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加法中成長 在減法中成熟

2013/06/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在加法中成長 在減法中成熟

許多人快到生命終結的時候,為什麼總是懊悔虛度了一生,總是假設如果再給他一次生命,他將如何如何?覺得自己不該失去很多,覺得人生還有潛力,只是加法做得不夠。可生命是一次單程不歸的旅程,沒有後悔藥!

那麼人生的「加法」是什麼呢?是追求知識、成功、富貴、名利?生活彷彿是一個容器,人們總想放很多東西進去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這並沒有錯,關鍵是要放什麼進去,要怎麼放。記得有一篇叫《生命中的大石頭》的文章,講了一個如何管理時間的小測驗:先把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放進廣口瓶,直到再也放不下。其實,還可以放礫石來填滿石塊的間隙:還可以倒沙子來填充礫石的間隙:甚至還可以把水倒進玻璃瓶……

可見時間是擠出來的,而人的潛力也是挖掘出來的,所以人生需要加法。只要你努力,不自滿,不自卑,給自己定個高一點的目標,跳起來就能完成。信仰、學識、技能、事業,都是生命中的大石頭,趁著年輕力壯,早早地放進自己的瓶裡,然後再從容地去享受去遊玩去消遣。如果把這個順序顛倒過來,那麼想裝大石頭就晚了。只能「老大徒傷悲」了。

但仔細想想,如果一輩子只是拚命地做「加法」,有了金錢,又要美女:有了豪宅,又要名車;有了地位,還要名聲。生怕自己的東西比別人少,沒完沒了。豈能不累?結果可能生活失調,精神崩潰,並不幸福。

讀過一篇隨筆《生活的簍子》,很受啟發:一個生活沉重的人去見智者,智者給他個簍子背在肩上,要他走一步撿一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有什麼感覺。等那人走到終點時,已累得趴下。智者說,這就是你為什麼感覺生活沉重的道理。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往自己的簍子裡放東西的過程。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貪得無厭,慾壑難填。只做加法就很悲哀。明智的選擇就是做「減法」人生了。遠離名利、看淡成敗、安於淡泊就是減法。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知足、節制、感恩、惜福、避禍,說的就是人生需要減法。

張良當年曆盡艱辛幫劉邦奪天下,功高蓋世,可他卻毅然辭官不做,歸隱山林,享受淡泊的人生樂趣,得以安度晚年。而韓信也是戰功赫赫,但他對人生的期望值很高,拚搏於官場,最終卻丟了性命。可見減法使人消災。

生命是一道算術題,人的一生不過3萬個日子,活一天就會減少一天。功名和財富卻隨時間推移做著加法。可是有一天當這兩條曲線交叉時,生命的顯示屏上就會出現零,零乘以任何數都等於零,再多的也都帶不走。這就是生命的算術公式,殘酷而真實。

人生的加法,給我們加入智慧的光芒,加人品格的力量,加人財富的積累,加入親情的溫馨,使人生更加丰盈。而人生的減法,為我們減去多餘的物質,減去奢侈的慾望,減去心靈的負擔,減去環境的紛擾,合理安排人生的進退取捨,使人生更健康。

因此,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它們是生命中的兩個輪子,不可或缺。一個是孔子孟子「兼濟天下」的歷史使命和社會擔當,一個是莊子老子「順乎自然」的內在修養和自我完善。加法減法併用,兩個輪子齊轉,生命之旅才會風光無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印光大師與周福淵女士書》學習感言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與周福淵女士書》雖是給周福淵居士...

【佛學漫畫】如何開啟幸福之門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

不可妄自尊大而輕視古德,又不可甘心暴棄而不為豪傑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見。無論唐...

不管做什麼,都要想到三寶在加持自己

曾經有個年輕人,因為家中燒火做飯的原故,所以天天要...

人生是苦,人身難得

釋迦牟尼還是太子的時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不要生活在過去

在太平洋布拉特島附近的水域裡,生活著一種魚,它的名...

這個壽命不值得我們去貪戀

眾生濁,三緣和合(父緣、母緣、自己的業緣)為體,色...

【佛學漫畫】人生十善

古人說從善如流,對於正確的指引理當如流水向下那樣,...

【大藏經】佛說當來變經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俱...

【大藏經】大寶積經之無量壽如來會

大寶積經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詔譯 無量壽如...

【大藏經】【註音版】佛說無量壽經

(印光大師校印本)...

【大藏經】六度集經

六度集經卷第一 布施度無極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聞如是...

第六意識是眾禍之門,但也是眾妙之門

我們如果沒有深入的研究唯識,對我們內心的狀態很容易...

淨土行人早課功課之法

修行之方,亦有節次(程序、次序),如僧家功課之法,...

學佛不要落在感應玄妙上

經常有人問一學佛如何如何,是什麼原因?最多的算是一...

看看這些話你也許會改變很多

一、 不要評價別人的容貌,因為他不靠你吃飯。 不要評...

十方諸佛都在自己剎土,宣揚讚歎阿彌陀佛名號

仰仗佛力 由通途佛法仗自力之難,我們再來觀照淨土法門...

不生氣,你就贏了

不生氣,就贏了。這是金庸先生的至理名言,也是金庸先...

對治惡性比丘的方法

佛臨涅槃時,阿難請問佛:佛在世以佛為師,佛不在世以...

六字括三乘超十地

印光大師說: 莫訝一聲超十地,當知六字括三乘。 這兩...

聖嚴法師《請客不小氣也不浪費》

中國人很怕被別人批評為小氣,總希望讓別人覺得自己很...

如何講話才能受人歡迎

自古就有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的明訓,講話確實是一門藝...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勝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勝的。 淨土法門特別談到出世...

素食康壽之妙術

今日科學發達,經由研究證明植物性食品無毒且有益於健...

歷代淨土聖賢傳一(白話)

往生比丘 晉朝慧遠大師(蓮宗初祖),雁門樓煩人,小...

心裡有正念,就能夠抵禦外境的誘惑

【佛言:慎勿視女色,亦莫共言語,若與語者,正心思念...

肥胖者的減肥佳品

1. 凍豆腐 豆腐經過冷凍,能產生一種酸性物質,這種酸...

智寬法師口吮腹癰

【原文】 唐智寬,蒲州河東人。常誦維摩經及戒本,感天...

【佛教詞典】大禪師

(職位)陳宣帝初賜南嶽慧思以大禪師之號。見佛祖統紀...

【佛教詞典】化城喻

法華七喻之一。化城,梵語 rddhi-nagara,指變化之城邑...

【視頻】妙境法師《念金剛經,地獄火不能燒》

妙境法師《念金剛經,地獄火不能燒》

【視頻】夢參老和尚《華嚴經_毗盧遮那品》

夢參老和尚《華嚴經_毗盧遮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