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在加法中成長 在減法中成熟

2013/06/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在加法中成長 在減法中成熟

許多人快到生命終結的時候,為什麼總是懊悔虛度了一生,總是假設如果再給他一次生命,他將如何如何?覺得自己不該失去很多,覺得人生還有潛力,只是加法做得不夠。可生命是一次單程不歸的旅程,沒有後悔藥!

那麼人生的「加法」是什麼呢?是追求知識、成功、富貴、名利?生活彷彿是一個容器,人們總想放很多東西進去來豐富自己的人生,這並沒有錯,關鍵是要放什麼進去,要怎麼放。記得有一篇叫《生命中的大石頭》的文章,講了一個如何管理時間的小測驗:先把一堆拳頭大小的石塊放進廣口瓶,直到再也放不下。其實,還可以放礫石來填滿石塊的間隙:還可以倒沙子來填充礫石的間隙:甚至還可以把水倒進玻璃瓶……

可見時間是擠出來的,而人的潛力也是挖掘出來的,所以人生需要加法。只要你努力,不自滿,不自卑,給自己定個高一點的目標,跳起來就能完成。信仰、學識、技能、事業,都是生命中的大石頭,趁著年輕力壯,早早地放進自己的瓶裡,然後再從容地去享受去遊玩去消遣。如果把這個順序顛倒過來,那麼想裝大石頭就晚了。只能「老大徒傷悲」了。

但仔細想想,如果一輩子只是拚命地做「加法」,有了金錢,又要美女:有了豪宅,又要名車;有了地位,還要名聲。生怕自己的東西比別人少,沒完沒了。豈能不累?結果可能生活失調,精神崩潰,並不幸福。

讀過一篇隨筆《生活的簍子》,很受啟發:一個生活沉重的人去見智者,智者給他個簍子背在肩上,要他走一步撿一塊石頭放進去,看看有什麼感覺。等那人走到終點時,已累得趴下。智者說,這就是你為什麼感覺生活沉重的道理。

我們來到這個世上,每個人都背著一個空簍子。而人的一生,就是不斷地往自己的簍子裡放東西的過程。如果有了,就想更多,貪得無厭,慾壑難填。只做加法就很悲哀。明智的選擇就是做「減法」人生了。遠離名利、看淡成敗、安於淡泊就是減法。老子說,「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知足、節制、感恩、惜福、避禍,說的就是人生需要減法。

張良當年曆盡艱辛幫劉邦奪天下,功高蓋世,可他卻毅然辭官不做,歸隱山林,享受淡泊的人生樂趣,得以安度晚年。而韓信也是戰功赫赫,但他對人生的期望值很高,拚搏於官場,最終卻丟了性命。可見減法使人消災。

生命是一道算術題,人的一生不過3萬個日子,活一天就會減少一天。功名和財富卻隨時間推移做著加法。可是有一天當這兩條曲線交叉時,生命的顯示屏上就會出現零,零乘以任何數都等於零,再多的也都帶不走。這就是生命的算術公式,殘酷而真實。

人生的加法,給我們加入智慧的光芒,加人品格的力量,加人財富的積累,加入親情的溫馨,使人生更加丰盈。而人生的減法,為我們減去多餘的物質,減去奢侈的慾望,減去心靈的負擔,減去環境的紛擾,合理安排人生的進退取捨,使人生更健康。

因此,加法是一種成長,減法是一種成熟。

它們是生命中的兩個輪子,不可或缺。一個是孔子孟子「兼濟天下」的歷史使命和社會擔當,一個是莊子老子「順乎自然」的內在修養和自我完善。加法減法併用,兩個輪子齊轉,生命之旅才會風光無限。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來時一絲不掛,去時一縷青煙

【來時一絲不掛,去時一縷青煙,人生其實就那麼簡單】...

你的人生很多時候是浪費在閑扯淡上

有時候,我們可能心血來潮想要修行,不僅僅是閱讀而已...

「半」的處世哲學

明末清初的碩學鴻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弘一大師的出家因緣

人生幾十年只在瞬息之間,糾纏於蠅營小事中卻忘了生命...

人生百病的百藥對治法

《大藏治病藥》是唐代高僧釋靈澈所著,選取了一百種人...

曾國藩的觀人四法:信、氣、理、言

在中國歷史上,堪稱完美的成功人士並不多,曾國藩應該...

隨緣度日和事業追求是不是矛盾

問: 有一事疑惑,請求法師開示。之前聽您說過隨緣度日...

濟群法師《佛教與人生》

看到定慧寺的弘法活動越做越好,聽經的居士越來越多,...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唯識三十論頌

唯識三十論頌 世親菩薩造 大唐三藏法師玄奘 奉詔譯 護...

【大藏經】【註音版】十善業道經

十善業道經...

【大藏經】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

佛說阿彌陀三耶三佛薩樓佛檀過度人道經卷上 佛在羅閱...

【推薦】臨終時所發生的五根和四大的分解

死亡,那終將來臨的一刻!那不知何時會來,也許隨時會...

眾苦煎迫的「娑婆世界」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名叫娑婆世界。娑婆意為堪忍,...

要改造內心,就要培養這三種力量

應該怎麼改造我們內心世界呢?我們應該要成就三種力量...

立秋後應常吃的食物

經過一整個夏日高溫煎熬,終於迎來了秋高氣爽的季節。...

淨土行人要從孝養父母開始

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儒家文化是我們華夏民族的主流文...

五欲六塵

一般將奪取生命的惡鬼神稱為魔,佛教將魔的意義延伸,...

煩惱即如來種

佛教常將蓮花比喻為出淤泥而不染的佛法象徵,這本身就...

身相既離,心亦如幻,示疾者誰

示眾:豁開正眼,千聖罔測其由;一句全提,萬別千差路...

臨終最怕不是風動幡動,而是仁者心動

接著來談一談淨土法門跟聖道法門之間的結合。淨土宗的...

敬佛無定法

冬夜嚴寒,一個乞丐顫抖著敲響容西禪師的屋門,哭著向...

人生最大的難題是認清自己

某日,廣濟寺。有居士來問:她的下屬們在工作中形成了...

修雖有三,成功則一

經云: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

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大家觀自在,今天是農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間也稱這天...

了解自己,看清內心的相貌

在《楞嚴經》裡面,修假觀,第一個,先了解自己,你這...

佛教小常識

【一、寺、院、庵】 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機構的名稱,...

如何理解「一切法皆是佛法」

問: 《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麼意思? 成...

【佛教詞典】聲明

(術語)梵語攝拖苾馱?abdavidyā,五明之一。瑜伽論十...

【佛教詞典】金剛頂瑜伽三十七尊出生義

(經名)一卷,唐不空譯。說金剛界根本成身會三十七尊...

【視頻】界詮法師《修行從不做妖不做怪開始》

界詮法師《修行從不做妖不做怪開始》

【視頻】唐三藏玄奘法師(金色蓮花表演坊)

唐三藏玄奘法師(金色蓮花表演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