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善導大師答往生念佛文

善導大師  2012/08/13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知歸子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來,便屬後世,一念差錯,便墮輪迴。小子屢蒙開誨念佛往生之訣,其理甚明;又恐病來死至之時,心識散亂,仍慮他人惑動正念,忘失淨因。伏望重示歸徑之方,俾脫沉論之苦。

師曰:善哉問也。凡一切人,命終欲往生淨土,須是不得怕死。常念此身多苦,不淨惡業,種種交纏,若得此穢身超生淨土,能受無量快樂。解脫生死苦趣,乃是稱意之事,如脫敞衣,得換珍服,但當放下身心,莫生戀著。凡遇有病之時,便念無常,一心待死。叮嚀家人及看病人,往來問候:「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困難之語,家中長短之事,亦不需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虛華無益之語」 。若病重將臨終之際,家屬不得垂淚哭泣,及發嗟嘆、懊惱之聲,惑亂心神,失其正念,但一時同聲念佛。待氣盡了,方可哀泣。若有絲毫戀世之心,便成掛念,不得解脫。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若依此者,決定往生,無可疑也。

又問:求醫服藥,還可用否?

答曰:求醫服藥,初不相妨。然藥者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命若盡時,藥其奈何?若殺物命以為藥,以求身安,此則尤為不可。餘多見世人,因病持齋,方獲少愈,復為醫者以魚肉佐藥,其病復作。信知佛力可救,肉食無益。

又問曰:求神祈福如何?

答曰:人命長短,生時已定,何假鬼神延之耶?若迷惑信仰,殺害眾生,祭祀鬼神,但增惡業,反損壽矣。大命將盡,小鬼奈何?!空自憧惶,俱無所濟,切宜謹之。當以此文,貼向目前,時時見之,免致臨危忘失。

又問:平生未會念佛人,還用得否?

答曰:此法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決無疑也。餘多見世人,於平常念佛禮讚,發願求生西方,甚是勤拳,乃至臨病,卻又怕死,都不說著往生解脫之事,直至氣消命盡,識投冥界,方始十念,恰如賊去關門,濟何事耶?生死事大,須是自家著力始得。若一念差錯,歷劫受苦,誰人相代?思之!思之!若無事時,當以此法精進受持,是為臨終大事。

善導大師在他的《答往生念佛文》中提出了臨命終時蒙佛接引的四個條件:

1.不得怕死:有生必有死,若能生極樂,得大解脫,是大快人心的事,應滿懷喜悅,欣求極樂。

2.莫生戀著:要放下一切身心,看得破,放得下,不留戀娑婆,臨終時不再去想如夢幻泡影的世事,也不要捨不得假我的身驅。

3.臨終助念:「凡來我前,為我念佛,不得說眼前困難之語,家中長短之事,亦不需軟語安慰,祝願安樂,此皆虛華無益之語。」家屬親友不得哀嘆哭泣,惑亂心神,失其正念。而應「一時同聲念佛」,臨終助念。因為「若有絲毫戀世之心.便成掛念,不得解脫」。

4.臨終開示:「若得明曉淨土之人,頻來策勵,極為大幸」。善導大師說:「若依此者,決定往生,無可疑也」。

這幾件事辦到了,「無論僧人、俗人、未念佛人,用之皆得往生,決無疑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善導大師文章列表

兒孫之愛難捨,如何防治愛慾

問: 愛不重不生娑婆,愛慾妨礙修行,兒孫之愛更是難捨...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樣

那年春天,我與幾位師兄到東林寺拜見大安法師,法師正...

黑社會變蓮池海會--佛號功德觸動宿世善種子

這是發生在我當內科住院醫師時的一件事那個月輪到我照...

在家人可以講經說法嗎

問: 請問師父,在家人可以講經說法嗎? 大安法師答:...

把淨業三福作為日常行為的指導

問: 法師開示的淨業三福很好,但是做起來就好難,對現...

能不能往生靠的是信願

問: 當下凡夫業力深重,日常念佛功夫盡力精進,如臨終...

淨土法門能解釋通途法門嗎

問: 淨土法門是特別法門,不能以通途法門的法理解釋,...

第十九願--勤修我皆接引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至心發願,...

【大藏經】【註音版】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乘離文字普光明藏經...

【大藏經】十小咒註音版

1、如意寶輪王陀羅尼 南(nan)無(mo)佛(fo)馱(tuo)耶(...

【大藏經】佛說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阿難說:「聞如是。」 阿難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貴...

【大藏經】【註音版】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梵網經菩薩戒本(誦戒專用)...

念佛難於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淨土之人,尋常有娑婆一愛之不輕,...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頭 佛法四聖諦即苦集滅道,展開來就是知苦、...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問: 天人福報極大,為什麼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

應該幫助的人不去幫,那你和文殊菩薩不相應

《佛說文殊師利般涅槃經》當中,佛告訴一位菩薩說:文...

人生因選擇而精彩

有人說,人生就是由一個又一個選擇組成。的確,我們每...

合掌與養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禮節,也是一種修養與和平的含...

臨終念佛與開示如何把握時機

問: 臨終念佛與開示如何把握時機?是先開示嗎? 淨界...

這一念無明的妄動,當下就是真如本性

明眾生迷真成妄,是從眾生的角度來說明妄是怎麼生起,...

印光大師苦行略記

印光大師,關中人也。宿具善根,幼志聖賢。光緒七年,...

【推薦】所積之福已被自己折損

大家學佛的同時,都在做積累功德的事,為自己多修福報...

慧律法師:認識無常

認識生死輪迴的本質,是學佛非常根本且重要的體認。生...

幫助弱者

在這世上有很多弱者,他們需要幫助。佛在世時,特別關...

把佛號重視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設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但這個法門是方便當中的...

所有的功德中,智慧最重要

前面的五度就像一個人的雙腳,福德的資糧,它是讓一個...

讓心保持在沒有名言的境界

古時有一禪師修行有了心得,因為禪宗修學佛法是不立文...

【推薦】帶業往生對我們多麼的重要

那麼下面就是能除罪否疑。那有人問:臨終的時候以猛利...

【佛教詞典】道領

(1634~?)明末清初臨濟宗僧。潼川(四川)人,俗姓...

【佛教詞典】八聖言

(一)八種正直之言,言不見為不見、言不聞為不聞、言不...

【視頻】妙華法師《佛學與科學——用理論物理學求證佛法》

妙華法師《佛學與科學——用理論物理學求證佛法》

【視頻】淨界法師《身如草木無有感受,認己成聖,易著群魔》

淨界法師《身如草木無有感受,認己成聖,易著群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