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

2017/09/22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品第三十六

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復告諸菩薩大眾言:「佛子!如向所演,此但隨眾生根器所宜,略說如來少分境界。何以故?

諸佛世尊,為諸眾生,無智作惡,計我、我所,執著於身,顛倒疑惑,邪見分別,與諸結縛恆共相應,隨生死流遠如來道故,出興於世。佛子!我不見一法為大過失,如諸菩薩,於他菩薩起瞋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諸菩薩,於餘菩薩起瞋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故。何等為百萬障?所謂:

1. 不見菩提障;

2. 不聞正法障;

3. 生不淨世界障;

4. 生諸惡趣障;

5. 生諸難處障;

6. 多諸疾病障;

7. 多被謗毀障;

8. 生頑鈍諸趣障;

9. 壞失正念障;

10. 闕少智慧障;

11. 眼障;

12. 耳障;

13. 鼻障;

14. 舌障;

15. 身障;

16. 意障;

17. 惡知識障;

18. 惡伴黨障;

19. 樂習小乘障;

20. 樂近凡庸障;

21. 不信樂大威德人障;

22. 樂與離正見人同住障;

23. 生外道家障;

24. 住魔境界障;

25. 離佛正教障;

26. 不見善友障;

27. 善根留難障;

28. 增不善法障;

29. 得下劣處障;

30. 生邊地障;

31. 生惡人家障;

32. 生惡神中障;

33. 生惡龍、惡夜叉、惡乾闥婆、惡阿修羅、惡迦樓羅、惡緊那羅、惡摩睺羅伽、惡羅剎中障;

34. 不樂佛法障;

35. 習童蒙法障;

36. 樂著小乘障;

37. 不樂大乘障;

38. 性多驚怖障;

39. 心常憂惱障;

40. 愛著生死障;

41. 不專佛法障;

42. 不喜見聞佛自在神通障;

43. 不得菩薩諸根障;

44. 不行菩薩淨行障;

45. 退怯菩薩深心障;

46. 不生菩薩大願障;

47. 不發一切智心障;

48. 於菩薩行懈怠障;

49. 不能淨治諸業障;

50. 不能攝取大福障;

51. 智力不能明利障;

52. 斷於廣大智慧障;

53. 不護持菩薩諸行障;

54. 樂誹謗一切智語障;

55. 遠離諸佛菩提障;

56. 樂住眾魔境界障;

57. 不專修佛境界障;

58. 不決定發菩薩弘誓障;

59. 不樂與菩薩同住障;

60. 不求菩薩善根障;

61. 性多見疑障;

62. 心常愚闇障;

63. 不能行菩薩平等施故,起不捨障;

64. 不能持如來戒故,起破戒障;

65. 不能入堪忍門故,起愚癡、惱害、瞋恚障;

66. 不能行菩薩大精進故,起懈怠垢障;

67. 不能得諸三昧故,起散亂障;

68. 不修治般若波羅蜜故,起惡慧障;

69. 於處、非處中無善巧障;

70. 於度眾生中無方便障;

71. 於菩薩智慧中不能觀察障;

72. 於菩薩出離法中不能了知障;

73. 不成就菩薩十種廣大眼故,眼如生盲障;

74. 耳不聞無礙法故,口如啞羊障;

75. 不具相好故,鼻根破壞障;

76. 不能辨了眾生語言故,成就舌根障;

77. 輕賤眾生故,成就身根障;

78. 心多狂亂故,成就意根障;

79. 不持三種律儀故,成就身業障;

80. 恆起四種過失故,成就語業障;

81. 多生貪、瞋、邪見故,成就意業障;

82. 賊心求法障;

83. 斷絕菩薩境界障;

84. 於菩薩勇猛法中心生退怯障;

85. 於菩薩出離道中心生嬾惰障;

86. 於菩薩智慧光明門中心生止息障;

87. 於菩薩念力中心生劣弱障;

88. 於如來教法中不能住持障;

89. 於菩薩離生道不能親近障;

90. 於菩薩無失壞道不能修習障;

91. 隨順二乘正位障;

