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把「失去」當成習慣

2013/06/06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一般來說,人的天性是習慣於得到,而不習慣於失去的。我們比較容易把得到看作是應該的,正常的,把失去看作是不應該的,不正常的。所以,每有失去,仍不免感到委屈,所失愈多愈大,就愈委屈。我們暗暗下決心要重新得到,以補償所失。在我們心中的藍圖上,人生之路彷彿是由一系列的獲得勾畫出來的,而失去則是必須塗抹掉的筆誤。總之,不管失去是一種多麼頻繁的現象,我們對它反正不習慣。

道理本來很簡單:失去當然也是人生的正常現象。整個人生是一個不斷地得而復失的過程,就其最終結果看,失去反比得到更為本質。我們遲早要失去人生最寶貴的贈禮—生命,隨之也就失去了在人生過程中得到的一切。有些失去看似偶然,例如天災人禍造成的意外損失,但也是天所不包的人生的題中應有之義。

「人有旦夕禍福」,既然生而為人,就得有承擔旦夕禍福的精神準備和勇氣。至於在社會上的挫折和失利,更是人生在世的尋常遭際了。由此可見,不習慣於失去,至少表明對人生尚欠覺悟。一個只求得到不肯失去的人,表面上似乎富於進取心,實際上是很脆弱的,很容易在遭到重大失去之後一蹶不振。

東方偉大的宗教佛教有「佈施」一說,「佈施」的本義是教人去除貪婪之心,由不執著於一切身外之物,乃至於這塵世的生命,如此才可明白,佛教何以把佈施「六度」之首,既從迷惑的彼岸渡向覺悟的彼岸的第一座橋樑。

佛教是古今中外最透徹的人生哲學,佛教主張無我,既然我不存在,也就不存在我的這回事了。無物屬於自己,連自己也不屬於自己,何況財物。明乎此理,人還會有什麼得失之患呢?

佛教對於人世太深的人,它是一帖必要的清醒劑。我們在社會上盡可能可以積極進取,但是,內心深處一定要為自己保留一份超脫。有了這一切超脫,我們就能更加從容地品嚐人生的各種滋味,其中也包括失去的滋味。

我們總是以為,已經到手的東西便是屬於自己的,一旦失去,就覺得蒙受了損失。其中,一切皆變,沒有一樣東西能真正佔有。得到了一切的人,死時又交出一切。不如在一生中不斷地得而復失,習以為常,也許能更為從容地面對死亡。

另一方面,對於一顆有接受力的心靈來說,沒有一樣東西會真正失去。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施石生天

有一位長者,想發心興建一座佛寺,供佛安僧。他把建寺...

半塊餅乾的佈施

傍晚,一天的法會結束了,我們三三兩兩的在廣場上散步...

奔向成功的十個好習慣

一、不輕言退縮 二、不停學習,不斷修正。 三、坐言起...

心強業重,得果報時那個勢力就不同

講一個例子給大家參考。佛在世時,另外一個護法叫作波...

我不施捨錢財,錢財就會捨我

【原文】 明湖州徐汝輝,富而好施。時杭州重建戒壇,所...

四種佈施時的想法,果報各不相同

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弘化時,有一位名為四姓的居...

用施無望報的心去佈施

佈施是佛教六度之一,也是佛教信徒積功累德的最好方式...

尋寶

一處山城裡住著一位大地主,他娶了很年輕的太太,併生...

【大藏經】無量義經

無量義經序 蕭齊荊州隱士劉虯作 無量義經者,取其無相...

【大藏經】【註音版】金光明最勝王經

金光明最勝王經...

【大藏經】【註音版】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悲咒修持儀軌...

【大藏經】大方廣佛華嚴經(80卷)

大周新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序 天冊金輪聖神皇帝製 蓋聞:...

念經總走神,如何克制不斷升起的念頭

問: 請問師父,念經時,比如念《金剛經》總會走神,...

比風水更厲害的命運改造

一、因果定律: 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是偶然發生的,每一...

隨順世緣減煩惱

前幾天寫了日記《隨順世緣除煩惱》,講了放下我執,精...

智諭法師佛七講話(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亂 今天是我...

坐禪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

坐禪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個不斷放下的過程。不斷地放下...

知心無念,這個概念很重要

這個地方重點在這四個字,知心無念。我們一念心,每個...

吹滅心頭火

報紙有一則這樣的新聞:一個青年,因為追討朋友欠他的...

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疏文】 承上殊因妙果,正由念佛至於一心,則念極而空...

人繫於妻子舍宅,甚於牢獄

上一次跟大家講《四十二章經》,財色招苦。因為我們每...

為什麼菩薩要歷事煉心

為什麼菩薩要歷事煉心?因為要改造你的想像力。其實布...

絕症或陽壽將盡的人是否更易得到加持

問: 請師父開示,是否得了絕症或陽壽將盡的人更易得...

信屬般若慧,疑為諸罪根

眾生疑惑從何而來? 首先我們的疑惑是從二元對待的思維...

佛教的「掛單」是什麼意思

掛單是指我國漢傳佛教寺院中有一些已受過具足戒的比丘...

怎樣才能惡業消滅,善根增長菩提不退

問: 我有一個佛友誦《地藏經》五六年了,但從未迴向給...

於煩惱中證入自性,是否有其合理性

問: 淨土法門的修行強調斷惡修善,而有些法門強調可...

減劫中人的福報越來越薄

隨著減劫的次第,人的壽命越來越減。以這個作為標誌,...

【佛教詞典】竹林精舍

梵名 Venuvana-vihāra。乃中印度摩揭陀國最早之佛教寺...

【佛教詞典】假根波羅夷謗戒釋名

亦名:假根謗戒釋名、假根與無根波羅夷謗戒異同 子題:...

【視頻】大安法師《2017年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大安法師《2017年三月初一在線答疑》

【視頻】學佛與做人的180條道理

學佛與做人的180條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