管地位的高低,...

素食火鍋的做法

現代人重視養生與健康,一般火鍋的高葷高熱量,雖然美...

拜88佛和拜阿彌陀佛是否有同等的作用

問: 請問師父,師父說懺悔業障要拜八十八佛,不過我...

【佛教詞典】災患

指妨礙向上修道之障。尋、伺、苦、樂、憂、喜、出息、...

【佛教詞典】狗子佛性

禪宗公案名。又作趙州狗子、趙州佛性、趙州有無、趙州...

【視頻】為什麼要懺悔

為什麼要懺悔

【視頻】江蘇鹽城盤龍古寺三日初級禪修

江蘇鹽城盤龍古寺三日初級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