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息滅妄念的三招

本性法師  2013/11/19  大字體  護眼色

息滅妄念的三招

宋代青原禪師有參禪三重境界說: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之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之深,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這讓我覺得,這三重境界說,與息滅妄念的三個層次,有異曲同工之妙。

妄念,佛法說,是條河流。上念接下念,念念相續,川流不息。無論,你是學佛、工作、生活、戀愛……,皆雙足沒於妄念河流中。如何息止剎那生滅的妄念,入得寂靜?

佛陀智慧啟示我們:要透過三個層次,應用三招。第一招: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這裡,觀,即是察,也是照。

通過這四觀,了知異、滅的真諦,了知身、受、心、法之空性,徹悟世界真空之本質。

第二招:觀身如身、觀受如受、觀心如心、觀法如法。這四觀,重在體悟世間的存在一面。這存在,雖虛假,暫時,但不失生與住的真諦。我們佛教,稱此為有。這有不是恆常的,只是現象,只是一種物相,為此,稱之為妙有。

第三招:觀身在身,觀受在受,觀心在心,觀法在法。

這是對第一招與第二招感悟後提升的新境界,非住空非住有,非滅空非滅有,而能在非空非有之狀態中,了知、融入、自在,猶如入了三摩地,離苦離樂,居於禪悅,有餘涅槃。

在第一招,於實際應用中,要求我們控制好眼、耳、鼻、舌、身、意,勿放任之,意在使我們不執著於不貪戀於色、聲、香、味、觸、法。

在第二招,於實際應用中,要求我們妙用眼、耳、鼻、舌、身、意,要正確引導之,勿使入了邪徑,而應生住於健康的色、聲、香、味、觸、法。因為,既然事物妙有,一時無法抹殺,便要方便珍惜、隨機妙用。

在第三招,於實際應用中,是第一招與第二招的辯證綜合,既不執著,也不放下,既不積極,也不消極,既不以空為悲,也不以有為喜,契入中道,只在當下,享有當下,生於當下,住於當下,異於當下,滅於當下,珍惜於當下,解決於當下,自由於當下。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本性法師文章列表

色陰的本質是清淨的佛性

在五陰當中最粗顯的就是我們的色身。色在佛法當中叫做...

【推薦】念誦太過熟溜或不利於修行

不如法的念誦,就好像從前的留聲機(一種通過唱針在旋...

你內心不動,外面的世界便不會動

邪復成非: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

若想真修行,就不要打妄想

老子說:養成大拙方為巧,學到如愚始見奇。我們要學愚...

修行人有什麼事情,千萬不要輕舉妄動

我們身為一個修行者,經常會注意自己內心的狀態,很快...

兩個錢的啟示

有對貧窮夫妻,住屋簡陋破舊,家無隔夜糧,每日必須辛...

迷亂由主,悟則必勝

佛陀說,我們修止觀的人就像熱湯一樣,魔王冤親債主活...

想學《楞嚴經》,要先放下這些

你要想學《楞嚴經》,放下識心,放下一切執著。就像一...

萬般將不去,唯有早念佛

傅大士云: 漸漸雞皮鶴髮,看看行步龍鐘。假饒金玉滿堂...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諸同學!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兩句經,是金剛經中最...

四念處之觀身不淨

好,我們看附表第二的四念處,四念處呢,這個我們先解...

網絡學佛的注意事項

網絡學習佛法很方便,但是有利就有弊,大家都有體會。...

靜波法師:修心訣

靜波法師講《修心訣》語錄筆記 1.業障是什麼?習慣。...

「圓通」的解脫境界

下面我們再看一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什麼叫做...

真和尚不真,假和尚也難假

僧人,就是獨身,第一個是獨身;第二個是住在被縣、市...

寺院燒香的注意事項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實大多數人都...

蜘蛛之絲

在印度有一個江洋大盜,名叫犍陀多,生性凶殘,殺盜淫...

【推薦】星雲大師《不爭人我》

昭化道簡禪師追隨雲居道膺禪師學道很久,雖已得到老師...

脫離不了過去,就失掉了未來

大乘佛法成就清淨之後,他要產生願力,這個就是修假觀...

【推薦】身有生老病死;界有成住壞空

世間所有,若根身,若世界,皆由眾生生滅心中,同業別...

不是法門有問題,是操作的心有問題

這個地方我們分成兩塊來說明:第一個,先講什麼是佛陀...

菩薩行果——菩薩行位

菩薩行位,就因果合說,總有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

【佛教詞典】一代五時佛法

天台智者大師把釋迦佛一生所說的佛法分為五個時期,叫...

【佛教詞典】持齋

過了正午不食叫做齋,持齋就是受持齋法。...

【視頻】大安法師《頭陀第一摩訶迦葉》

大安法師《頭陀第一摩訶迦葉》

【視頻】《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聆志居士念誦

《受持七佛名號所生功德經》聆志居士念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