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生活,就是體諒和理解

2013/06/04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生活,就是體諒和理解

生活,就是一種體諒,一種理解。懂得體諒,懂得理解,懂得寬容,日子就會溫馨,也會安寧。人生的路上,如果缺少體諒,不能理解,沒有謙讓,日子就難安寧。生活的好多煩惱,源於我們不能體諒,過分在意了自己的主張,互不理解,互不相讓,傷了彼此的心靈。人生體諒很難,理解不易,生活最好懂得體諒。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不管是筆直的坦途,還是阡陌的小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不論是開心的事,還是悲傷的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要遇,不管是攜手的人,還是擦肩的客。所以,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不要評價別人對錯,不要計較付出與收穫。寵辱不驚,去留無意,只要快樂,你就什麼都不缺。

上天是公平的,一邊給你苦難,一邊給你快樂。生活的苦與樂總在更迭,沒有誰的命運是完美的,殘缺才是一種大美。快樂是精華,能讓我們信心十足,痛苦是良藥,能讓我們頑強支撐。別為難自己,別苛求自己,拓寬自己的心,讓它包容傷害和痛苦。心寬了,煩惱自然就少了,日子自然就順了,人生自然就自在了。

一首歌喚起了一段記憶,一杯茶味染了一種心情,讀懂了時光,才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原來,千般跋涉,萬種找尋,需要的不過是一顆平常心。識得進退,懂得回歸,以平常心對待生活,生活,無處不是坦途。以平常心看待人生,人生無處不是勝境。

人生如潮,漲退更迭,唏噓之間,總有失意,冥冥之中,總有彷徨。迷茫的眼睛,看不到雲卷雲舒,朦朧的心境,找不到花開花落。我們感喟時運不濟,命運多坎之時,忘記了人定勝天,事在人為。人生苦短,何必自哀,自怨。給自己一個微笑,給自己一個信心,給自己一份淡然心緒,給自己一種寧靜氣魄,榮辱皆忘。

總想努力工作認真生活,總想待人真誠保持微笑。總想永懷希望從不絕望,總想善待家人友愛朋友,總想心懷感恩樂觀向上。卻發現生活中總有一些路,一直難行。總有太多期待一直失望,總有太多夢想一直落空,總有太多言語無人可訴。總想逃離紛爭,被現實牽絆,總有很多不平,一直無奈。

走過的路長了,遇見的人多了,經歷的事雜了。不經意間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頭腦的睿智與清醒。人生最奢侈的擁有是一顆不老的童心,一個生生不息的信念,一個健康的身體,一個永遠牽手的愛人。一個自由的心態,一份喜歡的工作,一份安穩的睡眠,一份享受生活的美好心情。

人到中年,不光是一個悟字就可以了的。中年是一個擔當的年齡,上有老人年已邁,下有孩子未成年。右手挽著父母,左手牽著孩子,家人生病你擔心,孩子不乖你生氣,工作出錯你著急,沒錢辦事你發愁。滄桑世事,負累幾許,告訴自己:快樂人生是一半清醒,一半醉,心分兩半,一半清醒做事,另一半包容理解。

人生之事豈能盡如我意,生活如戲,哭笑皆由人,悲喜自己定。用單純的眼光看待人生,你將少掉許多莫名的煩惱,用幸福的腳印丈量生活,你會步履輕盈灑脫。用感恩的心去,面對幫你的人,你會發現他們的優點都值得欣賞。用寬容的心去面對傷你的人,你會覺得他們都不容易,即使他們有錯誤,你也不會為之生氣。人生,總有許多溝坎需要跨越,歲月,總有許多遺憾需要彌補,生命,總有許多迷茫需要領悟。

有些事,輕輕放下,未必不是輕鬆。有些人,深深記住,未必不是幸福。有些痛,淡淡看開,未必不是歷練。坎坷路途,給身邊一份溫暖,風雨人生,給自己一個微笑。生活,就是體諒和理解,把快樂裝在心中,靜靜融化,慢慢擴散!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平實的人生有何利益

米實了,煮出來的飯,才會香美可口;木實了,做出來的...

李木源:人生這部經最厲害

來到新加坡佛教居士林訪問李木源居士時,正巧碰上居士...

停止抱怨會讓任何人走向成功

有一個作家出差時,無意中坐了一輛非常有特色的出租車...

煩惱不斷,無非就是沒有智慧

問: 阿彌陀佛!請問師父,為什麼有的人總是有病,總...

應本著怎樣的心念來為人處世

近年來,由於社會講求道德的聲音低落、價值觀念偏差,...

現生永受安樂,報終即登九品蓮

『現生即永受安樂,報終即登九品蓮』 這個是歷來無數聰...

星雲大師:用四句話指點處世迷津

我現在用四本佛教的經典,裡面四句話貢獻給各位。 第...

可否先做世間事業,然後臨終才念佛

問曰: 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得生,又無退轉。此...

【大藏經】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八十八佛大懺悔文: 大慈大悲憫(mǐn)眾生,大喜大捨...

【大藏經】佛說百佛名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單提一聲佛號

大家來打佛七,事先一定有所準備。七天之中,一切放下...

不可輕視外貌苦惱的修行人

雲居山近代也有這種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寬定...

莫將敬神與信佛混一為談

學佛者首須了知如何是佛,如何是佛教之大概,心中方能...

廣欽老和尚的念佛開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涼,傳某師請示師父有關帶業往...

沒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對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學只是勸:沒事念念佛吧!反...

深圳弘法寺103歲本煥法師:都市人要學會放下

本煥老和尚笑容可掬。 即將到來的11月7日(農曆九月廿...

四諦

1、苦諦。 苦是受逼迫苦惱之意,主要指三界生死輪迴的...

修正自己的習氣,不再被業所轉

眾生如果不修正自己的習氣,隨著自己的習性去造業,那...

覓心了不可得

參禪人,不信參禪之人開悟,不信自有佛心,更不信心是...

【推薦】一言折盡平生福

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跟學生出遊,路旁...

學道之人,慮宜遠,思宜近

慮宜遠,思宜近。我們在做計劃的時候,要有一個遠大的...

法照大師得文殊菩薩開示念佛法門

大歷二年,蓮宗四祖法照大師居住在衡州雲峰寺,勤修不...

印經造像之功德利益

眾生沉淪於苦海,必賴慈航救濟,而後度脫有期。佛法化...

心要如何真正放下

問: 煩惱心雖在當下放下,過一會兒又上心頭。請問心...

【推薦】淺談念佛法門

前言 眾生因無明煩惱的迷惑,才有六道輪迴的業報,如...

離開現前一念心性,沒有一法是真實的

真正的修行,其實修行,實際上講,修,就是要把我們的...

【佛教詞典】眼等識

【眼等識】 p0998 界身足論上五頁云:眼識云何?謂眼及...

【佛教詞典】戒境

子題:戒緣、中陰 羯磨疏·諸戒受法篇:「(就成宗)約...

【視頻】《佛說十善業道經》女聲讀誦

《佛說十善業道經》女聲讀誦

【視頻】禪修的放鬆方法

禪修的放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