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信屬般若慧,疑為諸罪根

大安法師  2014/12/01  大字體  護眼色

信屬般若慧,疑為諸罪根

眾生疑惑從何而來?

首先我們的疑惑是從二元對待的思維方式中產生的,但妙明本心是絕待的、無分別的,由一念無明妄動,就產生能所、主客的對待。人類邏輯思維被限定在心意識範圍當中,它必然是對待法,而淨土法門卻不是對待法。

如何超越二元對待?

佛陀在般若系經典中常常通過「如來說……即非……是名……」的表述語式,讓眾生去體會超越二元對待的,本有的般若智慧。透過般若智慧眾生更能夠相信淨土法門,「信」屬於般若智慧的範疇,不是邏輯思維的範疇。淨土法門不能用科學邏輯思維去證明。不僅在信仰層面,乃至在整個人類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環境方面,二元對待的思維方式會帶來非常慘重的損害,甚至直接威脅到地球人類的生存基礎。東方文化要拯救地球,解脫西方文化的困境,實際上就要依靠超越二元對待的般若智慧。

如何堅定淨土信心?

淨業行人要建立信心可以選擇從仰信入手,依教奉行,老實聽話。淨業學人要把經驗、常識等我執我見全都放下,凡夫思維是線性的、平面的,而佛法智慧理事圓融,它是立體的、多面的、多元的。淨土法門至圓至頓,非凡夫思量分別所能知。一句南無阿彌陀佛能截斷眾生妄想分別的暗流。

淨土法門貴在專精,淨業行人要時常熏修佛言祖語,同時落實在執持名號的實修上。蕅益祖師曾說:「信願為慧行,持名為行行。信願如目,眾行如足。往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故慧行為前導,行行為正修,如目足並運也。」淨土法門的特點是從果地下手,彌陀名號內聚阿彌陀佛果地上的功德,眾生執持名號,就把佛的果地上的功德全體接納過來。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大安法師文章列表

修藥師法門是否比彌陀法門好

問: 有人說彌陀法門是送死的法門,如果修藥師法門,...

極樂境界不是神話

眾生的懷疑非常深,這種懷疑來自於我們思惟方式先天的...

念佛不得力的標準是什麼

問: 念佛大部分時間還是不得力,因為工作原因,平時...

把這些認識清楚,才會生厭離之心

《佛說阿彌陀經》云: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

大安法師:換個蓮華化生的身體

我們確實要厭離這個身體啊,沒有一點值得留戀的。我們...

修學淨土法門要具備誠敬的心態

修學淨土法門要具備誠敬的心態。竭誠盡敬,便能顯發明...

念南無阿彌陀佛的五個好處

念佛,乃種植善根福德因緣,其功德不可思議。今天能來...

「能行即是佛,何須念」這個知見對嗎

問: 經常有人說能行即是佛,何須念?這個知見對嗎?...

六字洪名的實相之道,一刻也不要離開

阿彌陀佛徹證法界實相理體,同時又把他無央數劫的積功...

病人臨終神志錯亂惡境現前,應如何開導

問: 病人於臨終時,若神志錯亂、惡境現前,比如:看到...

五逆謗法不能往生,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普遍

問: 五逆加上謗法,不能往生。這是否意味佛的慈悲不夠...

修到什麼程度才可受菩薩戒

問: 有些學佛多年的居士,不敢受菩薩戒,自認為不夠...

貧窮的人有七種布施

貧窮布施難。然而,佛陀告訴我們不用財物也能布施。稱...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超薦亡人如法嗎

問: 在家居士做《三時繫念》給別人超薦亡人,如法嗎...

濟群法師《佛陀制戒的原因及意義》

戒律是否過時?在今天這個時代,如何認識戒律的價值?...

轉化金錢為善財

然而,我們也必須明白,世間的成就都是因緣和合而成。...

情關難過,欲界難出

佛陀告訴我們:愛不重,不生娑婆。又稱我們人類是有情...

不可思議的佛號功德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名號,雖然只是一個聲音,寫下來...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義

一個人的成長都有一定的因緣,向好向壞來自教育的重要...

暫時停下匆忙的腳步

釋迦牟尼在尚未成佛之前,經歷許多的修練,因而獲得極...

大安法師:是「萬修一二去」還是「萬修萬人去」

問: 有人說,往生淨土是萬修一二去,而東林法音說,...

三界中到底是誰在流轉

我們講到五蘊的主人,藕益大師在《靈峰宗論》中他曾經...

【佛教詞典】出家入道

謂出恩愛之家而進入菩提之道。心地觀經卷四(大三·三...

【佛教詞典】上間

指禪院之上位。人面向堂時,以己身之右為上間,法堂、...

【視頻】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輪迴的根本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輪迴的根本

【視頻】慧律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

慧律法師《佛說十善業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