92. 遠離三世諸佛菩薩種性障。

「佛子!若菩薩,於諸菩薩,起一瞋心,則成就如是等百萬障門。何以故?佛子!我不見有一法為大過惡,如諸菩薩於餘菩薩起瞋心者。是故,諸菩薩摩訶薩,欲疾滿足諸菩薩行,應勤修十種法。何等為十?所謂:

1、心不棄捨一切眾生,

2、於諸菩薩生如來想,

3、永不誹謗一切佛法,

4、知諸國土,無有窮盡,

5、於菩薩行,深生信樂,

6、不捨平等虛空法界菩提之心,

7、觀察菩提,入如來力,

8、精勤修習無礙辯才,

9、教化眾生,無有疲厭,

10、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

是為十。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精進修為何更容易出業障呢

問: 為什麼精進修時,反而比平淡修時易出業障呢? 宏...

【推薦】不要低估無始劫來妄想的力量

有些人說,我們念佛就好,幹啥要調伏呢?問題是我們內...

【推薦】顛倒凡夫如何得到臨終的正念

我們佛教的修學,相對於其他的宗教來說,算是比較多元...

嗔是在你心中活動,傷害的正是你自己

當然這是一個有相的觀察,或者我們也可以根據無相的觀...

女人常生氣易得九種病

俗話說,氣大傷身。醫學上認為這很有道理,對女人來說...

真如三昧能遣除煩惱障、所知障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堅固而不可破壞的意思,就是首楞...

生氣會帶來的8種危害

引導語: 生氣會帶來什麼危害?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

化解和對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負面心理,通常所說的生氣、憎...

【大藏經】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世尊我一心  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  願生安樂...

【大藏經】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是時世尊思惟觀察。愍未...

【大藏經】大悲咒註音版

1)南na 無mo 喝he 囉la 怛dan 那na 哆duo 囉la 夜ye...

【大藏經】在家菩薩戒本

在家菩薩戒本(六重二十八輕讀誦儀軌) 香讚 爐香乍熱...

定業可轉還是不可轉

問: 法師您好!《印光法師文鈔》中印祖說:須知一句阿...

健脾和胃祛濕氣的扁豆

春天慢慢進入尾聲,夏天正式登場,濕氣重的體質,可以...

般若波羅蜜能消除一切業障

問: 釋迦牟尼佛曾示現(金槍)馬麥之報,說明定業不可...

我們為什麼一直執著現在

我們知道第八識是不造業的,它只是收集業力,變現果報...

弘一大師法語擇要

目中有人助緣多,心中有德福報多, 耳中清靜和諧多,心...

廣化老和尚親述殺生的現世報應

就拿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我的腿是怎麼摔斷的?就是我過...

心中越善,離佛越近

山上有座廟,廟前有棵樹。 院裡有功德碑,碑上第一行...

斷除淫慾心是修道的一個重要根本

淫戒的重點是在「其心不淫」。什麼叫『其心不淫』呢?...

化貪婪為恬淡

貪婪是一種飢渴的心態,它的本質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

話說得失真

《荀子》說: 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而君子為甚。故贈人...

蕅益大師:觀四念處

恩愛迷情,四大緣生妄有身。膿血交相潤,臭穢常無盡。...

禪門裡的「大死大活」與「懸崖撒手,絕後再蘇」

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是修行,最痛苦的事可能也是修行。為...

如何對治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就是我們的第六意識在斷惡修善的時候,我們有...

達摩大師:息諍論

夫法身至寂,近遠等同;理性弘幽,玄深叵測。虛融妙體...

《無量壽經》之衣食自然

阿難,彼佛國土諸往生者,具足如是清淨色身、諸妙音聲...

人心旁鶩不定,應從三毒中解脫出來

僧珈邏仕達是舍衛城的一位長老比丘。他的妹妹生下兒子...

【佛教詞典】神會(686~760)

Shenhui   唐代禪宗僧人。俗姓高,襄陽(今屬湖北)...

【佛教詞典】風界

梵語 vāyu-dhātu,巴利語同。四界之一。又稱風大。界...

【視頻】《佛說無量壽經》解析(有聲書)

《佛說無量壽經》解析(有聲書)

【視頻】妙境法師《無我怖》

妙境法師《無我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