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庫

末法眾生淨土法門最契機

2014/12/25  大/小字體  選護眼色  聽文章

末法眾生淨土法門最契機

夢東禪師即蓮宗第十二祖徹悟大師。大師早年參禪得悟,宗風遠播,名揚四方。偶因諸多病緣,遂發心專志念佛求往生。神效所致,大師諸病皆愈,神清氣爽,較之前判若兩人。大師從此不慕宗風,一心歸棲念佛法門。其門人多有疑慮者,大師即開示言:「《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較之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尤為直接痛快。」

門人再有顧忌者,大師遂舉例:「修禪行人,諸如泰首座紙衣道人等皆坐脫立化,卻未明大義,未脫生死!」。進而一語道破天機:「其諸禪人等,果能回此一段參禪精神,專心念佛求生淨土,必穩得上品上生也!」。

大師一生以求生淨土為職事,不欣世語,一天持念十萬聲佛號,孜孜於出離苦海的道業。為明心志,大師還將門人所集其開示文稿中的宗門語句刪去大半,其棄禪歸淨之心天地可鑒,日月同輝!更有幸甚者,大師將「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十六字,楷定為念佛法門一大綱宗。功夫不負有心人,大師果然自知時至,其往生日告眾說:「吾昨已見文殊、觀音、勢至三大士,今復蒙佛親垂接引,吾今去矣!」嗚呼!成辦生死大事有幾人能如此灑脫自在!

不獨夢東禪師如此,淨宗第六祖永明大師亦是如此。永明大師也是宗門巨匠,然其歸心淨土之赤誠唯佛能知。大師日課十萬佛號,並叮囑世人:「有禪無淨土,十人九磋路。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近代宗門及教門巨匠圓瑛大師受永明禪師啟發,自名三求堂主人。即所謂求福求慧求淨土。顯而易見,淨土法門超勝於其它法門的認同是不言而喻的。其實這樣的認同亦可見於佛言祖語。據《像法決疑經》云:「像法一千年,坐禪得堅固;末法一萬年,念佛得堅固。」

在《大集經》中佛也曾教言:「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禪宗泰斗虛雲大師也曾經說:「參禪念佛持咒等一切法門,皆教眾生破除妄念,顯自本心。佛法無高下,根機有利頓,其中以念佛法門比較最為方便穩妥……」時值末法,五濁惡世,去聖時遙,我等眾生根機陋劣,若仗自力修戒定慧,以期斷惑證真了生脫死,實在望塵莫及難而又難;若依佛言祖訓,放棄一切妄想執著,具真切信願持佛名號,佛力自力兼而有之,則無論功夫深淺,功德大小,皆可仗佛慈力及自身信願之力,往生西方,指日可待也!

經云:「藥無貴賤,對症者良;法無高下,應機者良。」淨土一法,是阿彌陀佛為末法眾生所施設的萬病總持之阿伽陀藥,專治末法眾生一切煩惱心病,所以是無一機不契合,無一人不能修的特別法門。由此可言,末法眾生實在是唯有選擇淨土法門來修持才是最契合的。

如來說法,千類萬種,法法平等,無有高下。吾人凡夫,福薄德淺,斷不敢對諸多法門談高論低,說三道四,只期拋磚引玉。諸上善人但有一人真切信願持佛名號者,吾人即墮拔舌地獄亦生歡喜讚歎心也!

文庫首頁全部欄目隨機文章

父親念佛相助,七歲童子往生前後的奇特瑞相

方海生童子,香港方養秋居士的兒子。方養秋一向行善,...

把這「五根」紮下去,如救頭燃,如喪考妣

這五根就是信、精、念、定、慧。為什麼稱為根呢?我們...

【推薦】在憶佛念佛中破除障礙、增長福報

你用什麼心態來念佛?你必須把你的生命完全投入到彌陀...

阿彌陀佛的光明為何獨攝念佛人

原文: 問曰:備修眾行,但能迴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

不廢世間法而成就佛法

問: 師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說只要一心不亂專念阿彌陀...

萬德洪名為何對每個人的加持力不一樣

淨土宗在整個大乘八宗中的特色,就是它是一種佛力加被...

有因無緣苦果不生,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

圓瑛老法師在十習因這段文,講到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

【推薦】優曇法師與《蓮宗寶鑒》

優曇法師是元代高僧,俗姓蔣,安徽丹陽人,家族世代奉...

【大藏經】【註音版】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

【大藏經】佛說出家功德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舍離國。食時到,入城乞食。時毘...

【大藏經】過去莊嚴劫千佛名經

三劫三千佛緣起(出《觀藥王藥上經》) 宋畺良耶舍譯 爾...

【大藏經】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

夫滿教難思,窺一塵而頓現;圓宗叵測,覩纖毫以齊彰。...

太虛大師的人間佛教

太虛法師要建設的人間佛教極力排除後代佛教宗派法派的...

為什麼五地叫極難勝地

己五、極難勝地 分二:庚一、問;庚二、答 庚一、問 何...

積極主動的去行善積德

大家留心世間,常可以發現有的人,福報來臨的時候,擋...

【推薦】為什麼供養了僧人,我們還得感謝僧人

僧人又叫福田僧,供僧又叫種福田。就猶如我們有種子,...

帶業往生的最低標準

我們中國人經常要去算八字、算命,其實這個是有道理的...

印光大師開示佛七:打七該怎麼打

臨近年關,各大寺院都陸續開展起精進辦道的打七修行。...

法滅之際特留此經,獨留一百年

正入鬥爭者,前五百年,解脫堅固。漸次五百,禪定、多...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能把放不下的都放下

出家人之所以偉大,就是因為他能夠把別人放不下的東西...

夢參老和尚:相信眾生都可度

每一部經、每一部論,都告訴你修行的方法,像我們念《...

痛苦和壓力是心中那個影像給你的

我剛出家的時候,我的心情歡喜吃牛奶,還有所有牛奶的...

四季都喝什麼茶

茶,是一種健身益體、老少皆宜的優良天然保健飲料。祖...

貪、嗔、癡

貪、嗔、癡: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種煩惱──...

寬容、善良、淡泊、樂觀——南京吉慧長老訪談錄

本刊記者: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能給我們慈悲開示。早在1...

正念是佛法的核心

習慣上,正念是八種修行之道的第七種。當正念存在的時...

學會挖人生的牆角

修行就是這樣過來的,就是天天這樣不停打架,在神聖和...

一個老師一條路,兩個老師兩條路,這種說法對嗎

問: 有時候想看其他法師的東西,可不敢看,因為怕雜...

【佛教詞典】覺他

佛陀所具三覺之一。謂佛之大悲具有覺悟一切眾生之德。...

【佛教詞典】十種得戒緣

於小乘有部,得具足戒之緣有十種。即:(一)自然得,自...

【視頻】戒淫的良好生活習慣及方法

戒淫的良好生活習慣及方法

【視頻】《金剛經》比丘尼唱誦版

《金剛經》比丘尼唱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