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影響孩子一生的「十宜十勿」

2013/08/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思想上,宜平等勿凌人

應當把自己的孩子當朋友,不要因為孩子要依靠父母撫養,就可以隨意斥責或打罵。這樣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與孤僻性格,也不利於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交流。父母喜歡的活動也讓孩子參與,而父母要求孩子不做的事,自己也最好不做。

在行動上,宜誘導勿控制

孩子的行為常有隨意性與多變性,因此,父母要經常誘導孩子的言行,使孩子既感到自由,又不失過分。如:孩子玩玩具,應盡量滿足供應,但在每次玩完後應教孩子把玩具收拾好,而不能怕玩具散落滿地就不讓孩子玩。

在方法上,宜明理勿強迫

孩子雖然在各方面還尚未成熟,但簡單的道理是會明白的,不能過低估計孩子的理解水平。特別是在孩子犯無知之過時,更要求父母在責罵之餘,給孩子講清道理,使之知錯,並有所改。不講明道理的強迫孩子改,往往使孩子心裡不服氣。

在童真上,宜理解勿責難

孩子有孩子的童趣。有些在父母看來是無聊的事,可孩子卻玩得津津有味。這就需要父母去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以及伴之而來的不同階段的遊戲活動,不要以父母的「思想高度」來評估孩子的「創作水平」,更不能粗暴地干涉與阻止。如:孩子好玩彈球與跳牛皮筋,在父母的眼裡是無聊的,殊不知,這些「無聊」之事,也曾經伴隨著父母們度過自己的孩提時代。

在教育上,宜啟發勿壓制

孩子對世界特別好奇,他們的追問有時會抵得上「十萬個為什麼」。而對如此求知的孩子,父母應該感到高興,不可視之厭煩,處處壓制,那樣會磨滅孩子那脆弱的求知慾。正確的教育方法應該是採取啟發的方式,盡自己所知講解。

在遊戲上,宜同樂勿漠視

孩子們玩遊戲常常要求父母一起介入,與之同樂。這時,如果父母有時間應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不要置身「事」外,使孩子感到孤獨和失望。長此以往,會影響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習慣上,宜培養勿強制

父母都希望孩子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且採取種種辦法促其形成。但是培養習慣也需要「水到渠成」,不可強制,要使孩子明白道理,並創造條件使之定型,使孩子主動養成習慣為上策。

在特長上,宜發現勿施壓

每當父母看到別人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專長時,總想培養自己的孩子也有某種特長。於是就生搬硬套,採取高壓手段「拔苗助長」,一旦「恨鐵不成鋼」時,就拳腳相加,這樣做很難培養孩子成才,反而容易使孩子產生反感心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首先要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從中發現孩子的特長萌芽;其次,要因勢利導,提供條件,讓孩子的特長得到發揮;第三,強化培養,使孩子的特長得到專業指導。整個過程應該是循序漸進的,必須貴在堅持,切不可盲目施壓。

在活動上,宜得當勿過火

活動是孩子成長的潤滑劑和催化劑。活動開展得好壞,活動質量的高低,對孩子的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父母要科學安排孩子的活動內容與活動時間,採取室內外相結合、動靜相結合、學習與娛樂相結合等方法,既讓孩子感興趣,又不失教育的機會。活動的內容與時間要因人而異,切不可過火,否則會事半功倍。

在智力上,宜挖掘勿盲目

現在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很高,總想自己的孩子的智力不弱於別人,於是就採取超前培養,超量灌輸的辦法,其結果常常是事與願違,這樣既苦了孩子也累了父母。應該明確智力是很多客觀因素決定的,如:先天遺傳和年齡變化等。有的孩子年齡只差數月,其智力就有質的飛躍。因此,父母要了解孩子的生長發育過程,科學地激發孩子的智力,不要盲目培養。當然,父母也不能任其發展,也要主動地營造學習的氛圍,有意識地挖掘孩子的智力,促其盡快健康成長。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如何讓孩子戒掉手機癮

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惑:孩子很迷戀手機,時常拿爸爸...

懷孕媽媽的胎教之法

歷來古今賢聖之人,都是由於父母之善教而得成功。而父...

忽略做人的教育會帶來什麼問題

在我們今天所受的教育中,往往把傳授知識和技能放在首...

曾國藩教給孩子的讀書方法

人之氣質,由於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

【推薦】一個人有沒有前途,就看他少年時期

美國富豪洛克菲勒每次出差,到了酒店只開普通房。侍者...

星雲大師《佛教對「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一個國家、一個團體有沒有前途,就看他對年輕人是否...

父母的教訓和責罰

居則致其敬的意思,是說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無...

人格的熏陶

佛陀出去托缽,路過皇宮的樓閣,看到難陀和愛妃正在享...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大藏經】佛說罪福報應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迦維羅衛國釋氏精舍,與千二百五十比...

心念念相續,才能構成業力

我們內心的一種造作的功能,佛陀說就像一個暴流,就是...

殺戒包括我們平常吃的肉食嗎

問: 師父慈悲,學人有一個問題,就是關於嚴持四重戒...

聖印法師:求福報

誠然,從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學問有氣質,卻沒有人賞識...

佛教寺院是否可以供養修煉成精的動物

問: 關於信佛,現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家裡都有供仙位的...

這一句佛號是方便,也是究竟

這個息滅貪瞋癡,它很重要的,諸位要有一個很正確的觀...

持戒與作善,功德果報天壤之別

戒法跟善法的差別。這是論它的性質,要是討論它所成就...

印光大師嘉言錄--標應讀典籍

● 大啟願輪,深明緣起,其唯《無量壽經》。專闡觀法...

果公上人語錄

一、要發心培福,有機會就培福,如去廟上帶支好香供養...

佛陀會做這7件你我都難做到的小事

華嚴經行願品末卷所列十種廣大行願中,第八曰常隨佛學...

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爾時,普賢菩薩摩...

婚外戀的十大典型心態

一、 補償心理 有的人因為夫妻分居,寂寞難耐,或者因...

阿彌陀佛臨終接引,這是自力法門沒有的

在通途教理當中,你靠自力在這個濁惡的穢土修行,別說...

10種垃圾食品盡量別吃

昨天上午,第十一屆中國科協年會活動之一,預防疾病健...

對名號不了解,真的能夠一心歸命、通身靠倒嗎

如果我們對名號不了解,你敢說臨命終時,這句佛號你能...

怎樣對待歷劫的冤親債主

有冤親債主乃至無量的冤親債主,這都是正常的。那麼我...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門。淨戒為因,淨土為果。若...

【佛教詞典】勤策

梵語 ?rāmaneraka 之意譯。舊譯沙彌。為五眾之一,七...

【佛教詞典】脫

【脫】 p1039 瑜伽十一卷十三頁云:脫者:謂解脫所緣相...

【視頻】妙境法師《滅罪和積集功德同樣重要》

妙境法師《滅罪和積集功德同樣重要》

【視頻】探索·發現《法門寺》

探索·發現《法門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