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智慧沒有大悲心,那個智慧不叫稱性的智慧,是二乘人的智慧,偏於一面,有了大悲心沒有智慧,那叫愛見大悲,屬於一切眾生的情感的悲憫,那不叫大悲。真正的大悲心,必須悲智雙運,這在清涼國師講,是信位的菩薩、住位的菩薩。第十品〈菩薩問明品〉就是講這個問題。
菩薩在行菩薩道的時候要有智慧,要有大悲心。沒有智慧,沒有大悲心,又怎麼能利益眾生?長者李通玄把它講成〈十迴向品〉,明智悲相人。他從〈升兜率天宮品〉,三品經文,就是十迴向的體,這幾品經文全說的是十迴向。從這方面我們可以知道,發心學華嚴的每位道友,如果沒有利益眾生的大悲心,在華嚴教義講,你不是佛教徒;凡是佛教徒,佛的弟子,都應該發利益眾生的心。
在行的時候,你或許沒有做,但是都應該發利益眾生的心。眾生包括很多,不是只指人類,像螞蟻、飛禽、走獸,統統包括在內。不論它的感報體積的大小,壽命的長短。通通一樣的,只要是有情的眾生,你都應該以大悲心普度他。
體積最小的、壽命最短的,是什麼?一種極小的小蟲,水面上的叫蜉蝣。蜉蝣是早晨生了,晚上死。我們怎麽樣利益它,怎麽樣度它?比如說,你在水上,或者水池裡頭,或者外頭種的蓮花,那個蓮花蓬裡頭,看見水上小蟲子,你給它說三皈,不要認為它不懂,你見一切眾生,都給它說個三皈。
你走到公園裡,走到動物園裡,看見的全是眾生,你給它說三皈,被人看見了,把你當成個怪物,你可以不要出聲,你心裡默念,給它說個三皈,就度它了。你別認為它聽不懂,這叫種善根。你在一切時在一處,都可以給它說這個三皈,無意當中就把它度了。度的時候,你還不知道。這含義就是說,你見了一個眾生,沒有智慧、沒有大悲心,不會做這個事的。
今天你聽到了,以前你到哪去,看到一個眾生會給它說個三皈沒有?我想大多數沒有說過三皈吧!見了一切眾生,隨時隨地,空中飛的、地上爬的、水裡游的,只要有眾生處,你要給它受個三皈,這就叫大悲智慧。