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還是太子的時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從而發下大願,要追求了脫生死的真諦,最終在菩提樹下證得了無上正覺。
佛陀探尋人生的究竟是從「苦」開始的,所以佛陀說法先說「四諦」。「四諦」第一諦就是「苦諦」,也就是關於苦的真理。
人因為有身,便有痛苦。人身是苦的聚合之所。但在這世界上要修成人身也頗不易,需要多種善因,可謂人身難得。人生是那樣的苦、又何以要修得人身,還要感嘆人身難得呢?
釋迦牟尼是在人道成佛的,只有人身才能成佛。餓鬼、畜生道太苦,沒有條件修行,天道太舒服、也無心修行,只有人道有苦也能離苦,有條件修成正果。
我們生存的世界是「娑婆世界」,娑婆二字意思是「堪忍」,或稱「有缺陷」。「娑婆世界」就是一片「忍土」,是一個「有缺陷的世界」,不像「極樂世界」那樣是一片「淨土」。
人們說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這正是娑婆世界的特點,不過這個世界的苦與不如意是「堪忍」的。
俗話說「好死不如賴活」,這反映了一般人對娑婆世界的看法。人生是苦,但只要這苦尚堪忍,那麼這苦中就還有樂的希望,人們便貪戀這並不如意的人生。
苦與樂都是人的感受。西方有一種說法: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面對的現實是一樣的,其區別只在於前者看見喝去了一半的酒瓶,高興地說:「哈!還有半瓶哪!」而後者看著酒瓶,鬱悶地說:「唉!只剩下半瓶了!」
從佛法的角度來說,任何人都會遇到苦與樂。一般人遇到痛苦的事,往往為苦所壓倒,越想越苦。事情過去了,陰影仍在心裡,總也擺脫不掉,總也放不下。遇到快樂的事便欣喜若狂,樂而忘返,結果往往是樂極生悲,或者樂盡之後,想到快樂已是一去不復返,心中又產生無限悲苦!
覺悟的人遇有痛苦之事,明白這是業力所致,泰然受之,痛苦自然緩解;逢有喜樂之事,也不極盡其樂,而是明白世事無常,皆屬夢幻泡影,不會因歡樂逝去而痛苦,反而常有歡樂的回憶。這就說明生活在娑婆世界的人確實是苦。但只要明瞭「四諦」之含意,認真修行,是可以離苦得樂的。
弘一法師常常書寫《華嚴經》中「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之句。這是他行菩薩道的心願。眾生之苦是「娑婆世界」的客觀現實。菩薩見眾生苦便生大悲願,慈悲是根本,悲心出智慧。悲心堅定,能消業障,增福慧。這是因苦而生的,而悲願是聚合了諸苦的人身才能得到的。
只有充滿苦的人生,才能使行菩薩道的人修行得道。我有位朋友畢生坎坷,命途多舛,盡管頗有能力,終無法挑大樑!一日,有人感嘆地對他說:「假若你沒有這些坎坷經歷,便可以為社會挑起你該挑的擔子了。」他笑道:「如果我無此坎坷,此生不過碌碌,挑擔恐也無力。」這是很有自知之明的認識。人身之所以難得,正因為人生是苦,人身能聚苦,受苦,正因為如此,才能離苦。
不少學佛的朋友都因不滿現實而學佛,因遭遇痛苦而學佛,因尋求解脫而學佛。等到這些朋友真能受苦而知其苦,不為受苦而苦惱,不以行樂來消苦時,他們將進入一個新的境界。那是「悲欣交集」的境界!這個境界裡的苦是「樂苦」。
認清人生是苦,明白苦的原因在有人身,用這知苦的人身去修善,去除惡,我們會更加珍惜這難得的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